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五行”是中医重要的基本概念,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实际意义。这一概念的英译方案众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五行”的不同译名,探讨该词的深层含义,就如何通过融合词素翻译与音译,并辅以一定的注释,改进这一概念的英译,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意义问题作为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与“语境”概念紧密相联的。语境——Context,英语原意是:上下文、文章的前后关系、脉络、背景、环境、范围、角度等。它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意义理论和理解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概念建立的。但在各派语言哲学的理论中,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在含义上有不同的侧重,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维纳瓦·布什(Vannevar Bush)于1945年在为总统所写的<科学--无止尽的前沿>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技术转移"这一概念[1].  相似文献   

4.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林建成教授所著《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一书,已于2011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但只有在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许多国家都以积极态势将其与本国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并以与之相关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尖端技术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至于如何从科学规范的高度来看待"智慧地球"的创举和远景,本文对这一概念的源起和基本含义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创立这一概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蕴含着地球革命和人类进步的巨大希望。未来的"智慧地球"必将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军事、贸易交通、工农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智慧地球"拥有的整体性、生态性、智能性和主体性,必将促动实现自然、地球和人类的真正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实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学理论中五行-五脏之间模式的构建正是基于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章通过对取象比类进行系统阐释,结合现代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对五行-五脏中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为中医术语隐喻翻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联导论证是不是独立的论证类型及其与"第三类论证"的关系,是非形式逻辑与论辩理论的前沿热点。首先,通过重构近年来联导论证的合法性论战,发现了其合法性的症结所在并提供了新的辩护路径。随后,藉由考察"演绎-归纳"二分法的相关争议,对"第三类论证"这一流行已久的概念提出批评。基于此,联导论证是独立的论证类型。而"第三类论证"这一概念暂时缺乏足够的理据支撑,尤其值得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8.
"神"是中医的一个基本概念。现行中医术语英译对"神"的处理包括译为spirit(灵魂)、mental activity(精神活动)或vitality(生命力)。但这些译法未能全面准确传达这一概念的复杂内涵和哲学背景。以"神"的汉语拼音shen代替上述译法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林建成教授所著《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一书,已于2011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但只有在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那里,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于1929年发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林建成教授所著《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一书,已于2011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但只有在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那里,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于1929年发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杰拉尔德·霍耳顿(Gerald Holton)是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早年从师于操作主义大师布里奇曼,后又在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弗兰克门下受业多年。霍耳顿教授在科学史研究方面卓有成绩,是国际上知名的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霍耳顿在科学哲学上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基旨”(themata或themes)这一概念,借助于这一概念,他把科学认识的哲学研究与历史学、心理学的探讨结合起来,本文将对有关问题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如何由同质异型模型推出存在性假设这一被指称实在论认为是科学理论构成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提出“隐喻性指称”这一概念,分析得出同质异型模型是由三类隐喻构成的,并以气体分子运动论为例分析了这三类隐喻如何共同作用来推出存在性假设。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我们常用的词,充满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感,实际上,这个词,或者说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一百余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牛顿“判决性实验”判决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性实验是理解实验在理论构建和检验过程中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重新检视牛顿三棱镜实验,指出:1)牛顿最初是在培根意义上提出其"判决性实验"的,重在说明其在牛顿个人内心的多种理解进路之间的一种"内部判决"作用;2)该实验在牛顿和胡克等人的光色理论之间同样做出了有效的判决:确立了牛顿的日光异质理论,否决了各种版本的修正理论;3)该实验并不直接判决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以实验"判决"形而上学假说是不当的,这只能导致对判决性实验这一概念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古典自然法理论、现代自然法理论和新古典自然法理论,共同构成了自然法理论的历史。前两者之间既有古今之变的断裂,也有藕断丝连的衔接,而新古典自然法理论的介入使得它们的关系更加复杂。这一复杂的理论历史,在"克莱因瓶"的模型中融贯起来。而理解这一模型的关键,便是"神法"。这一概念不仅揭示了现代自然法理论和古典自然法理论的"断裂"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而且也展示了二者是如何一脉相承的,进而呈现出自然法理论历史的整全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林建成教授所著《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一书,已于2011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但只有在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那里,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于1929年发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法制"虽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与外延均不同,英译时需要仔细斟酌。文章从词典定义入手,比较"法治"与"法制"、rule of law与rule by law这两对词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法治"与"法制"的英译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伴随着"干细胞"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干细胞疗法层出不穷,"干细胞美容""干细胞抗衰老"等等真假难辨,到底什么是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治疗,听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的解读。日前,"中国富豪乌克兰续命记"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的组织下,远赴乌克兰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试图抗衡自然规律,用钱去买健康买长寿。一针的价格将近60万,他们愿意花400万年轻30岁,不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医五行学说中几个最基本词条,对国内外5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方案中分别给出的英译文,参考其他有关中英文献、资料和词典,并依据中医英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促进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助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初以来,比特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很多中国人热衷的投资产品。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期间,公益组织"壹基金"收到百余枚比特币捐款,成为比特币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中国一度超过了比特币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国家。比特币这一概念诞生于2008年,是由刻意隐藏真实身份并化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士设计的一种数字货币。所谓"挖"比特币,就是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出该货币。2009年和2010年初,比特币在市场上价值很低。2010年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