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热预弯冷却和复合矫直是百米重轨生产过程中最后两道连续变形的工艺环节,最终决定成品重轨的平直度、残余应力和断面尺寸。重轨复合矫直工艺随预弯冷却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深化对重轨生产过程中平直度、残余应力和断面尺寸的研究,在进行重轨复合矫直研究时,应将重轨预弯冷却后的模型(包括重轨冷却后的残余应力)作为矫直模型。采用隐显转换方法,将重轨冷却ANSYS隐式热分析求解的结果(重轨终冷时刻的几何模型和应力状态)完整地导入到重轨复合矫直ANSYS/LS-DYNA显式动力分析中,解决了复杂模型在多物理场连续求解中的耦合和分析模块的衔接问题,对工程中类似问题的求解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灾烟流污染巷道断面的烟流温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火源点下风侧巷道断面上的烟流温度分布,以及火灾过程中断面烟流温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下风侧巷道断面烟流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巷道顶板烟流温度较高,靠近底板和壁面较低;当断面烟流平均温度或最高温度相同,随距火源点距离的增加,断面上各测点间烟流温度之差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统计重庆地铁6号线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引入隧道断面形状系数ζ,建立断面形状系数ζ1的模型实验台。采用模型实验与FDS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地铁隧道采用纵向排烟系统时,不同热释放速率及排烟速度的条件下区间隧道内烟气温度纵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urioka模型适用于断面形状系数ζ≥1的地铁区间隧道,对于断面形状系数ζ1的地铁区间隧道,需要对Kurioka模型进行修正。对于断面形状系数ζ≥1的地铁区间隧道,顶棚上游烟气温度纵向分布服从指数衰减规律。然而,对于断面形状系数ζ1的地铁区间隧道,顶棚上游烟气温度虽然也服从指数衰减规律,但需要进行模型修正。修正值Kζ与断面形状系数ζ之间满足线性关系,顶棚上游烟气温度沿纵向衰减速度,随隧道断面形状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借助DEFORM-3D有限元软件针对小断面收缩率轴类件的楔横轧成形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轧件在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与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进行对比,得到小断面收缩率轧件的各向应力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小断面收缩率轧件与轧辊接触表面的温度变化较为剧烈,而轧件内部中心位置附近温度无显著变化;由于轧制位置的不同,轧件各横截面间的温度变化有所差异,曲线的波动存在着相位差.此外,小断面收缩率轧件在接触变形区周围的横向和径向压应力较大而轴向压应力较小,导致其横截面容易出现椭圆化;其中心附近区域由于受到比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更大横向和轴向拉应力影响,因而更易产生疏松、裂缝等缺陷.进行轧制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从重轨和轻轨的断面特点了,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能轧腰变形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旧重轨轧制轻轨过程中压高变的难题。为此,设计了一套由轧腰孔型系统和轨形孔形系统组成的旧重轨轧制轻轨孔型系统,并获得符合标准的24kg/m轻轨实样。  相似文献   

6.
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的测试水平,研究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方法。采用了不受力温度补偿法。将温度补偿光栅埋设于模型外的相似材料模块中。模型开采过程中模块仅感受温度的变化,不受任何外力;模型内的测试光栅同时感受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验表明,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作用明显,因此,剔除温度的影响很有必要。使用不受力法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解决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栅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小环境温度对红外人脸图像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回归模型的红外人脸温度归一化方法.为了得到环境温度与红外人脸温谱图在对应像素点灰度之间的关系,将环境温度改变值和对应人脸上的温度变化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对这两个对象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即可得到环境温度变化和对应的人脸上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通过得到的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混凝土破坏的温度损伤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建立了混凝土温度损伤模型,给出了随温度变化的损伤演变方程,分析了混凝土温度荷载下损伤的累积规律,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规律比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给出了混凝土坝温度损伤的仿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求解一维层状量子伊辛模型的居里温度的方法,解析地得到周期情形下模型相变的居里温度,用数值方法研究了Fibonacci层状伊辛模型的居里温度。  相似文献   

