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社会生產力的不断發展,在各种生產以及工程部門中所遇到的问题日漸复雜,僅僅依靠实驗或只是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常常不能有效地解决問題。因之,在近代的某些科学技術部門中广泛地应用着相似理論。相似理論是一种方法諭。近年來已經闡明了現象相似的基本概念,建立了相似的三个定理,提出了导出相似准数的几种方法,从而奠定了相似理論的基礎。然而,進一步研究相似理論的实質,对其中的某些问題加以讨論,会对相似理論的应用和发展產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現有各种波浪湍流的理論以后,利用湍流中涡旋迁移的半經驗理論,推广来研究湍流波的湍流結构。並利用本文所导出的結果,分析了风浪生长过程中湍流粘性的影响,理論分析与实測資料极为符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埧內式水电站重力埧(空心重力埧)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論分析与实驗研究。文中根据能量法原理,导出了埧內式水电站重力埧的順河向第一自振頻率的理論计算公式,並經过模型試驗的印証,理論与实驗基本符合。本文並就埧內式水电站空心重力埧与实体重力埧的自振特性,通过实驗进行了比較。  相似文献   

4.
在30℃、80℃、150℃、220℃和250℃时,我們用高真空重量法測定了苯在自制的13x型分子篩上的吸附等溫綫。并用吸附势理論、BET理論和Langmuir理論进行了处理,发現Langmuir理論在所有的压力范圍內都适用,BET理論仅适用到p/ps=0.1,吸附势理论适用到p/ps=0.2。在220℃和250℃时所得的实驗結果說明,在13x型分子篩上可能存在有不同活性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信号系統的結构理論是远动学中的基本理論,因为无論在远动学的遙控、遥测或遥信問題中常常需要考虑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而信息的传輸需要通过传輸具有一定结构的信号来实現。另外,衡量信息传輸质量的两个最基本的参数:信息传輸的有效度和可靠性也受到信号系統結构形式的直接影响,因而討論信号系統的結构問題是很有現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烯类水化反应,不仅在理論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化学工业上也很有价值。这方面系統的研究工作,是Lucas及其合作者于1934年开始的。由于实驗所发現的特大盐效应与Br(o|¨)nsted理論中直线盐效应很小的結論不符,因此引起許多化学家的注意,从而对Br(o|¨)nsted理論的“动力活度因素”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后来又发现酸效应比盐效应尤为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組合式轉子結构是一个新的設計問題。为了摸清它的性能,进一步掌握理論分析与实际实驗結果之間的差別,以便通过实驗来驗证理論計算方法,所以,对水輪发电机的組合轉子設計方案制造了一个有机玻璃模型,以在实驗室內对其进行应力应变的分析研究。为了对組合式轉子进行动态实驗,就制造了一个专門的离心实驗台,在离心实验台  相似文献   

8.
Ⅰ.引言金属中电子的运动决定于电子間的庫侖作用和电子与晶格之間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多体問題。一般对待这一問題是用单电子理論来处理,即把每一个电子看作是在一个自洽場中运动。单电子理論在討論金属性貭上虽然相当成功,但它本身存在着根本性的困难,例如:这个理論沒有考虑到电子間的相互关联,如果用微扰理  相似文献   

9.
§1.蘇步青教授曾經把Bompiani的密切形推廣到具有更高階接觸的奇點的情形,從而建立了平曲線的可表奇點的理論。實際上,這種理論在建立射影空間曲線的理論中有了具體的應用。本文的目的是遵循上述方向,去建立仿射平面上可表奇點的理論,以及這一種  相似文献   

10.
热交換的理論和实驗研究表明:貼近物体表面的流層中的湍流脈动,对于具有大普朗特数的流体中的热交換的影响是很大的。普朗特——泰勒的二層热交換理論(將流动分为層流底層和湍流核)沒有將上述因素考虑進去,因而他們的理論只有在普郎特数接近于一的情况下才适用。卡蔓最先考虑到流体中分子交換过程和流体微团变換过程的相互作用,并部分地考虑到这种相互作用对流态的影响。他將附而層分为三部  相似文献   

