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本文以恒界面池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TiAP对Th(Ⅳ)的萃取动力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考察了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积以及各反应物初始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体系在约6h后达到平衡;搅拌速度(120-180rpm)对萃取速率无显著影响,萃取反应的活化能为23.20kJ/mol,萃取过程为界面反应的混合控制模型.在HNO3介质中,TiAP萃取Th(Ⅳ)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为:r=-dcTh(NO3)4/dt=k[Th(NO3)4]1.05[TiAP]1.77[HNO3]0.38,其中,k=1.6×10-2(mol/L)-2.2·s-1.  相似文献   

2.
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系统研究了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固相萃取预富集方法,考虑影响回收率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上样速率、洗脱溶剂、洗脱溶剂用量、洗脱速率,利用正交试验进行萃取条件优化,成功地确定上样速率4mlomin-1,洗脱溶剂为甲醇,洗脱溶剂用量2ml,洗脱速率2mlomin-1为优化的萃取条件,此时得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B)、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B)、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B)、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B)的回收率分别为在96.5%~120%范围内,相应化合物的液-液萃取回收率为92.9%~120%,表明固相萃取在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中可以取代液-液萃取。  相似文献   

3.
选用N50[3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和P50[7O-(2-乙基已基)-2-乙基已基磷酸酯]两种萃取剂对焦化废水进行萃取处理,在控制油水比、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等因素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萃取剂及不同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298±1K下,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HA)-正庚烷-lmol·dm~(-3) (Na,H)NO_3体系萃取Fe(Ⅲ)的动力学。用电位法检测水相中Fe(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表明,苹取速控步骤发生在两相交界处,并考察了水相酸度,苹取剂浓度及介质浓度对初始正向萃取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从硝酸介质中对Ag 的萃取,测定了萃取反应的反应热ΔrHmθ;运用斜率法得出萃合物的组成为Ag(PMBP);得到了萃取反应平衡方程式Ag HPMBP(O)=Ag(PMBP) H ;得出了反应的速率方程v=Kf[HPMBP](O)[H ][Ag ]-Kb[HPMBP](O)-2[H ]-1[Ag ](O)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相(O/W)识别体系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萃取拆分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对苯基琥珀对映体的萃取反应为一级反应;水相和有机相中使用的萃取剂分别为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以及L-酒石酸异丁酯(L-IBTA);考察搅拌速度、两相接触面积、水相中苯基琥珀酸对映体浓度、水相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水相中pH对萃取初始速率的影响。在5℃时,双相识别体系萃取分离苯基琥珀酸的S-、R-型对映体的萃取速率常数分别为32.95×10 5m6.mol 2.s 1和16.18×10 5m6.mol 2.s 1。建立了双相识别体系萃取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以下简称D_2EHDTPA),从硫酸介质中能萃取许多金属离子。因为它能萃取As~(3 )和T1~( [1-2]),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为了探索该萃取剂萃取As~(3 )和T1~ 离子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掌握萃取各种金属离子的规律性与各种相应金属离子硫化物溶度积的关系,比较它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萃取能力的差别和积累我们自己的数据。我们进行了D_3EHDTPA从硫酸体系中萃取Fe~(3 )、Cu~(2 )、Zn~(2 )、Cd~(2 )、Fe~(2 )、As~(3 )、In~(3 )、Tl~ 离子的研究。这些离子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研究了水相酸度对萃取上述各种金属离子的影响;用连续变化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萃取剂和萃合物的结构及成键情况;合成了萃取剂D_2EHDTPA,研究  相似文献   

