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研究,往往囿于“信达雅”之说。文章通过对严复译著及相关史实的梳理,结合其译名实践,从翻译动机、翻译态度、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了严复的译名观,认为严复为整顿译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译名亦彰显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受复杂的语言民族主义心理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双重掣肘,其译名观又呈现出局限性。严复译名观反映了晚清民初时期术语在译介过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亦彰显了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所形成的不同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晚清时期严复翻译一些英文词语的经历,指出他创造的译名未流传下来的原因在于:当时报纸、杂志、教科书及词典中充斥着大量从日语转译过来的词语。然后结合翻译实践,分析了一些译名在当今社会能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术语规范化有赖于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译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译名往往带有明显的翻译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对该术语的理解。在一些文本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献中,tertium comparationis汉译名不仅译名不统一,且其译名并没有体现该术语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根据译名规范要求,结合翻译研究的学科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参考译名,希望通过该译名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术语进一步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译名研究甚至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逻辑学术语译名也在不断演进,其曲折历程是一个术语译名不断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本土化的进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逻辑学术语译名的演变具有文化变革和发展的含义。严复、章士钊等近代学者力图使逻辑术语译名中国化的尝试不仅是对全盘西化文化观的抵制,而且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逻辑术语译名的中国化反映了逻辑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译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译名往往带有明显的翻译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对该术语的理解。在一些文本翻译研究 方面的文献中, tertium comparationis 汉译名不仅译名不统一,且其译名并没有体现该术语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根据译名规范要求,结合翻 译研究的学科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参考译名,希望通过该译名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术语进一步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译名研 究甚至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严复曾叹:“一名之立,旬月踯躅!”译名之难,由此可见。不过,译名难,定名亦不易。以西人所云logic一语为例,据说至清末,其在我国即有50种译名之多。一个术语在一个国家之译名竟达半百,其混乱是怎么也难免的了。为规范和统一该术语,我国学人一直在努力,商榷和争鸣即时有所闻,据称  相似文献   

7.
hate crime是警务英语中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但其译名并不统一。通过追溯该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分析比较既有译名,找出翻译过程中法律文化缺省和翻译方法不当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外法律文化特点,采用仿译的方法,提出新的译名。  相似文献   

8.
基于化工术语译名的个案研究,分析海峡两岸科技术语译名表述差异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语义学角度探讨化工术语翻译与规范的可行性策略与方法,提出协调、统一科技术语译名的设想与具体举措。建议强化海峡两岸译名统一的现实意义,以提升汉语语言民族凝聚力,凸显汉语语言张力,力争汉语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术语翻译方法是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界对术语翻译有哪些方法,如何界定直译和意译以及术语译名是靠找还是靠译等基本问题都存在争议。文章以普通术语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为基础,考察术语翻译的本质,据此演绎出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然后对各类方法展开论述,以期理顺术语翻译的逻辑,解决术语翻译方法分类、表述及应用中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民航专业文本中的术语是翻译的难点,不规范的翻译往往会导致民航术语译名的混乱。民航术语中频繁出现缩略词、次科技词和合成词,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术语的特征和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民航文本专业性强,术语涉及的领域广,译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运用灵活的汉译策略,才能把握住术语的真实含义,做出专业、准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术语汉译特点分明。西汉至宋元时期,有零星的术语翻译现象。明清 时期,西方科技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傅兰雅、徐寿、严复等中外学者创造性地研究 利用汉字或汉字系统,奠定了科技术语汉译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大量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术语也 进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科技术语的汉译方法形成了五种常用方法:意译、音译、形译、意音 兼顾和创新译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术语的西班牙语翻译研究,是基于中医药“走出去”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探索,旨在提高中医术语西班牙语翻译水平,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而术语工具书的选择对相关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中医术语西译工具书,研究通过对该书的综合分析,结合术语学理论,深入讨论了中医术语西译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完善中医术语多语种信息,提高中医术语翻译质量,研究提出借鉴欧盟多语种互译术语语料库模型,为建立中医术语多语种语料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字敦煌”是一项数字化敦煌保护工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敦煌莫高窟实景。该项目配有中英双语版介绍,英文文本为中文文本的译文。因此,翻译对“数字敦煌”平台中的信息传播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由此,文章以“数字敦煌”中的术语翻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维斯特(E. Wüster)在其专著《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1]中定义“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它包括了所有的专业表达,这些表达是一般的、常见的”。传统的术语学研究局限于对词汇的研究,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术语的抽取和标注更多地来自真实文本,特别是更加依赖于知识库的构建。本研究重点在于以越南为例构建南海领域汉英本体知识库,对领域相关术语及术语间的关系进行描述,以实现对南海领域知识的系统组织,更好地服务领域术语研究和基于知识本体的术语翻译。  相似文献   

15.
在术语学视域下,文章对《科学思想史》中的哲学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哲学术语翻译方法具有多样性,音译和意译两大主要翻译方法分别有9种和7种;并发现向原文靠拢的音译翻译方法受到李约瑟的重视,尊重中国文化和为科学思想发展服务的目的是其主要考量。  相似文献   

16.
严复以“计学”对译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economics,该译词凸显了20世纪中国“经济学”概念转型的一次尝试,然而东洋“泊来品”——“经济”(之所以置“泊来品”于引号之内,皆因“经济”一词中国自古有之)后来却逐渐占据中国近代经济话语的主导地位(至少从economics的对译术语角度而言如此)。作为承载与交流知识与信息的表达系统,语言在知识本体与对象客体间架起了解释和理解的渠道,而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内部知识体系的架构。人文社会术语因其特殊属性对当今计算机形式化语言下的知识本体构建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开辟了本体视角下术语翻译的新维度。文章借西方术语 economics于近代中国的本体转型在多元译词上的反映来凸显近代术语翻译中的术语概念演变,本土语言资源选择与词汇化过程,翻译的术语化过程以及术语传播与效应,以期对中国近代术语翻译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系统引介实证主义的第一人。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有着内在的关联,严复同样极力宣扬科学的价值,直言中国救亡,"将舍是而不可"。但严复并没有循此走上极端的科学主义,而是认识到科学有其限度,主张科学不能疏离人文之域。这一观点超越了和他同时代乃至五四时期很多人的科学观。严复科学与人文不可"一甚一亡"的思想对当下科学文化建设亦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术语变体研究的多元视角》是由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一本关于术语变体的前瞻性著作。通过多个作者的不同视角剖析了专业交流中术语变体现象,阐述了搜索术语变体的工具,并解释了术语变体存在的语义学理据,为科技翻译工作者理解术语使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