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G通信时代的到来对通信铁塔结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控制铁塔风致振动,以工程中某35 m高通信铁塔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场地条件,基于线性滤波法生成风速时程,分别计算铁塔在规范风荷载和时程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并对比验证;最后引入TMD装置对铁塔进行风振控制设计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线性滤波法生成风速时程并计算通信铁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随着通信铁塔高度的增加,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结构刚度减小;通信铁塔的结构刚度较大,其基本周期均...  相似文献   

3.
通信基站铁塔作为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容易遭受雷击。建立移动通信铁塔的雷击防御系统,对整个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简述了雷击的形式与特性,提出了移动通信铁塔的防雷与接地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15,(1):91-92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成立2014年11月18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在沪成立。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徐逸波、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晓庄、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陈皆重、长宁区区长谢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建明等出席成立仪式并为公司揭牌。中国铁塔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批准的国有大型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由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信铁塔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备,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该文就对通信铁塔的结构安全性检测以及加固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塔我们常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和上部塔体结构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信铁塔工程的特点决定了监理工作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实践证明.设计单位由于较早地介入工程建设,由它承担铁塔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对于控制工程质量和规范行业管理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多家运营商共享基站的场景,梳理了各家间数据核实的手段及结算方式,并结合目前铁塔公司成立后的现状,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并通过新系统的建设情况,说明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各家的通信设备进行用电量的精准测量,从而在电费分摊时做到精准、高效,有利于铁塔公司顺利进行代垫电费的结算,减少财务成本。  相似文献   

8.
塔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高耸建筑,已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塔结构涉及到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和地质学等方面,其材质有木材、砖石和金属等材料,因其结构特点塔结构对地震、风载、冰雪等载荷十分敏感。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输电塔,起重塔吊和通信铁塔等塔结构破坏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危害,也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输电铁塔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计算,确定其固有频率、周期及振型特点。计算了输电塔结构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并绘出结构上节点X、Y和Z方向位移时程曲线,为进一步铁塔结构的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塔公司推动无线通信行业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是保持和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必要手段,实现电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承租方对于共建共享区域内的覆盖厚薄不统一和建设成本高低不同。该文通过案例项目,在出租方和承租方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得出铁塔公司计费模式值得商榷,需要在新通信建设模式下探索新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廖永昌 《广东科技》2013,(24):118-120
输电线路铁塔都在户外使用,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同时输电线路铁塔的分布范围较大,导致铁塔地基的地质条件纷乱复杂,这给铁塔基础的设计带来了难度。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500kV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与设计方法,并对如何选择基础型式和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欢 《广东科技》2013,(20):33-33,44
2008年的南方特大冰灾使大量输电线路覆冰断线、铁塔倒塌,造成很多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引起了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主要分析了冰雪灾害对电网设备如输电线路、通信光缆、绝缘子、金具等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铁塔基础是稳定铁塔的根本,关系到架空线路机械稳固和安全运行。在目前线路电气设计及铁塔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的情况下,基础的设计是线路设计人员面临的关键课题,线路路径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情况,这就需要对各处的基础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基础设计是线路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在山区的铁塔基础设计中,为了施工工艺及运输的方便,大部分铁塔基础采用了斜插式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周围发生滑坡时,将引起铁塔基础的变形,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有限元法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500 kV输电铁塔仿真模型,模拟滑坡灾害下输电铁塔基础的变形,分析了不同工况输电铁塔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90°大风A腿水平滑移工况为滑坡灾害下铁塔基础变形的控制工况;输电铁塔转角外侧和顺线路方向基础周围发生滑坡时对铁塔的安全性影响大;铁塔塔材首先发生屈服破坏的位置处于铁塔第一道横隔材与其斜材的连接处,其次为铁塔塔脚处.  相似文献   

14.
对输电铁塔进行损伤识别研究,可以提高其可靠性与安全性,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将模态柔度差和模态柔度改变率引入到输电铁塔的损伤识别研究中,在单损伤和多损伤情况下,完成了某500kV输电铁塔的损伤位置识别.为了提高结构损伤识别的准确性,在铁塔损伤识别中引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铁塔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模态柔度差、模态柔度改变率和模态曲率差3种损伤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融合后的铁塔损伤识别结果可以克服柔度指标在多损伤工况特征不明显和误判的情况,识别效果较单一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铁塔评价指标体系冗杂和模糊评价难以反映实际工况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施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关联规则对铁塔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铁塔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反复调整判断矩阵引起的盲从性问题,引入自适应层次分析法(selfadaptiv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AHP)确定初始权重。并通过变权理论引入均衡函数,对各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了调整,以解决常权系数下铁塔某项指标出现异常时对模糊评价结果无影响的问题。实例计算表明关键指标体系能反映出铁塔整体工况,变权后的模糊评价可以准确确定异常铁塔,评价结果能很好的辅助后续铁塔检修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屋顶设置铁塔现场的调查,分析计算了年雷击次数、雷击高电位、静电感应过电压、线路高电位侵入、雷击电磁场强、雷电磁感应过电压等,得出屋顶设置铁塔会增加周围的雷击风险,并提出做好铁塔自身防护和周围建筑物与设备综合防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山区滚石冲击导致铁塔失稳所带来的灾害,利用Rocfall软件建立模型边坡,对滚石的运动轨迹、弹跳高度、冲击动能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赫兹碰撞理论,用能量守恒定理和日本公式对滚石撞击铁塔时的最大冲击力进行理论估算,以此评估滚石对铁塔的危险性。计算结果显示铁塔塔腿承受的滚石冲击力约为3.6×10~6~2.55×10~7Pa,明显超出了铁塔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时通过模拟得出该坡面的最佳防治位置选在距离坡底25~75 m处较为合适。为研究铁塔的防护装置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铁塔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位于采空区输电铁塔的安全性易受地表变形的影响,而塔基变形具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复合的特点,因此研究塔基变形过程输电铁塔安全性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位于采空区某500 kV输电铁塔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单元法,分别计算了单、双基础复合变形过程在90°大风、45°大风和覆冰三种气象工况下的输电塔内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单、双基础复合变形过程中,构件最大应力转移路径相似,变形初期铁塔安全性降低较少,中后期铁塔安全性降低速率加快;三种气象工况条件下,基础变形过程铁塔安全性演化规律相近;建议在塔基变形前期,对变形最大的塔脚和相同侧第一段横隔材实施监测和加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常用输电铁塔设计标准,美国标准、欧洲标准、IEC标准及中国标准,对铁塔荷载计算和构件计算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较为理想的输电铁塔建模模型,本文对输电铁塔各种常见螺栓连接节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种常见螺栓连接节点的简化模型,利用各种构造节点模型来模拟铁塔节点的真实受力情况.文中建立了桁梁模型和考虑构造节点的模型,将其仿真数据与真实实验铁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构造节点的模型的误差明显小些,铁塔主材处两模型的误差值相对变化较小,在斜材、辅材等处,考虑了构造节点的模型比桁梁模型相对于真塔实验值的误差总体明显减小.在一些特殊试验点,误差减小幅度很大,这充分说明了构造节点对铁塔的影响不可忽视,也说明了构造节点模型在铁塔建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