8.
P5709萃取钴(Ⅱ)、镍(Ⅱ)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液滴法测定了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的正向反应速率,并通过改变萃取剂浓度、温度以及水相料液的金属浓度、pH值和硫酸盐浓度,考察了诸因素对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速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推断,萃取动力学过程为二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机理,利用Co(Ⅱ)、Ni(Ⅱ)萃取速率的差异有望改善二者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D2EHPA[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和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对T1~+萃取结果基础上,以EHMO法对D2EHDTPA和D_2EHPA与T1~+形成的萃合物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所得主要成键参数的对比,满意地说明了上述两种萃取剂对T1~+萃取能力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离子液体([C6MIM]PF6)作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对水样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雌三醇(E3)、双酚A(BPA)、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二醇(E2)、雌酮(E1))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比较了内分泌干扰物在[C6MIM]PF6/水相和传统有机萃取剂/水相的分配系数,利用NRTL方程对内分泌干扰物在萃取相/水相中平衡分配的摩尔分数进行了关联,并对[C6MIM]PF6萃取内分泌干扰物的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内分泌干扰物在[C6MIM]PF6/水相中的分配规律为DEE2DBPADE1DE2DE3,内分泌干扰物在[C6MIM]PF6/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均显著高于其在传统有机萃取剂/水相中的分配系数,NRTL方程验证了内分泌干扰物与萃取剂及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以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C_4mim][PF_6])为稀释剂,研究了N,N,N′,N′-四辛基-4-氧代庚二酰胺(TOOHA)萃取剂对U(VI)的萃取行为。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该萃取体系可以在10 min内对U(VI)达到萃取平衡。在最佳相比1.5∶1条件下,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对U(VI)的萃取机理,实验结果显示U(VI)的分配比随着水相中KPF_6、KCl和[C_4mim][Cl]的浓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表明该萃取体系萃取U(VI)是以阳离子交换机理进行的。斜率分析表明,萃取剂TOOHA与U(VI)是以2∶1配位的,同时降低温度有助于U(VI)的萃取。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以顺式-茉莉酮(CJ)为模板的分子印记聚3,4-乙烯二氧噻吩涂层(CJ-MI/PEDOT),与气相色谱(GC)联用,建立植物组织中茉莉酸类植物激素(JAs)的CJ-MI/PEDOT-GC分离分析方法,优化萃取条件如盐度、搅拌速率、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方法检出限(LOD)为2. 0 ng m L-1,线性范围为8 1 000 ng·m L-1(R2=0. 992 1).该方法提高了PEDOT涂层对于目标物的选择性,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组织中茉莉酸类植物激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HPMBP单独萃取钕(Ⅲ)的速率和萃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即HPMBP或HA)萃取钕(Ⅲ)的分配平衡进行了考察,发现萃合物的组成为NdA_3。用单液滴法研究此萃取过程动力学时发现,萃取速率与水相稀土离子Nd~(3+)浓度的一次方和有机相萃取剂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与水相[H~+]的一次方成反比。在水相中加入EDTA后,萃取速率明显降低,且与EDTA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实验证明,速率控制步骤为扩散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4.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萃取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以HPZL表示)具有β-双酮结构。它具有萃取能力强,较好的辐照稳定性和合成方法简单等优点。1959年B.S.Jensen合成了一系列1-苯基-3-甲基-4-酰基代吡唑啉酮-5,测定了它们的电离常数,并且对Be~(2 )、Mn~(2 )、Zr~(4 )、UO_2~(2 )、La~(3 )和Th~(4 )在氯仿—水体系中进行了萃取,求得各个离子的表观平均络合常数。在国内也做了不少工作,诸如HPZL与中性磷萃取剂或有机亚砜的协同萃取效应,用两相滴定法研究螫合萃取和协同萃取机理,以及分析分离方面的应用等。本文研究了HPZL对示踪量铕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25±1℃条件下,用单液滴法测定了HEH[EHP]~-正辛烷溶液从硫酸介质中萃取Mg的正向初始速率,考察了温度对苹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苹取反应的控制步骤可能是发生在界面区域内的下述过程利用稳态法导出的正向初始速率方程为其中k_1'=k_1[HA]_(i),[]表示初始浓度,(O)和(i)分别标记有机相和界面物种.水相物种无标记。求得正向苹取反应的活化能为37.1k J·mol~(-1) 。  相似文献   

16.
运用响应面法对污水中17β-雌二醇(E2)的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萃取回收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污水中E2固相萃取效果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洗脱体积、进样速率和洗脱速率;优化确定的固相萃取条件为洗脱体积10.54 mL,进样速率10.25 mL·min-1,洗脱速率4.06 mL·min-1.在此最佳操作条件下,对江苏省3个典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E2进行固相萃取,并采用高效液相测定分析其质量浓度,得到回收率范围为67.2%~83.4%;污水厂进水E2质量浓度为21.6~78.0 ng·L-1;3种工艺对E2均有去除效果,SBR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A2/O工艺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33%,59.34%以及64.18%;污水厂出水中E2质量浓度仍达到8.4~22.1 ng·L-1,超出预测无效应浓度数十倍.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1-(N,N-二乙基氨甲酰基甲基)-3-甲基咪唑氯盐([MDCBmim]Cl),1-(N,N-二乙基氨甲酰基甲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MDCBmim]BF4)、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3种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对苯丙氨酸的萃取性能.考察了影响萃取过程的主要因素如pH、离子液体和磷酸盐的用量、体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化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苯丙氨酸的萃取性能远好于常规离子液体.当pH=13时,在[MDCBmim]Cl/K2HPO4双水相体系中,苯丙氨酸的分配系数最高可达130,对其分配系数顺序为:[MDCBmim]Cl>[MDCBmim]BF4>[Bmim]BF4.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HClO4体系中,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R)萃取Pd的机理,考察了ClO-4浓度、Pd2+浓度和pH对Pd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组成为:[Pd·R2](ClO4)2。  相似文献   

19.
对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根茎的乙醇[(乙醇)=95%]提取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草玉梅乙醇[(乙醇)=95%]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Ⅰ)、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和正丁醇萃取物(Ⅲ)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和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以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香豆酸(3)和咖啡酸(4).化合物1─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以8-羟基喹啉在超临界CO2中为螯合剂萃取金属离子,系统考察了压力(1025 MPa)、温度(31325 MPa)、温度(313343K)、时间(10343K)、时间(1090 min)和螯合剂与金属的摩尔比(50∶190 min)和螯合剂与金属的摩尔比(50∶1200∶1)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全氟-1-辛烷磺酸四乙基铵盐(PFOAT)作共萃取剂时,在25 MPa,323 K,30 min,15μL水,r(金属离子∶螯合剂∶PFOAT)=1∶100∶25时,对Ni2+的用量在超临界CO2的萃取效率可达88.96%.对萃取常数(Kex)的计算说明在同一种金属离子萃取体系萃取常数随着萃取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