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14-14
该课题已完成现场布点并收集相关资料(人口资料、历史发病资料、现在发病资料等);做好了各大医院收集资料的分工和准备工作,已收集出一部分医院的资料;做好了气象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了动物实验内容的新设计和预实验。初步建立了反应极端气候条件下高血压患病人数及血压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目前正在进行模型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4例(其中:男112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09岁),与同期应用传统手术治疗278侈1(其中:男247侈1,女51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5.7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6例(P〉0.05);但治疗费用稍高(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势,特别是对复发疝的处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治疗小儿斜疝的微创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LC术中应用可吸收夹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月LC术中应用钛夹120例(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5.6岁)与同期应用可吸收夹86例(其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1.8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LC术中使用可吸收央与使用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费用稍高(P〈0.05);结论:LC术中可吸收夹在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与钛央相比有同样效果,特别是术后一定时期内可分解而不留异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河豚与河鲀是两类不同的动物,这在科学分类上已有明确定论。河豚指哺乳动物纲鲸目河豚总科河豚科(淡水豚科)动物,如白鳍豚、扬子江豚等;营淡水生活;其中的白鳍豚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更不存在加工利用问题;脏器无毒,不存在毒索之忧。河鲀指硬骨鱼纲纯形目纯总科鲀科鱼类(也有少数认为指鲀形目),生活于近海及河流入海口;有些种(如东方鲀属等)的脏器有毒,称河鲀毒素,可作医药之用,加之肉质鲜美,故有加工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项目以沼液为研究对象,从沼液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化处理达标排放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分为4个方向:沼液原液就地精准利用技术;沼液体积减量和浓缩技术研究;沼液生物药肥开发技术;沼液药肥高效利用技术。沼液处理达标排放研究分为3个方向:生物强化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研究;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各种反应器的提升组合工艺技术研究。该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课题“沼液生物药肥开发与生态网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62344)”、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C13036)”及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沼液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6C13056)”。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8):29-35
(1)属于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者生产替代进口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设备.新材料项目; (2)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能提高产品档次,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外销,增加出口创汇项目; (3)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项目; (4)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的工业化生产项目,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 (5)温泉地热科学开发利用项目; (6)符合国家导向的其它高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于日本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化学史》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该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概括了直到1992年以前的最新研究成果;(2)严谨性,运用文献丰富,以求得出严密结论;(3)辩驳性,注意从不同见解的争论中进行阐述,自然得出结论;(4)社会性,注意把化学发展置于整个社会中考察,揭示深层动因;(5)比较性,注意把中国化学发展置于世界范围考察,体现中国的特点和作用;(6)形象性,运用相当丰富的图片进行叙述,具体、生动;(7)日本视野性,以日本学者特有的角度阐述中国化学发展,具有独到之处。文章还指出了该书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8.
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为山茱萸科(Cornaceae)梾木属(Cornus)植物,全果含油率30%~36%,总含油量的67%来自果肉,33%来自种子(种仁)。光皮树作为新型木本油料植物具有五方面的优势:①适应性强,耐42℃高温和-25℃严寒,适宜石灰岩、荒山、废弃矿区等非耕地种植;②利用方便,无需去壳,可以全果利用,经济利用系数100%;③经济寿命长,盛果期50年以上,经济寿命达200年,栽培利用潜力大;④脂肪酸组分好,油酸和亚油酸含量70%以上;⑤研究基础较好,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了光皮树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中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光皮树油脂作为食用油研究。研究证明,光皮树油不仅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而且是很好的食用原料。由于光皮树作为木本油料植物推广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国家林业局在编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光皮树列为主要生物柴油原料树种之一,规划在湖南和江西新建光皮树油料能源林63万公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0月正式公告光皮树油为新型食用原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讨65岁医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准备。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65~79岁的老年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转开腹,未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平均住院天数7天;结论是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只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适应证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97'中国·张家港高新技术成果发布暨转让洽谈会”的实地考察和事后跟踪,深感我国高新技术无论就其发育方向,还是其成果形态、交易方式均存在着“贵族化”走向。“贵族化”走向的存在为技术市场的运作、高科技成果转让增加了巨大的“交易费用”,给我国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设置了巨大障碍。本文在力陈“贵族化”走向表现形式及对此给出因果解释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并着重强调了政府“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利用高新技术开发高科技“第二产业”;(二)利用既有的专业技术公司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建立起制度化的技术市场;(三)推广“定单制”形式,由企业界向科技界提交“技术定界”;(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何时利用硫铜矿冶炼金属钢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问题.作者借助于定量化学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铜陵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钢锭和炼渣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经过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认为这地区至迟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利用硫铜矿冶炼金属铜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日食的宿度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和分析我国古代日食的宿度记录。有宿度的正史日食记录主要集中在两汉、唐朝、宋朝和清朝。这些宿度记录显然是事先或事后通过计算得到的。明清两代某些地方志追溯了过去朝代发生日食的宿度,但所记当代的宿度却大多是错误的。通过与现代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两汉的宿度记录是按照太阳的平运动来计算的,唐代日食记录对太阳不均匀运动作了改正。通过与古代历法中计算结果的比较,探讨了两汉和唐代日食宿度记录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地学志杨文衡著见:《中华文化通志》第7典《科学技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l版482资在我国地学史研究方面,新近一部值得称道的著作问世。这就是杨文衡先生撰著的《地学志入该书是第一部将我国地学从古代至现代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阐述的著作。首先,在我国地学史研究中,长期以来倒重于地学的分支学科,特别是地理学史的研究。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地”的观念,就是综合的地学观念,既包括地理学的内容也包括地质学的内容。《周易·系辞下》中有“古者包特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相似文献   