10.
确定了在低温时晶体德拜温度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晶体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对铟晶体作具体计算,得到了定容热容量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式.结果表明:当压强较低时,压强对定容热容量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而当压强较高时,影响较大,其增加或衰减速度明显,且其弹性模量有最大值出现.  相似文献   

11.
将钢筋的圆形截面等效为面积相等的方形截面,采用四边形单元建立配置钢筋、型钢的混凝土截面的二维温度场分析模型,分析纵筋配筋率、型钢含钢率对混凝土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钢筋的存在使保护层内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核心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忽略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是合理的.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受火180min内混凝土截面内型钢翼缘中心处和截面形心处温度计算结果最大分别相差17.1℃和98.7℃;高温下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中,需要考虑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型钢混凝土构件火灾灾后性能评定中,核心型钢的力学性能可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方法求解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而求得组织场,并分析了各控冷工艺参数对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淬透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场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可以通过调整控冷工艺参数控制淬透层深度,为得到高强钢筋需要增大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钢筋端面单元剖分的粗细会影响计算结果,使淬透层深度与控冷工艺参数之间呈阶跃式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方便实用,研究了火灾下铜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的简化计算方法。首先,编制了有限差分法的数值计算程序来计算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温度场,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较好;其次在试验结果和大量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钢管壁厚、钢管直径以及混凝土骨料类型等因素对截面温度场的影响;最后,对部分主要因素对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简化处理,并拟合给出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的简化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方法的精度满足工程实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分析淬火钢等温回火硬度变化实验数据,找出描述淬火钢回火硬度随回火时间和回火温度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以9SiCr钢的回火硬度数据为例,展示分析淬火钢等温回火硬度实验数据,寻找9SiCr钢回火硬度变化规律、建立9SiCr钢回火硬度变化规律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的传热,采用厚度方向的有限元差分温度模型,替换原温度设定系统中计算误差较大的指数模型.同时,采用可加性法则建立空冷区和水冷区相变率和潜热计算模型,构建了以相变潜热为内热源的层流冷却厚度分布温度模型.在高精度的新温度设定系统基础上,将神经元网络引入现场自适应系统,根据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测数据对模型中的换热系数进行在线参数调整.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层冷温度设定系统比原系统精度高,在变钢种变规格轧制时误差波动小.  相似文献   

16.
炼钢厂连铸钢水温度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神经网络建立连铸钢水温度预报模型,重点研究了转炉出钢到中间包浇铸区间的度变变化,确定钢水温降与其影响因素之产是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本模型能校确地预报连铸钢水温度。  相似文献   

17.
大型锻件淬冷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分析大型锻件在淬火过程中温度和组织场等的变化情况,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相变与温度的耦合关系、相变热的影响和热物性参数的非线性等问题,获得锻件淬火过程1/4截面上瞬态温度场和组织场的变化云图.材料的TTT转变曲线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通过开发的程序实现动态调用.以35CrMo钢长圆柱大型锻件为对象,模拟了其淬火过程中温度和组织的转变过程.比较计算得到的温度曲线和实际测量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X100管线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其变形抗力与应变量、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确立合适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对X100管线钢变形抗力影响显著;高温低应变速率更有利于X100管线钢回复和再结晶的发生;应变速率过高会引起非稳态变形,不利于X100管线钢轧制过程的控制;利用回归分析确定的变形抗力模型能够准确预测X100管线钢的变形抗力,相关系数为0.986。  相似文献   

19.
在Gleeble-1 500D热模拟机上进行了光滑圆棒的拉伸试验,温度区间:900℃~1 250℃,间隔50℃,应变速率分别为:1 s-1,0.5 s-1,0.05 s-1,0.005 s-1,得到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316LN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和断面收缩率,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及对断口金相观察,得到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316LN钢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给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316LN钢的抗拉强度越来越小,而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316LN钢抗拉强度越来越大;随着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316LN钢的塑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0.
磨削淬硬加工区域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加工中产生的热——机械复合作用直接对零件表面进行热处理,使工件表面层发生马氏体相变,达到与表面热处理一样性能的一种新技术.本文利用伽辽金方法建立了磨削淬硬加工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三角形热源模型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温度场数值计算与模拟结果对磨削淬硬加工淬硬层厚度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