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作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既是指导伟大历史转变的理论武器,也是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光辉记录。它的出版,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邓小平文选》内容非常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它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思想理论、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中,收有一篇1949年5月1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中共南京市委的复电:《黄华同司徒雷登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是一份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和慎重态度的珍贵历史档案。笔者曾涉猎中美关系史,现将中美之间在建国前夕接触的一段史实略加介绍。司徒雷登滞留南京观望司徒雷登,美国人,其父是在华传教士。1876年司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当时哲学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根据毛泽东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体系。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逻辑是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中外建设的历史,特别是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历史教训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全面地论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在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曾经明确地提出了,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等同志对于在民主革命斗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集中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著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等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同第三卷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著作,在内容上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形成一个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在当前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是要坚持从科学体系上认识把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选》第八卷,第441~442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里,毛泽东明确肯定  相似文献   

7.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93周年前夕,外交学院和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共同召开了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研讨会。40多位老大使、老外交工作者、教授、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直接领导人和决策者,他对战后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论说,为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李春祥(河南省教委)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态度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形成了适应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据悉,外交部将于3月初举行《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正当国际形势出现转折性变化,我国理论界和外交界一些同志呼吁以反思精神加强对外交史、外交学研究之时,这一信息自然令人兴奋,引人注目。外交界对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研究非自今日始。1977年以来,一些“老外交”先后撰写、发表了一批回忆周恩来外交活动、思想和风格的文章。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外交部合作编选的《周恩来外交文选》可望在国庆40周年前问世。但由外交部出面组织这样大型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钱其琛部长在研讨会的一次筹备会上说,加强对周恩来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被誉为六朝文学双壁。《时序》篇可视为文学流变简史,“时义”观则是贯穿整部《文选》的核心思想。《文选》的选篇、定体、分类、编次等皆在“时义”观指导下进行的,由此确定选文要有时代内容、教化功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标准。“天人合一”为《文选》《文心》之哲学基础,其内涵广博,详略古今则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我国的对外事业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里面也凝结着国际问题研究界的辛劳、创见和心血。新时期的外交工作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是同邓小平外交思想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例如,独立自主一直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本点。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明确地确立了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又如,毛泽东、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总结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实践,进一步指出,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以其特有的感受力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对《文选》予以评价,并以其创造性的发挥与现实的社会斗争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他所一贯坚持的“古为今用”原则。同时也为深入了解他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许多有利的依据,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文选》。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历史表明: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如何一以贯之地坚持,又保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是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文选》一书就是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实践的科学探索和理论总结。实践表明,《江泽民文选》所体现的理论是科学的、正确的;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外交界和出版界的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高兴地看到,《世界外交大辞典》编纂完成,正式出版了。《世界外交大辞典》的问世,是中国外交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指出,外交是对外保卫国家利益的第一线工作,需要不断整理外交实践的经验,使他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学问。《世界外交大辞典》的编纂历经十多个春秋,这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国外交学建设的过程。辞典的编纂者从世界外交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广泛…  相似文献   

15.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赖强 《奇闻怪事》2009,(11):60-60
党的历史上有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重要历史作用,二者有个相通之处就是都突出毛泽东,但是二者突出毛泽东的原因又有所不同,此篇拙作就试图浅析第一个决议为何突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 ,特别是改革开革后的新时期 ,《文选》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但选学史研究是其弱项。《现代〈文选〉学史》回顾、总结二十世纪选学研究的历史 ,具有开拓性 ;该史视野广阔 ,资料翔实 ,史论结合 ,时有创见 ,是一部全面研究《文选学》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苏轼正面接受《文选》现象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轼对《文选》恶评颇多,影响了《文选》的流布。人们大多放大了其批评《文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在创作中存在着的大量正面接受《文选》的现象。苏轼对《文选》既批评又借鉴,说明他对《文选》是相当重视的。这既是《文选》自身价值使然,同时也是《文选》在宋代教育与科举中的应用实际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期“话题”,是一次大型研讨会的结果。2003岁末,世界知识出版社暨《世界知识》编辑部联合举行“钱其琛《外交十记》出版及中国外交研讨会”,吸引了几十位卓有建树的知名外交官和外交与国际问题专家,以及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大家结合《外交十记》一书内容和自己在外交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经历和体会,实际上对20年来外交里程进行了一次深刻全面又饶有趣味的梳理和总结。钱其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我国外交工作的领导者,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参与决策者、亲历者和见证者。2003年3月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把自己20年来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记叙下来。这20年正是中国外交经历转折、经受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钱书本身就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述描,既具个性化,又具无可怀疑的权威性。戴秉国副外长在研讨会上认为,钱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时期我们中国外交上非常精彩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国外交更加成熟的状况,体现了中国三代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也集中地体现了钱其琛自己的外交智慧、才能和风格,以及他对中国外交所作出的新的贡献。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虽不能说字字玑珠,但充满卓见。于是我们决定选取研讨会发言的部分片段,汇集成为本专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来源及内涵,结合《邓小平文选》的学习,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解和坚持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