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建兰 《科技信息》2009,(36):258-258,260
文章阐述了断层相关构造的涵义及其在断层预测中的意义,并利用相关构造对断层作了成功预测。  相似文献   

2.
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以地块动力学为指南,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主震断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地块-地块、地块-断层和断层-断层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应变能随断层破裂传播发生了迁移,在特定的边界条件下,能量场随断层的扩展而向边界迁移.从位移场、应力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对地震断层破裂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引发了川滇地区的地应力调整活动,该地震后在汶川-茂县断裂层上仍是应变能的集中分布区域,应该有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3.
断层带中断层气异常测量作为气体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已应用于地震预报和断层活动性研究.断层泥是断层活动历史的直接记录,为了探索断层泥中的吸附气体与断层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对大柳树地区的断层泥取样,进行室内脱气和气体组分测定,分析了不同特征断层泥吸附气体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初步建立了断层泥吸附气体组分与断层泥测年值之间的相关方程,并计算了误差.结果表明断层泥吸附气体与断层特征和活动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断层建模方法只依靠井断点在三维空间进行组合,推测断层形态,对复杂断层认识不清。为此开展了井震结合研究断层技术,方法是以地质统计学理论为核心,在地质建模流程中引进地震断面信息,以地震解释断层为基础,结合蚂蚁体进行断点的空间归位、断层的空间组合、断层及断层产状落实,结果表明构造描述精度大大提高,井震结合断点组合率比只依靠井断点组合提高9.3%,断层条数增多,断层走向和倾向描述更加可信。  相似文献   

5.
断层相互作用型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基于几种断层模型实验加载过程中应变场、断层位移及声发射测量结果,研究了其中不同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揭示了4种断层相互作用方式:静态促震或减震型、蠕动触发型、动态触发型及动态加载-松弛型.从两种力学关系---串联和并联关系出发,对断层相互作用的促震和减震效应及断层组合的力学属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断层相互作用的型式与断层力学性质和介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研究1730年北京西郊6 1/2级地震的基础上,综合井孔、电磁和重力资料,经分析初步确定了青龙桥一七里渠活动断层和沙河断陷南缘活动断层的存在及其位置、规模和基本特征,认为这两条活动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中青龙桥一七里渠断层在此次地震中起主导作用。对这两条活动断层的形成机制作了简单的力学分析,认为青龙桥一七里渠活动断层应该向南北继续延伸。这些活动断层和震中位置的确定,有利于首都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东郊湖山地区的陈家边断层,其规模不大,延伸仅数公里,它以地表出露清楚、各种断层迹象典型而享有盛名,然而对其性质的认识至今却仍无定论。笔者综合了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断层岩的组构分析,对陈家边断层的性质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它是显示断层效应的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遣山带某地区构造剖面的侧量,详细解析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对同期断层形成的叠瓦状推覆构遣进行几何作图的方法可以对推覆构造前锋带的分枝断层进行产状延伸,这些同期次的逆冲断层产状延伸的交点,或者多数交点是对分支断层向下延伸到底板断层的限制交点,通过定量测量分支断层向下延伸的交点,我们可以对底板断层的深度有定量的估算,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岩石变形的几何形态是相互限制的,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形成不同规模的断块,逆冲推覆构造的马石。岩席之间的断层发育在一个地区存在一定的几何规律,同地区岩席大小,分枝断层间距和断层带宽度,断层岩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经过解析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某地区叠瓦状逆冲构造区域,存在断层相对高角度和相对中角度的发育规律,这些相邻高角度断层之间的间距就是该区域断层发育规律的几何规律的波长;断层之间相互限制,在同一个波长内对断层进行详细测量,作图分析就可以估算出该带的底板断层深度。  相似文献   

9.
1730年北京西郊6(1/2)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1730年北京西郊6(1/2)级地震的基础上,综合井孔、电磁和重力资料,经分析初步确定了青龙桥-七里渠活动断层和沙河断陷南缘活动断层的存在及其位置、规模和基本特征,认为这两条活动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中青龙桥-七里渠断层在此次地震中起主导作用.对这两条活动断层的形成机制作了简单的力学分析,认为青龙桥-七里渠活动断层应该向南北继续延伸.这些活动断层和震中位置的确定,有利于首都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分析了采动影响下断层滑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利用FLAC3D建立了逆断层简化模型,分析了不同断层倾角、不同落差及采掘工作面与断层不同距离的断层带附近煤岩体弹性能、断层面正应力与剪应力、断层滑移量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采动影响下逆断层特征参数对断层活化的基本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盘或下盘开采,断层带附近煤岩体弹性能集中程度随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随断层倾角及落差的增加而增大,但下盘开采对断层带的能量集中程度较上盘高。下盘开采时剪应力较上盘显著增加,但正应力变化较小,易于断层活化。上盘或下盘开采,随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的增加,断层滑移量减小。上盘开采,随断层倾角增大,断层滑移量增加;随断层落差增大,断层滑移量减小。下盘开采,随断层倾角增大,断层滑移量减小;随断层落差的增大,断层滑移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软件故障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软件出现故障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但是,目前尚未明确提出软件故障诊断的概念,缺乏对软件故障诊断的系统深入研究。当前硬件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分析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和软件失效机理,介绍各种硬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并对软件故障诊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故障字典法的雷达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雷达故障诊断中被测电路单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故障模式分类的方法。根据电路结构及特点建立故障字典,确定测前故障集,并采用基于故障事例推理的诊断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和测后分析计算量,加快实时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桥接故障的两个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快速盲测法,该法弥补了伪穷举法的不足。它既适用于组合逻辑电路、又适用于时序逻辑电路的短路故障测试。在6K型电力机车微机控制箱的测试与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成功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过错理论是大陆法系侵权法的核心理论,过错不仅是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也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我国的侵权法理论继承了这一传统。过错理论的分野在于过错的性质和判断标准,分别发展成主观过错说与客观过错说,理论分歧导致了立法差异。但是,从诉讼证明的视角看,对过错无论采客观说还是采主观说,最终都是从致害人行为的角度考察,主观过错的证明比客观过错的证明只是多了一个转换步骤而已,并没有实质性区别,从而形成了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在理论上存在巨大差异,而在司法实践中却又趋同与融合的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立法与司法的错位,其实质是:主观过错的证明不具有司法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模拟电路故障定数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模拟电路的故障定数问题,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最近20年的故障诊断研究中,涉及到故障定位和故障定值,本文首先指出,故障定数、故障定痊和故障定值三者乃是整个故障诊断的三个主题,并给出了模拟电路故障定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一次性软件测试中软件故障暴露率与检测的故障数和故障排除效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三角形模糊数算术运算下组件软件故障暴露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模拟电路的故障激励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是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一项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了故障激励诊,把模拟电路的故障等效为电路中的激励,可以有效地解决故障诊断问题,还提出了故障激励的基本形成及其数学表达式,以及若干故障诊断的定理,提示了模拟电路中故障诊断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生产过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历史,对已形成的故障诊断方法分三类进行了总结,特别对近年来形成的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现存的问题,同时指明了故障的预报方法、辨识方法、诊断系统的鲁棒性和非线性研究以及大型、实用故障系统的构建将是该领域研究中近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煤矿生产单位命名的正断层的真正含义,分析了井田大量出现正断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机械故障复杂多样,根据不同故障类型,采取相应诊断办法,可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