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跨信道检测仲裁的信号集合更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信号集合更新模型,提出了跨信道检测仲裁的集合更新算法及其实时实现结构. 该方法以信号的频率特征为原则,与现有算法以信道特征为原则不同,解决了噪声环境中单载频信号和调频(FM)信号跨信道输出问题.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该算法已经应用于某数字信道化接收机.  相似文献   

2.
在并行多双向中继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中断概率最优的中继选择策略,各个中继只需利用本地信道状态信息(CSI)进行分布式的选择.在Nakagami-m信道下分析了所提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显示,该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在2种信道情况下均优于其他中继选择算法,且随着中继数的增加,所提策略可充分利用多中继分集提升系统中断概率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更准确地反映和评估无线信道衰落指数对认知中继网络中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认知用户在Nakagami-m信道模型下的中断概率上界闭式解模型.首先在Nakagami-m信道模型下,对认知中继网络频谱重叠共享和最佳中继选择准则的联合约束限制进行分析,再利用分部积分推导出认知用户接收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进而对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条件积分,根据蕴合法则即事件概率不等式得出其中断概率上界闭式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瑞利信道模型,Nakagami-m信道模型下的中断概率闭式解能够反映信道衰落指数大于1时的系统中断性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信道衰落情况对认知中继网络的影响;此外,由于该闭式解模型考虑了主用户干扰限制条件,限制了认知用户的实际发射功率,因而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基于多级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实现信道非均匀划分的原理及模型.采用现代DSP Builder设计工具和FP-GA硬件平台,对模型中关键的复信号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PFCR)进行了4信道的设计实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PGA可实现多信道非均匀划分.  相似文献   

5.
一种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参数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一种基于多波束比幅测角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参数编码方法.描述了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参数编码流程,详细论述编码过程中通道间幅度测量同步和脉冲到达角(DOA)测量方法.采用该方法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脉冲描述字(PDW)编码与典型接收机的一致.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号处理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依赖信道状态的高斯脏纸正交中继信道,其中,源节点到中继节点间的信道以及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信道相互正交,且分别受到服从高斯分布的加性干扰Sr和Sd的影响.假设Sr和Sd相互独立,且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非因果已知Sr和Sd,基于协作的脏纸编码(dirty-paper coding,DPC)和部分译码前传(partial-decode-and-forward,PDF)中继策略,得到了该信道容量的确切表达式.该信道容量的表达式与不受干扰的正交中继信道的容量表达式相同,此结果表明:即使目的节点未知加性干扰Sr和Sd,但通过协作的脏纸编码,可以完全消除加性干扰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矩阵严重的秩亏问题,使用基于放大转发协议的协同双向中继,形成富散射环境,从而有效提高信道矩阵的秩.由于在两个节点之间双向同时传输数据,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与不使用中继辅助的MIMO信道相比,所提出方案在视距环境中能够有效提高秩亏MIMO信道的容量;同时,由于使用双向中继,利用自干扰消除的检测方法,使得其所需的时隙仅为传统放大转发中继的一半.信道增益矩阵的选取在传统放大转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门限约束,进一步提高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8.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存在码间干扰(ISI)的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和均衡的作用关系还没有定论.有观点认为UWB中RAKE接收具备信道均衡的特性,因而RAKE接收时不需要均衡器,其出发点是将RAKE接收机中ISI视为与当前符号不相关的高斯噪声,或认为RAKE接收能缩短信道时延扩展.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及其依据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存在ISI的RAKE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IEEE 802.15标准中的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RAKE接收与均衡的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RAKE并不能起到抑制ISI的作用,故而对多径信道环境ISI仍然需要均衡器来消除.  相似文献   

