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都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权益作了法律规定,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在老年人生活中,有5种权利最容易被老年朋友忽视和受到侵害。受赡养权这是指老年人有受到子女赡养的权利。赡养义务人是老年人的子女,包括未被收养的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受赡养权包括受物质资助形式的赡养如支付老人的生活费等,也包括受精神抚慰形式的赡养如为老人提供送医送药等劳务,关心老人精神上的哀忧,照料老人不受伤害等等。受扶助权这是指老夫妇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扶养义务人是老人的配偶。老年夫妇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老人居住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并针对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提出改善老年人安居环境的措施。从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环境及细节安排以及管理角度,探索在老年居住环境中建立必要的安全设施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在我国老龄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是农村老人,农村老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来看,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解决农村老人老有所养问题、加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成立农村老人协会鼓励老年人自助、深入贯彻《老年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成为当前农村老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7亿,居世界之首。我国的老年产品设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代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被长期忽视,设计形式枯燥单一、科技含量低、缺乏人文关怀。本文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老年手机设计进行探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出便捷、宜人、身心愉悦的老年手机。  相似文献   

5.
养老院老人与在家老人抑郁情绪之相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24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老年人抑郁情绪的状况.其结果表明:(1)养老院老人的抑郁情绪在性别上差异较大,且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而在家老人抑郁情绪在性别上则差异不大;(2)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3)丧偶老人抑郁指数显著高于未丧偶老人,且养老院丧偶老人抑郁指数高于在家丧偶老人.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年天津市区594份老年问卷数据,本文发现当代老年人实际居住方式以单独居住为主.且多数老年人的理想居住方式是不与子女同住,但且也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没有按照自己理想方式居住。本文发现老人的理想居住方式受到房子、子女尚未成家、两代关系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创造一个健康老人的生活氛围,使老年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心情舒畅、增添生命的充实感;同时老年人也要加强自我保健,维护心理、生理卫生做到修身养性、精神愉快、调节饮食健脾胃、起居有常、适当运动、无病先防、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8.
<正>"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翻沉震惊全国,船上游客多为老年人,随之引发人们对老年旅游团的关注。对于老年旅游热,业内称为"银发游",操劳一生的老人们走出去看看大好河山,不仅是很多老人的愿望,也是很多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与感恩,因此老年人在旅游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据记者了解,老年人的出游比例近年来大幅增加。有数据显示,2014年,老年游客的数量占全部游客的50%,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生力军"。一些旅行社也不约而同地打起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吉林市200位居家养老老人的问卷调查,描述了城市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现状,论述了影响老年人社区服务的几个要素,探讨了解决居家养老老年人社区服务问题的方法,认为参与社区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及专业化老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老年人社区服务的重要途径。其建议为其它地区老年人社区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艳华 《科技信息》2012,(30):121-121
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能力的提高等等,退休老人及高龄老人增加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精神慰籍等问题,使我们感到老年问题的压力。同煤集团作为一个拥有80万员工家属的大型企业,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认为干好企业老年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老年工作应该处处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生活照料、文体活动、维护权益、精神慰藉等服务,逐步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  相似文献   

11.
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急症突发率增加,急救药品使用频率逐年增长。老年人疾病负担率提高,因急症而危及生命的事件增多,迫切需求自我急救护理。本研究以用户为中心,对老年人自救认知与能力、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运用三元交互决定论,分析用药行为、药盒使用方式和使用情况调查,将人性化与技术相结合,深层次挖掘老年用户对急救性智能药盒的实际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自救的智能药盒产品,降低老年突发风险,满足老人急救自救需求。  相似文献   

12.
马亮 《广东科技》2014,(14):237-238
近些年来,在公共图书馆出现的老年读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老年读者已经成为县级公共图书馆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强大队伍。关爱老人,为老年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是县级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一项社会义务。作为新时期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有必要为老年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氛围,为老年读者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满足老年读者对图书阅读的需求。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价值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就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对贵州省639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老人年龄、子女是否常看望、性别及婚姻状况有关。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对自己年龄的态度、孤独不满)、不同婚姻状况上是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使“老有所养”变为“老有所为”。老年时代是人生命的重要阶段,老年人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有自由。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农村有能力老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部分老人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存在较大的潜力。基于“互联网+”的农村有能力老人经济来源新路径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集中有能力老人的才能发展“夕阳红农、副业”,为老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阐述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分析老人心理的几种类型,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让老年人做好自我心理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肺炎是老人呼吸系统的一种急症,常因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老年疾病中,由肺炎引起的老人死亡约占30%左右。老年性肺炎的发生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一般春季发生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春季由冷转暖,气候变化较大,老年人本身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  相似文献   

17.
魏爱玲 《科技信息》2010,(4):204-204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由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代的老人,不仅仅需要老有所养,更需要老有所为。怎样养、怎样为,这个老年卫生保健问题,是老年,也是后辈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海晨 《甘肃科技》2003,19(6):90-91
老年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根据老年人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变化,分析了老年住宅的特征,提出了适合老年住宅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当前,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了2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1%。按照这个预测比例及中国现有人口来算,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有4亿多。全国70%以上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基本上是以留守老人的身份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引发农村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导  相似文献   

20.
陈佳 《科技资讯》2010,(25):74-74
老年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传统意义的家庭养老需要更新,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老年福利院设计为老人们提供了方便、安全、平等的生活空间。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人性化设计走进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