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观察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Ⅲ级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入选的46例患者均经肾活检证实可确诊为IgA肾病(IgAN),Lee分级≥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阿魏酸钠;B组:尿激酶(UK)联合阿魏酸钠。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N24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而且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组的疗效更为明显。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Ⅲ级的IgAN疗效优于单用阿魏酸钠,并可改善患者的纤溶能力,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33例,予以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1年,随访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等。结果:33例IgA肾病患者,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显著减少(P=0.000),eGFR显著改善(P=0.005)。治疗12个月尿蛋白较3个月显著减少(P=0.002)。有8例并发肺部感染,泼尼松/甲泼尼龙治疗为肺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3个月即能显著缓解尿蛋白,但超过3月增加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机会,本组病例肺部感染与肾功能状态和甲泼尼龙治疗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本组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可显著缓解尿蛋白排泄,稳定肾功能,疗程宜在12个月以上。合理评估肾功能减退与相关的治疗风险、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尤其应避免联合使用甲泼尼龙)可减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IgA肾病(IgA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潜在发病机制和关键基因有待深入地探索,本研究旨在确定IgAN发病的关键基因.方法:从高通量功能基因组(GEO)数据库中获取IgAN相关表达谱芯片GSE93798和GSE37460,筛选出两个数据集中共同的差异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GO)...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程度蛋白尿及伴有肉眼血尿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61例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根据尿蛋白量分为A组(≥2.0g/24h),36例,B组(<2.0g/24h),125例。将伴有肉眼血尿的患者44例,列入甲组,其余117例列入乙组。按Lee氏分级标准将肾脏的病理改变分级,采用Katafuchi的半定量标准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血管病变评分,对A、B组和甲、乙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白蛋白(ALB)明显低于B组(P<0.01),血红蛋白(Hb)低于B组(P<0.05)。肾小球总分、肾球性硬化、肾小管总分明显高于B组(P<0.01),肾血管总分高于B组(P<0.05),A组的病理分级明显高于B组(P<0.01)。甲组较年轻(P<0.05),收缩压、舒张压低于乙组,(P<0.01、P<0.05),病理总分、肾小球总分、肾血管总分低于乙组(P<0.05)。结论:蛋白尿可加重小球硬化、节段损害及小管间质损害,是IgA肾病慢性进展重要因素之一,小管间质损害可使血红蛋白下降;伴有肉眼血尿者血压水平、肾脏血管病变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32例年龄60-77(平均68.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即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组66例,对照组66例为常规治疗组,随访180 d,以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FE)、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80 d时联合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LVEF、LVES、LVED、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均有P&lt;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很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探究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2月甘肃省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心脏超声指标、心肌酶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72.37%显著高于对照组52.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分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LVEF分数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及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3.96%显著低于对照组17.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改善心脏超声指标及心肌酶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袁智勇  范建民  张稳  毛京京  周鸿图 《科技信息》2012,(22):30+32-30,32
目的:观察资阳固本方治疗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加服资阳固本方胶囊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心衰积分、NT-ProBNP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资阳固本方胶囊与西医常规治疗合用,明显改善心功能、心衰积分的同时,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好。资阳固本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配合声、电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Ⅰ组应用早期给予神经促进技术及声、电联合治疗,Ⅱ组应用声与电联合治疗,Ⅲ组单纯应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简式Fug-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周后,各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Ⅰ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Ⅱ,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Ⅱ明显优于Ⅲ组.结论早期神经促进技术配合声、电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和促进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崔佳宾  苟早平 《甘肃科技》2021,37(20):136-138
探讨补肺健脾方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氧合指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9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肺健脾方联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氧合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观察组疗效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及氧合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G和Ig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补肺健脾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和氧合指数.故可作为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慢性十二指肠炎固有膜炎细胞计数、免疫荧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 (NSD)的病变程度、分级方法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病间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上腹部不适的患者行胃镜检查 ,于十二指肠球部取材活检 ,进行固有膜炎症细胞计数及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IgA、IgG在NSD粘膜中的分布。结果 :根据病变的程度 ,NSD被分为正常及轻、中、重三级 (0~Ⅲ )。炎细胞总数Ⅰ~Ⅲ级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 (0级 )。除Ⅰ级和浆细胞计数外 ,Ⅱ~Ⅲ级同 0级相比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免疫荧光IgA、IgG在 0~Ⅲ级均有表达 ,IgA强度稍高。一例Ⅲ级病变 ,IgA、IgG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NS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独立性的疾病 ,如果致病因素持续存在 ,NSD将在上皮糜烂、坏死脱落的基础上发展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右丙亚胺注射液单用、参麦注射液单用及两药联合使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已明确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每组患者均应用含有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A组(右丙亚胺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30 min将右丙亚胺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B组(参麦注射液组)对化疗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保护心脏治疗,用法为50 mg/d静脉滴注;C组(联合用药组)在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右丙亚胺及参麦注射液保护心脏,每组药物均在化疗期间使用,化疗结束后停止使用.