14.
明代起绒织物的生产及外传日本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绒织物属于贵重织品,其责重程度仅次于锦和缎,是中国历代对外输出丝织品中的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明代起绒织物的生产、利用以及起绒织物和起绒技术外传日本的情况;论述了日语“ 口 卜”一词实是源自中国福建省漳、泉地区的“倭缎”一词。  相似文献   

15.
葫芦考略     
葫芦被我国古人当作瓜类的一种,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在距今七八年千的我国新石器遗址中曾发现它的残果和种子遗存,文字记载也很早。它在我国古代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除果实和叶子供食用和作药物外,成熟的果实还被用来制作各生活用具、乐器等等,另外瓜瓤被用作喂猪,种子被用于榨油浇制蜡烛,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出于对这种植物极端推崇的缘故,古人甚至认为人类也由它发源而来。从有关历史资料来看,葫芦应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栽培植物,原产地可能在华南或华西南。  相似文献   

16.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30年代以来,商周时期巨大数量的铜料来源,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学术悬案。该文从古文献所载早期铜产地、现代地质勘探揭示的铜矿资源分布和早期采铜冶铜遗址的发掘研究,辅以铅同位素法等现代检测手段,论证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和中条山区及其迤于带为商周铜料的主产地。中国青铜时代各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地区采铜冶铜生产与铜料供应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商周时期的三大铜都(荆州、扬州和中条山),长江中下游据其中之  相似文献   

18.
"塿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中。文章通过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古农书及相关文献中土壤信息的提取和整理,结合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及其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研究表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土壤尽管为全国优良的土壤类型,但土壤质地不良,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盐碱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土壤的适耕性减弱。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治土和治田过程使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促使了关中平原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迅速转变。  相似文献   

19.
四川绵阳双包山2号西汉墓出土一块银白色膏状金属,据检测,它主要由液态汞和金汞合金颗粒组成,即所谓的金汞齐;结合文献分析,可知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方士的炼丹实物;同墓出土的银缕玉衣、木璧、人体经脉漆雕、陶质丹丸等文物是炼丹实物的旁证。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期关于冬夏二至晷影数值的新测定,冲破了《周礼》晷影数据的“神圣”藩篱。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李淳风于麟德历中重新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晷影长度,并采用了新的数学方法—二次插值算法—计算一年中每日晷长,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历法中晷影研究的新局面。该文从历史评注、算法阐释、算例及精度校验等方面研究了李淳风的晷影算法,以期揭示李淳风的工作在中国天文学史和教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