11.
1.准确地测定了正丁醇与丁三氯乙醛体系在50°,55°,60℃时的粘度。在粘度与組分的等温线上出現一无理极大,极大值稍偏于醇类方面。該結果可以用的現点介釋。 2.按粘度理論所得的公式,計算了乙醇、正丁醇与三氯乙醛兩个二元体系的粘度。理論計算值与实驗值能滿意地符合。而且从該理論也証明了这类体系的粘度等温綫上应有无理极大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以f(σ_1,σ_2,σ_3)=0作为极限条件的强度理論,作了一般的分析,认为各强度理論的物理假設虽各有不同,实质上都是对三个应力不变量(我們将称为强度特征量),作各种不同的选取,为了叙述简明,利用了极限条件的两种几何表达,卽三度应力空間的极限面与强度特征量平面图,并按照极限面的特征,将归納所得的三大类理論,分别称为:三叶面理論,旋轉面理論,六叶面理論,对于六叶面理論,还討論了它和摩尔理論的关系,以及摩尔理論的优缺点与改进方法,最后,討論了强度理論的两种联合方式,文中还在很多地方,指出了某些流行的概念,应予重新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引論自1938年Taylor由湍流的关联系数引入湍流能譜的概念以后,对湍流內部結构提出了一种有力的分析方法。随后,Heisenberg,Dryden,Karman,Kovasznay等人分別从理論方面推导出不同的湍流能譜分布式。他們的推导都是以古典流体力学,主要是Navier-Stokes的运动方程,作为依据的。他们的理論結果与实驗結果  相似文献   

14.
建国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本校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去年的教育革命运动以后,成就特别显著。在举国欢腾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我想就理論課教学如何联系实际的問題,談一談个人的体会。过去我們在教学工作中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理論课教学脫离实际的傾向还是存在的。教学改革运动着重批判了这点,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这些要求对于理論課来說是特别重要的。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理論,它本身的内容要求有严密的系統性和抽象性,这些特点和联系实际的要求有沒有矛盾?在理論課中怎样貫彻联系实际的方向?这些問題都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完全弄清楚的。半年以来,物理系的教师在这方向上作了不少努力,并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经验,其中各門理論课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这里只是把我担任的电动力学課程来具体說明对理論联系实际問題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近年來由于高度强化的动力机械,如喷气引擎,火箭技術和原子能鍋爐等迅速的發展,汽化冷即作为一种有效的冷却方法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蒸發、蒸餾等操作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部門的广泛应用,沸騰給热的机理和計算也一直吸引着学者們的注意。因此,近20年动力、机械、冶金、化工、石油加工,食品工業等各工业部門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员对沸騰给热進行了大量实驗研究和理論工作。关于这些在文献中已有全面綜述。但值得指出的是:对沸騰给热的实验和理論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关于紊流中悬浮泥沙的垂綫分布理論,早在1931—1932年,就有苏联麦克維耶夫和美国渥勃令(O′Brien, M. P.)提出了“扩散理論”;苏联費里堪諾夫在1944年以后提出了“重力理論”。扩散理論与重力理論都是以水流的脉动作用为基础。扩散理論的基本方程为質量平衡方程式,只能适用于粒径較細的泥沙(d≤0.15mm);是用清水流速分布求得紊动扩散系数,所以只能适用于含沙量較小的条件。費里堪諾夫重力理論的基本方程是脉动的能量方程,作了二个假設:(a)浓度很小,引用了清水的等式,—(?)=gJ(h—y),(b)略去了脉动能的扩散传递,因此同样只能适用于低含沙量的条件。巴令勃拉脫;1953年旣用了运动定律,又用了質量守恆定律,仍然引进了含沙量很小的条件。爱因斯坦(Einstein, H. A.)与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簡要地評述了現有的MgSO_4水溶液低頻超声反常吸收的理論。指出水化弛豫过程属於一級反应机构。从物理——化学本貭来看,用它来解釋該溶液中的基本实驗結果要比其它机构更优越。文章中利用列昂托維奇的声驰豫吸收的普遍热力学理論,导出了由水化机构引起的声吸收系数的公式。对所获得的結果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指出,由該机构来解釋在MgSO_4水溶液中出現的一系列基本声吸收的实驗規律是滿意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平面波截断玻恩近似的重粒子剥裂反应理論,分析了1P壳层核上的(a,n),(n,a),(d,a),(a,d),等反应角分布的向后峯,同时抽出了这些核低激态的n,d,a等折合寬度。理論角分布一般和实驗符合得很好,折合寬度的相对值也和壳模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9.
在前面的报告中,推导了綫性变位示波极譜催化电流方程式,并用实驗进行了驗証。本文介紹另一种推导催化电流方程式的方法,这个方法最近由Reinmuth用来推导受扩散控制的綫性变位示波极譜电流方程式,所得結果和Randles,Sev(?)ik的相同,我們利用这个方法进行推导得到的催化电流方程式和前面报告的結果一致,再一次证实了前述催化电流理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高产作物,研究其发育特性及結实器官形成过程中的规律与其必需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对于水稻丰产措施和优良品种的选育等工作都可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在我組学习米丘林农业生物学的理論基础上,希望通过研究工作更好地学习李森科的植物阶段发育理論,試驗系从1956年4月开始至1957年10月,前后进行四次,并于1957年整理部分資料簡报。工作性质是通过水稻单一品种試驗借以学习工作方法,为开展今后的研究打好基础。本文是将我們两年来的初步試驗結果报导出来。因为我們的工作經驗还很少,理論水平还很低,錯誤和缺点在所难免,尚希讀者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