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节能的目的出发,利用有效能基本概念,把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结合,给出了便于蒸馏过程节能分析的热力学效率定义,並阐述了蒸馏热力学效率计算的有关问题。给出了一种利用有效能图,热力学效率进行蒸馏过程热力学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热泵蒸馏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泵蒸馏技术的概念、节能程度和应用情况等进行论述,通过热力学分析对热泵蒸馏的节能原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热力学分析,指出了蒸馏这一耗能较大的分离过程的节能途径,介绍了国内外现状,探讨了蒸馏节能的方向,提出了今后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讨论HP5880A气相色谱仪模拟蒸馏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单家寺稠油与纯梁原油,催化裂化回炼油以及胜利原油和孤岛原油,重整重芳烃不同掺对比例下的蒸馏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掺对比例下,馏分油的收率可以提高1.0%-4.0%。  相似文献   

5.
气隙式膜蒸馏法分离浓缩透明质酸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应用气隙式膜蒸馏分离技术对透明质酸热敏性水溶液的浓缩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膜孔径为0.2μm的聚四氟乙烯微孔疏水可使原料液的浓度提高1.6倍以上,透明质酸截留率为80%以上,探讨了循环时间、平均温差,热侧温度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膜蒸馏过程热效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平衡热力学原理,对吸附蒸馏过程中各个热力学传输流之间的耦合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肿附率不仅改变组分在气液两项之间的分配关系,还影响组分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炯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炯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当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器的温度分别为70、25和150℃时,普通循环的炯效率是56.2%,而新循环的炯效率是65.7%.当在吸收蒸发器和再生器之问增加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新循环的炯效率可以达到69.6%,而且吸收蒸发器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操作参数对系统炯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蒸馏设备开发现状的分析,结合化工节能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了蒸馏设备开发的基本方向,指出了蒸馏作为一种热能消费型操作,其设备开发应以节能技术开发为主,並存在着复杂化和自动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现有蒸馏体系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 TEC),可实现加热与冷却效率协同倍增的高能效蒸馏装置。【方法】选取工业中常用的甲醇作为目标液体进行试验验证,考察在不同输入电压下TEC冷热端的热力学特性对馏出速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采用4片型号为TEC1-12706的制冷片,在输入电压为8 V时,甲醇的馏出速率最大,为3.59 g/min,此时的能量利用效率为239.61%;而输入电压为7 V时,热电蒸馏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最高,达到245.01%,此时的馏出速率为2.61 g/min。通过利用热电制冷模块的热端热量进行加热,再耦合热电制冷模块冷端冷量进行蒸气的冷凝,可以实现加热与冷却效率协同倍增。【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降低蒸馏过程的高能耗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山东寿光产的香椿芽及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并且利用GC/MS方法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从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的香持芽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42种和36种化学成分;从香椿茎中各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并且比较了两种方法及两个部位挥发性成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陈天祥  陈健 《贵州科学》1995,13(4):36-41
通过苯-乙醇-水体系汽液和液液相平衡综合分析研究,对乙醇脱水恒沸蒸馏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流程组织、进料和馏出物板位置确定、分层回流温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生产、设计的改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不同于常规精馏 ,利用变换组成变量 ,可借助常规精馏设计类似的方法简化设计反应精馏过程 对于平衡化学反应和速率较慢的两种类型反应 ,设计方法一般不同 前者 ,平衡化学反应对相平衡有较大影响 ;而后者 ,由于反应速率较慢 ,塔板上 (或塔内 )持液量对反应有较大影响 数学模拟可预测反应精馏过程的操作状况 平衡级模型由于简单 ,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深入 非平衡级模型可以较精确地模拟板式塔及填料塔的反应精馏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隙式膜蒸馏实验对料液温度、流率及气隙宽度等操作条件对膜渗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料液温度,可使膜通量有所提高,但温度极化现象会随之加重。冷液流率的提高引起的膜通量变化明显小于热侧液流率提高对膜通量的影响。另外,小的气隙宽度可得到大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14.
王大明 《山东科学》1993,6(4):47-49
本文阐述了酒精蒸馏及其杂质分离的特性,论证了酒精多塔蒸馏的实质是重复蒸馏,提出提高酒精质量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设计制作了一种利用太阳能或者其他余热驱动的管式海水淡化装置.通过对装置的每小时产水量及装置内各测点温度进行测试,对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定功率和定温度供热的实验研究.定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装置的性能系数最高能达到1.5左右;装置的产水量达到了20.078 kg/(m2.d),相比传统装置有很大的提高.定温加热的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温度的增加可以提高装置的产水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多级装置相比单级装置能获得更高的产水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计算量大且耗时,而轻量化模型速度快但精度低,二者均无法直接应用在嵌入式设备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层次自适应知识蒸馏方法提升轻量化模型的性能。首先,针对遥感影像类别间差异程度不均衡,通过改进输出层知识蒸馏中的温度机制,提出一种自适应温度机制,促进学生模型更好地学习大而深的教师模型的输出层概率分布知识;然后,通过添加辅助卷积块以融入特征层的知识蒸馏方法,使学生模型学习教师模型的多层次知识。在两个高分遥感场景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常压下简单蒸馏与分馏的实验研究,阐明双组分体系中温度平台与组分含量、沸点差值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分离和提纯有机物时,对于组分纯度不高或沸点较为接近的液体混合物,采用分馏方法可测出各组分的温度平台及沸点;若采用简单蒸馏方法,则不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平台,只有高纯度液态化合物才能测出其沸点;蒸馏方法适用于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并讨论了催化反应精馏( 又称反应或催化精馏) 过程涉及的若干问题.如:化学平衡对相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的交互作用及进料对操作工艺的影响,塔内催化剂装填方式对过程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HCl-H2O体系气液平衡关系及膜蒸馏与渗透蒸馏耦合分离HCl过程中伴生水传质的推动力,考察了盐浓度、吸收液温度、料液中盐酸和硫酸浓度对伴生水传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料液中含盐、适当升高吸收液温度均能够抑制伴生水的传质;料液中盐酸浓度增大,水的跨膜通量减小,HCl的摩尔通量增大;料液中硫酸浓度从0.01mol/L增大到0.05mol/L,水的跨膜通量下降了28.1%,HCl的摩尔通量增大了2.1倍。  相似文献   

20.
普通常压精馏和恒沸精馏均为化工专业学生重点开设的实验。但学生通常难于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组成变化,很容易将它们混为一谈。该文利用相图对普通精馏过程和恒沸精馏过程的组成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并对两实验进行了区别和比较。通过对相图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实验过程中塔顶和塔釜的组成变化,使实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