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供应链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陈剑  黄朔 《系统工程学报》2002,17(3):246-251
从单级生产-库存系统、多级生产-库存系统以及供应链流程重组3方面对供应锭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重点讨论了近几年发展的一些关于供应链结构的优化模型,并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主要性质。最后探讨了供应链结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业务过程重组若干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务过程重组是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以业务过程为导向,调整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组织结构,进行企业组织管理的全面创新.本文就业务过程重组的内涵、认识误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和实施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批量客户化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与实施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批量客户化生产(MassCustomization:MC)的基本概念和它在世界上的兴起,总结归纳了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设计、制造、装配、供应链和销售服务)实现客户化生产的基本方法然后提出了企业实施MC的总体规划方法和32种可供选择的MC模式,以及经营过程重构是广大中国企业当前实施MC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给出了重构的思路最后,提出并讨论了企业实现MC的5个支持条件:1)重塑经营理念;2)建立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3)建立灵活的企业组织结构;4)建立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和5)建立良好的员工队伍.希望本文能为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创批量客户化生产方式的研究和实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敏捷供应链伙伴选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星  吴翀 《系统工程》2006,24(8):13-18
将敏捷供应链伙伴选择划分为四个阶段。构造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敏捷供应链伙伴选择模型,运用该模型从初步筛选的海量数据中,分析潜在伙伴的类型,为下一步的精选打下基础。最后通过了实证分析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运用系统思想探讨再造工程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企业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单个过程或局部功能的改造只能带来有限的收益,于是一种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优化企业策略为主要措施的再造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对于实施再造工程的每一分阶段——目标设定、设想创建、措施设计及付诸实施——都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加以深刻理解,并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组织管理方可达到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支持下组织重构的ORDSS模型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IT)对组织重构(OR)的驱动和使能作用,并给出了利用IT进行重构的几种不同方式;然后以模型驱动方式为基础,提出了一个ORDSS模型框架支持重构的全过程,并对该模型的构成、连接及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敏捷供应链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出的运作模式,是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而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方法是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论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性、复杂系统;分析了敏捷供应链的复杂性,指出敏捷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提出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思想研究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给出了一个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研讨框架,为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提出将ARIS(集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引入到综合集成研讨厅中,对供应链进行建模仿真,以支持核心企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8.
EDI与航运业务流程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 EDI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从效率、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方面对推广应用 EDI后所引起的航运业务流程的重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从中发现 :EDI效率重构效应主要体现在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将相互之间有信息交流的业务环节连接起来以提高流程效率 ,但这种重构不增减业务流程的环节 ;EDI灵活性重构效应既表现为通过规范整个流程来简化整个业务流程 ,又可以借助 EDI增加信息的来源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来拓展整个业务流程结构 ;EDI在准确性方面的重构效应主要表现在对业务审核环节进行删减和合并 .上述三方面的重构效应最终可以通过业务完成时间的减少和业务完成质量的提高等指标来得以体现 .  相似文献   

9.
企业销售流程再造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经营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流程再造理论 ,提出对销售流程进行再造的观点 ,并结合泰伟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流程再造的案例 ,详细地讨论了销售流程再造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对再造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管理——敏捷供应链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敏捷供应链是网络化经济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 ,本文研究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组织管理 ,提出了基于 Internet/ Intranet系统模型和基于多代理的组织模式 ,为供应链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战飞机维修性指标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战飞机的维修性决定了作战飞机保持和恢复到完好状态的能力,在飞机研制阶段提出合理的维修性指标对于飞机的作战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业务流程重组和并行工程理论,以及现有维修保障流程重组优化的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维修保障流程的维修性指标确定方法,以缩短飞行前准备时间和再次出动准备时间,提高飞机再次出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中准时采购的Stackelberg模型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时采购可有效缩短供应链整体响应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供应链的运作。但在实践过程中,采购交付的准时性又成为供应链敏捷运作的瓶颈问题。从采购双方行为动机的角度出发,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准时交货概率为目标,建立采购商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模型的最优性分析基础上,讨论准时采购过程中采购商与供应商决策的交互影响关系;并在供应商完成采购订单所需的响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假设下,分析采购商与供应商的最优策略及库存成本参数等对决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市场需求出现后敏捷供应链需要选择各级部件供应商并安排对应的生产运输调度问题,以准时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约束,以供应链库存、生产和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供应商可用时段时间槽表示方式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调度INLP模型;基于该模型具有大量的时间和数量约束,设计了以时间槽实数编码作为基因编码的混合遗传算法,在解码过程中引入贪婪-序的解码方法保证产生满足约束的解,加速算法收敛和寻优; 最后以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对地观测敏捷卫星的大角度/位置的快速机动、高精度控制的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敏捷卫星姿态确定算法。该算法利用对偶四元数推导出敏捷卫星运动学模型,并建立陀螺、星敏感器测量模型。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以及测量方程的线性化,应用自适应迭代扩展式卡尔曼滤波(adaptive iterated extended Kalman filer, AIEKF)算法对敏捷卫星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估计系统状态噪声、测量噪声以及陀螺常值漂移,卫星的姿态角估计误差和角速度估计误差收敛至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思维获得启发,构建碎片化的消费者按地理位置就近聚合为食物社区,农产品基地就近向食物社区取货点规模化配送,电商平台向食物社区发起众筹与向生产基地众包以销定产,消费者通过食物社区网购店取增强消费体验的生鲜电商分布式业务优化模型.研究表明,通过分布式业务流程再造,生鲜电商以物流为主的运行费用和产品耗损下降,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提升.分布式业务流程再造可为我国仍受困于农村"最初一公里"集货难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生鲜电商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前期牛鞭效应的产生与基于TOC的生产计划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文民  郭铜修 《系统工程》2005,23(12):59-62
分析敏捷供应链下存货型生产类型生产计划和控制的特点和要求,从新的角度——“通过时间综合症”的存在分析了生产提前期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对敏捷供应链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常规控制牛鞭效应措施的局限,探讨了在敏捷供应链条件下,基于约束理论(TOC)的存货生产牛鞭效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采购的准时交货概率为目标,针对准时采购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建立了以采购商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两阶段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并对模型最优解存在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形式化数学表达和分析,进而对决策变量间、决策变量与库存成本参数间的交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证明推导.分析结果有助于采购商与供应商制定相应的采购激励策略和供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敏捷供需链中供需协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实体 (或企业 )之间的供需协作模式是建立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的基础 .基于实体之间协作的密切程度不同及供需项目特征的差异 ,将订单划分为确定型和预测型两种类型 ,为设计实体之间的供需协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给出了连续补给型、紧密协作型、协作型、一般型四种基本供需协作模式的概念、特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供应商竞争力分析及其灰色关联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管理(SCM)是在IT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先进、新颖的管理哲学与方法。在供应链(SC)中,合理地分析供应商的竞争力是优化选择具有敏捷性和相容性合作伙伴的关键。提出了供应商竞争力的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指标和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对供应商竞争力分析中所遇到的信息不完全、评价指标较多、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或重复等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供应链竞争的背景下,供应网络中的企业要站在系统优化的角度选择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合作伙伴。本文构建了一个供应网络组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供应网络组织结构、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供应网络层组织结构对系统绩效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动态需求下,企业应尽量采用有机结构,并且MO型供应链结构要强于OM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