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当前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开启窗口期。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完善渔业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有机构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对提早一个月的休渔方案从渔业资源养护、作业类型影响、渔民承受能力、渔政执法管理等进行可行性分析,从中进行制度设计、效益分析,并提出配套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专属经济区制度下东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东海渔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东海渔业管理的法律制度,提出专属经济区制度下养护和管理东海渔业资源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促进东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1)严格执行现有的渔业管理制度和措施;2)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3)发展沿海渔业地区非捕捞经济;4)开展与日本、韩国的渔业管理合作.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渔业资源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动出现严重衰退。本文在总结北部湾渔业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北部湾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与制度的效果分析,提出今后除继续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的政策和制度外,应以海洋牧场建设作为修复北部湾渔业资源的主要途径,并提出北部湾海洋牧场建设要重视统筹规划与科学论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优先、科学选择增殖放流种类、加强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3,(11):13-13
浙江海洋学院承担的“浅海典型渔业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与俄罗斯国立湖河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天然岛礁区保护、人工鱼礁群建设、人工海藻场建设、鱼-贝-藻多元生态海洋牧场等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工程技术开发与示范,集成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区域生态调控技术,为重要渔为资源养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该报告根据福建省在海域生态系统动力学、渔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渔业资源增殖和养护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重点水域渔业资源养护及其修复技术的研究、两岸联合开展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研究等方面,提出我省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学科研究的展望与建议,即:应以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场的形成机制,重要渔业资源种类的生命全过程、时空分布、种群动态变化、渔业资源潜在量,渔业资源的养护与修复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使福建省沿、近海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基本修复,捕捞力量与资源可持续产量相适应,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处于平衡、良性循环状态;为海洋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省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东海伏季休渔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黄海首次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为了检验伏休制度实施四年来的成果,通过东海区执行伏休制度前、后渔业资源的变化状况,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浙江省主要渔区渔业主管单位及生产单位的广泛社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伏季休渔制度已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得到了广大渔民和干部的一致拥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沿海和江河流域地区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自然水域的渔业资源衰退日趋严重,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渔业环境与浙江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联合国正式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空间。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是渔业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海洋与渔业水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海洋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海洋与渔业环境污染现状,探索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的新途径已成为促进海洋与浙江渔业生产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就加强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促进海洋与浙江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专业物种数据库(IUCN, OBIS 和 GBIF)、文献数据库和专著中提取并整合分布在我国海域的 86 种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基础信息数据, 利用 GIS 技术得到热点分布区域和捕捞压力格局, 通过比较物种丰度图层和脆弱度指数加权丰度图层, 探讨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分布与受威胁状况, 并结合现有保护区信息与渔业捕捞热点区域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 1) 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包括台湾海峡海域、闽南海域、台湾以东海域、粤东海域和珠江口海域, 面积达到23.1 万 km2, 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7.7%; 2) 我国海洋保护区面积仅占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的2.3%, 覆盖度需要加强; 3) 浙中南部分海域既是捕捞“热点”区域, 也是客观上受捕捞威胁严重的区域, 需加强管理; 4) 结合Global Fishing Watch的捕捞数据分析显示, 我国的禁渔政策对鱼类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在休渔期捕捞强度降低80%以上, 但整体捕捞压力仍巨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以海洋渔业研究为主的公益类省属科研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推动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渔业资源长期衰退困境,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围绕实现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目标,形成了浙江渔场渔业资源综合养护和管控技术体系,通过多年实施,浙江渔场经济物种资源得以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湾内鱼虾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广西沿海地处北部湾,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但长期以来捕捞生产大部分都在近海作业,捕捞强度过大;今后要充分利用北部湾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和湾西部公海渔区的鱼类资源,并向湾口及外海发展,进一步发展广西海洋捕捞生产。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海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北部湾还蕴含着极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物种、新基因、新药物、新生物材料的潜在来源。为更全面地了解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促进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多样性,为深入研究北部湾海洋微生物,开发和利用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海洋渔业资源二次非线性捕捞的动力模式,研究了渔业资源生物量(资源量)增长与增长率和捕捞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与其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捕捞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资源生物量下,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越大,所要求的资源生物量增长率就要越大.为了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捕捞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采用合理的捕捞策略,我们才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才能避免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枯竭.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渔业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浙江蟹笼渔业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分析研究了蟹笼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珍稀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及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北部湾海域有儒艮(Dugongd dgon)、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江豚(Neo phocaena phocaenoides)及其它海豚等珍稀海洋哺乳动物,过度捕捞、人为伤害、生存环境的人为缩小及海草的破坏使得儒艮、中华白海豚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建议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加强管理工作来保护北部湾海域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北部沿海头足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北部湾北部沿岸头足类的种类组成,资源分布和季节变化。本海区头足类共有18种,隶属于2目4科7属。在一周年调查中,拖捕到的头足类占渔获量的11.2%;其中8月份头足类的渔获量最高,估计此时头足类的资源量有1794吨,1月份最低,资源量仅有171吨。头足类各类群周年的渔获量以枪乌贼的比例最大,占69.6%;乌贼占30.1%;章鱼仅占0.3%。枪乌贼的繁殖期6~10月份。调查结果表明,头足类资源是北部湾北部沿岸渔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而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这个区域的文化研究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文化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该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制定北部湾海洋旅游业发展对策:大力培育高质量的旅游中介企业,打造经典海洋旅游品牌,提高海洋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质量,基于游客需求设计海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广西北部湾人民经历过几千年和海洋的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部湾海洋文化。随着广西北部湾不断的开发建设,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北部湾海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的人才、海洋文化的品牌特色不突出、影响力较低、海洋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快品牌项目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海洋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