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攀钢兰尖铁矿从露天转入地下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并在顶部分段预留了40 m左右的矿石覆盖层以保证下部分段回采的安全.为了探究最佳的回收方式回收预留在采场的这部分矿石覆盖层,设计了无贫化、低贫化、截止品位以及按步距崩矿量100%的比例出矿方式,并进行回收模拟实验.通过对各方案放矿后的回收率、贫化率及放矿后矿岩界面的完整度比较分析得出,采用无贫化放矿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最佳并且放矿后矿岩界面相对完整,对下面分段继续回收纯矿石创造了条件,为类似矿山矿石覆盖层回收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急倾斜薄矿体采用削壁充填法进行开采时采场矿石损失贫化较大,管理复杂的现状,以金陶公司二矿区的采场管理工作为例,阐述了急倾斜薄矿脉削壁充填法采场管理的要点,有效地减少采场贫化率,提高削壁采场的矿石回收率,提高矿石的出矿品位,增加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文坤 《科技资讯》2012,(15):148-148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宝贵的地质财富,矿产资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矿山巅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们采后绝大部分是不能再生的。因此,我们对矿山矿石开采损失贫化管理办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先从矿石损失.贫化率入手,探讨有关矿山矿石开采损失贫化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姚臻 《甘肃科技》2013,29(9):54-55,9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本身具有矿石贫化大的缺点,但镜铁山铁矿通过在低品位矿床开采中的应用和实践,提出了改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为低贫化放矿方式,在得到矿石回采率略有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矿石的贫化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获各琦铜矿地质工为例,通过对生产探矿管理、现场管理、探采对比、矿石质量管理、健全地质资料、地质找矿中的管理工作等为依据,论证加强矿山地质管理工作是降低损失贫化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并保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矿石损失与贫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损失与贫化的构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矿石损失与贫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计算式,提出了降低损失与贫化的措施,对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和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杏山铁矿小杏山采区为层状倾斜厚矿体,原用垂直走向布置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矿石损失贫化大、上盘侧回采进路地压显现严重、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生产问题.研究提出斜分条分段崩落采矿法,即沿矿体延深方向,从上盘到下盘按斜线分条开采,每一分条在矿体里布置诱导冒落进路,在崩落本分段矿石的同时,诱导近上盘矿体自然冒落,冒落的矿石由设置在下盘围岩里的回收进路回采.该法较好地顺应了倾斜矿体崩落矿石的移动规律,降低了采切工程总成本.试验采场自2019年5月开始回采,现已回采两个分段,矿石回采率由74%提高到85.6%,贫化率由18%降低到1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数量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如所周知,无论是分析评价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的优劣,还是确定崩落法放矿合理截止品位等,矿石的损失与贫化都是很重要的指标。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际分析讨论了回贫差(或回采效率)指标的实质与问题,从而提出回贫差曲线仅仅反映矿石回收率与贫化率的增长变化情况,但不能用最大回贫差(或回采效率)值来确定放矿截止品位,也不能用它来比选采矿方法及其结构参数等。由于回贫差及回采效率指标,既不能综合代替矿石损失贫化指标,同时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也起不到有价值的作用,还会造成混乱,故建议今后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长军 《科技资讯》2014,(14):87-87
本文通过介绍孝义铝矿矿床形态的复杂性,对各种采矿工艺进行分析,说明了采矿设备和采矿工艺有效结合在露天开采中的作用,对提高露天矿山矿石采出率并降低贫化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在黄金采矿中,对矿石损失贫化难点的分析,提出了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率的对策,总结了低损失避免高贫化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时,如果采场结构与矿岩流动特征不匹配,则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对矿产资源造成浪费。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改流体放矿技术,在矿体倾角60°~70°及矿体厚度6~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9种放矿实验方案。每种方案采用改流体放矿方法与常规放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流体技术进行开采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9.25%~25.98%;在废石混入率相同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5.68%~25.46%;验证了改流体放矿技术用于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可行性,也为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开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此同时,实验探究了矿体倾角和矿体厚度两个影响因素对矿石回收率、贫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矿体倾角与矿体厚度对改流体放矿实验影响较大,对常规放矿实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在地表不允许崩落的情况下,松散破碎矿体回采,不能采用崩落法和空场法,而胶结充填成本又太高.文章以大宝山矿2#主井②矿体为例提出采用胶结充填回采矿柱、干式充填回采矿房,连续采矿、分步实施的采矿方法,就采矿工艺、充填方法、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探讨,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安全、效率、成本、回采率、最低可采品位等多项安全、技术经济指标上取得了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提出的采矿方法,是开采中厚倾斜难采矿体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工艺先进,贫化损失少等突出优点。并实现了单步骤连续回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开采强度和生产效率。本方案经过工业试验检验,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在试验期间,获得的经济效益为14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为370万元,可在中厚倾斜矿体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应用于倾斜中厚矿体时易出现矿石贫损大的问题,提出了垂直分区与组合放矿方案.通过物理模型进行了三组放矿实验方案,方案一采取截止品位放矿,方案二和方案三采取组合放矿.方案二与方案三的不同之处是方案三增大了下盘区段的贫化率.实验结果表明,方案一回收率最高(η=86.3%),对应的岩石混入率也最高(ρ=29.5%),方案二和方案三的回收率均达到了80%以上,但方案二的岩石混入率(ρ=18.2%)比方案一下降了11.3%.对三组实验结果进行经济评价,得出方案二为最优方案.通过采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山在矿石采选过程中矿石损失贫化率较大,资源损失严重的情况,考虑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由各矿产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决定,而各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又由该资源的矿石贫化率、矿石回采率以及选矿回收率所构成,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对矿山历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变权聚类分析,并考虑到资源利用情况带有偏好信息,利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建立矿山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金资源利用率>银资源利用率>铜资源利用率.则金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大,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次之,铜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16.
分段卸压崩落法是近年提出的开采矿岩不稳固倾斜中厚矿体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矿石损失贫化较大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从倾斜中厚矿体的散体流动特性出发,分析了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提出了导流放矿技术措施.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综合考察了进路位置对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导流放矿的效果,并与非导流放矿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导流放矿技术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矿石损失贫化指标,尤其对提高下盘矿石残留体的回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给出了卸压与导流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7.
宋小美  戴晓江  孙长坤 《河南科学》2014,32(7):1295-1299
矿石的损失率与矿石的贫化率是矿山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介绍了露天矿山贫化损失的计算现状和炮孔Voronoi图的原理,以3DMINE为平台,实现了炮孔数据库Voronoi图和爆区矿岩量和金属量的自动计算.在复杂多金属矿山中引入当量品位,并将炮孔数据库Voronoi图应用于复杂多金属矿山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管理,解决了多金属矿山贫化损失计算问题,提高了矿石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矿区生产指导的需要,同时提高矿山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的不同组合,严重影响放矿损失贫化指标,从而影响了矿山的经济效益。本文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单位精矿盈利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单位精矿盈利的各种因素,如贫化率、回收率、混入废石的品位和尾矿品位等。利用实测数据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指标因素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单位精矿盈利进行评级,进而对崩矿步距进行优选。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大红山铁矿440分层崩矿步距为4.8m时,单位精矿盈利为优,从而确定为最优崩矿步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