9.
数字式信道化单比特接收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战争信号环境对电子战接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尖锐激烈,传统的接收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数字式信道化单比特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它应用了数字信道化中的多相滤波技术,并在后续处理中结合了新一代宽带接收机中的单比特接收方法,提高了电子战(EW)接收机的接收性能.使得它可以在同一个信道中处理两个同时发生的信号,频率分辨率和精度都大大提高.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接收机的空间复用系统(V-BLAST)在连续时变平衰落多天线信道环境中的容量,并分析信道估计误差对于LMMSE接收机输出信干噪比的影响,该文使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了以训练为基础的信道估计对于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渐进表达的容量公式.仿真结果表明: 在尺度受限的系统中,分析仍然有效.在得到容量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训练长度和训练间隔的优化,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优化结果,它们是信道相关时间和信噪比的函数.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译码转发(DF)模式,在信道状态信息未知,源节点发射功率与各中继节点发射总功率分别受限于P1、P2的假设下,针对带直传(DT)和不带直传2种模型的多节点协同中继,进行了信道容量上下限的分析和推导。在功率限固定的情况下,分析了容量与中继节点数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容量随中继节点数目增加而提高所需的条件。在功率限之和受限的情况下,获得了2个功率限的最佳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源到中继的信道条件较好时,只有当增加的新链路性能优于现有链路的平均值时才能提高容量;2种中继模型在功率限最佳分配下可获得最大容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大信道增益的中继选择方法,分析了在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和受主用户干扰情况下认知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进一步提出了在主用户干扰约束和保证认知用户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条件下最大化认知中继网络频谱效率的数学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松弛法获得了该优化问题的解,在保证主用户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认知中继网络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与等功率分配方案相比提高了性能增益。同时表明在非完全信道条件下获得的频谱效率与完全信道条件下的频谱效率近似,但减少了系统信息的反馈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有利于该方案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次用户能够利用感知到的已授权频段进行通信,只要其传输过程对主用户通信引起的干扰处于主用户可以忍受的程度之内。协作中继方案能够利用中继节点的传输来有效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并增强了直接链路的传输能力。文中研究在一个三节点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协作中继传输时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保证在认知用户对主用户干扰可容忍的前提下使得通信系统端到端的可达吞吐量最大,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功率分配和信道分配的方案。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独进行功率分配或者信道分配情况下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端到端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光纤通道仲裁环线路利用率不高,节点间通讯的延时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光纤通道接力环。接力环中信息帧在每经过一个节点都搭载该节点信息并接收别的节点发给该节点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接力环的线路利用率和节点间的最大通讯延时。仿真结果表明:当环路上所有节点都要求通讯时,接力环的线路利用率能够接近1。接力环通讯无等待时间,可以确定通讯的延时,提高了通讯延时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协作分集是利用单天线的辅助节点组成虚拟天线进行通信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使用中继节点向信宿转发信源信息获得空间分集.与普通的协作分集相比,它限制中继只处理信道条件差的信号,从而可以节约信道资源.协作分集网可以利用目的终端的反馈信息提高信道利用率,当信宿端提供传错的反馈时,中继才会重传信源信号,并且将信源信号和中继转发的信号整合在一起.在这篇论文中,使用放大中继模式研究在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中增量中继协作分集网的性能,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和普通的协作分集网相比,增量中继协作分集网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最大化协作多中继通信系统的网络寿命,研究了在放大-转发(amplification-forward, AF)中继协作方式下网络寿命的折中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能量均衡(optimal energy equilibrium, OEE)的中继协作节点选择方案。通过对AF中继每一跳接收端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e, SNR)的计算,推导了AF两跳中继目的终端的误码率表达式,同时联合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利用能量均衡的思想,合理引入和设置优化因子来有效选择转发中继,延长网络寿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CSI中继选择和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中继选择方案,提出的中继选择方案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网络寿命,而且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误码率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A low-complexity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omain equalizer(SC/FDE)and diversity combiningmethod for cooperative systems with demodulate-and-forward relaying over frequency-selective channels isproposed.At the relay nodes,linear SC/FDE is adopted and normaliz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to derive an equivalent source-to-relay-destination(S-R-D)channel that is highlighted in thisstudy.At the destination,a joint SC/FDE and diversity combining receiver is proposed by utilizing the e-quivalent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