结果比较3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电图、心肌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观察其心脏损害的程度.结果表明:C组患者各种心脏损害的指标均低于A,B两组.结论右丙亚胺及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对于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患者能明显减轻其心脏毒性作用,可作为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急性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或家属意愿将纳入患者分为A组(n=22,采用rt-PA治疗)、B组(n=22,采用r-PA治疗)、C组(n=23,采用rt-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D组(n=23,采用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析4组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变化;观察比较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D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较A组、B组优势明显(均P0.05);C组、D组TC,TG,LDL-C及LDL-H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D组PT,APTT,FIB与A组、B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采用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临床效果优于r-PA或rt-PA单用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凯  黄丽洁  苟鹏  贾琳  陈华 《实验动物科学》2010,27(5):37-39,4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幼龄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将l2头中国农大幼龄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6头。A组:戊巴比妥钠(15 mg/kg)与速眠新Ⅱ(0.1 mL/kg)联合应用,采用不同部位肌肉注射给药;B组:氯胺酮(10 mg/kg)与速眠新Ⅱ(0.1mL/kg)按比例混合后,采用肌肉注射给药。麻醉后对动物实施腹腔探查术,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BR)、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种方法麻醉后,动物分别在(10±2)min、(5±1)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46±14)min、(43±9)min(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4±11)min、(34±12)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33±7)次/min、(36±9)次/min(P0.05),心率分别为(113±14)次/min、(92±11)次/min(P0.05),血压分别为(118±17)mmHg、(109±14)mmHg(P0.05),SpO2分别为(99±0.5)%、(95±1.5)%(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联合速眠新Ⅱ麻醉安全性高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和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每组42例,每组口服用药6个月即停药,停药后继续观察6个月。以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比较,能有效地提高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相对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有更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与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协同抗小鼠最大电惊厥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乙拉西坦高中低剂量组、苯妥英钠高中低剂量组,测定抗最大电惊厥作用的量效关系,并根据两药的量效关系确定左乙拉西坦与苯妥英钠协同作用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其余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剂量10 m L/kg.灌胃给药后50 min,给予小鼠电刺激,以小鼠下肢和全身出现强直性抽搐作为强直性惊厥指标,记录惊厥数,计算惊厥率.结果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两药均有良好的抗最大电惊厥作用的量效关系,选择阈下剂量的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合用后,高剂量组的惊厥发生率为10%,中剂量组惊厥发生率为40%,能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阈下剂量的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小鼠最大电惊厥作用,并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口服供者脾细胞延长受者大鼠皮肤存活时间,检测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前后的变化,探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者,纯系Wistar大鼠为受者,行异体皮肤移植,将24只受者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口服PBS)、B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1×10^7个),C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5×10^7个),对受体进行450Rad^60Co照射,然后检测受者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并对受者进行供者脾细胞导管灌胃,每次口服5×10^7个细胞,每日一次,7d后检查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行皮肤移植,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复查Treg两次。结果口服脾细胞后,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C组的皮肤移植存活时间达到19.17d±1.94d,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口服供体脾细胞延长皮肤移植存活大鼠(C组)的外周血及脾脏中CD8+CD28-Treg均比口服前明显增高(P〈0.01),并能维持2周以上。结论口服抗原可以引起受者对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使受者的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CD8+CD28-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愈结灵对实验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模型、SASP(520 mg/kg),YJL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以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8 d产生UC模型,同时灌服相应药物。评价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愈结灵能显著减轻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DAI明显降低( p〈0.01),结肠组织NF-κB表达下降( p〈0.01)。结论:TASA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h5例CHF患者为治疗组,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同时随机选择22例CHF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及基础性心脏病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56%)、有效6例(占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6例(27.3%)、有效5例(占22.7%)、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9,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拉氧头孢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近5年我院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历,随即抽取拉氧头孢钠50mg/kg治疗组20例(A组)和头孢吡肟50 mg/kg对照组20例(B组),1次/12 h,疗程均为5~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两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0.00%、85.00%,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00%、90.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氧头孢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高,在新农合和城镇医保范围,可对医疗机构及患者取得双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治疗组)L—OHP 130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第1~5天,静滴,5-氟脲嘧啶(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B组(对照组):CF200mg/m^2。第1~5天静滴,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B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7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无神经毒性.结论:L—OHP联合CF+5-Fu方案较CF+5-Fu方案疗效高。患者耐受良好,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