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西部草原牧草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吉林西部草原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其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为我国温带草地牧草资源种质蕴藏最丰富的地域,同时,还就该地区牧草资源的生活型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说明牧草生活型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环境压力变异趋势,揭示了牧草资源多样性在放牧利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牧草资源多样性的保存鉴定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论述了我国牧草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以及牧草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保存现状,介绍了当前中国牧草遗传资源的鉴定结果和开发利用的有关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野生牧草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岛位于华南热带地区.岛上有丰富的野生牧草资源.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作者于1980年秋冬季,在该岛文昌、琼山、琼中、儋县、东方等八个县进行了调查搜集了175种牧草资源植物,其中属于禾本科有100种,属于豆科28种.优良牧草有:纤毛鸭嘴草、四生臂形草、龙爪茅、(钅东)荚豆、单节假木豆等.本文建议应充分利用该地牧草资源发展牧业,并在牧场经营管理中注意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黄河三角洲主要牧草的品质和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通过牧草评定因素的筛选和合理组合,编排了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组建了综合评价草场资源中牧草品质及利用价值的模糊数学模型,这是利用数量方法对牧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尝试。经过评价,黄河三角洲主要牧草可划分为5个等级5个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优质牧草良种繁育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开发和持续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种质资源,促进我县牧草育种、种子繁育、种子的经营管理及新品种推广的开发利用,从而推动草业稳定、持续、快速有效的发展。建立优质牧草良种繁育体系意义深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草地野生禾本科牧草生态地理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对呼伦贝尔草地野生禾本科牧草的区系组成、生长习性及属种地理成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现有禾本科牧草42属112种,其中93种为多年生草本,说明多数牧草具有抗寒冷、再生能力强的特点,且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广;在植物区系属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有主要地位;在种的水平上,北温带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亚洲温带成分占较大比例.这种区系格局,不仅表现出禾本科野生牧草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对种质资源本土化和改良草场,草原地区牧草资源的保存、繁育与合理利用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及方向任务。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状况的分析,证明了我国的研究工作尽管起步晚,但进展迅速,成绩显著。已经解决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初步查清了牧草种的多样性,搜集到大批种质,建立了先进的保存设施,开始了保种和供种;完成了大批量的种质性状和鉴定和评价,评选了一批保存设施,开始了保种和供种;完成了大批量的种质性状鉴定和评价,评选出一批优良种质,筛选出一批可直接用于  相似文献   

8.
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青贮、微贮、调制干草粉等饲草加工利用技术,可充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特别是将人工牧草、天然牧草、作物秸秆(马铃薯蔓)及田间可饲用杂草混合青贮效果十分理想,使马铃薯蔓、田间饲用杂草的利用率由不足10%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牧草抗寒力的强弱是决定牧草冻害能否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牧草抗寒力问题是研究牧草冻害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牧草冻害的关键。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搞的比较混乱,这是我国过去解决牧草冻害成效不大的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导的牧草抗寒力和作者四年来测定的牧草抗寒力性质上的不同,对牧草抗寒力进行了分类。把牧草抗寒力划分为牧草田间抗寒力和牧草本身抗寒力两大类。本文揭示了牧草田间抗寒力的主要特征是高于牧草本身抗寒力,它是由土壤缓解力和牧草本身抗寒力两部分构成的,因此它是不准确的抗寒力。牧草田间抗寒力是牧草抗寒力概念不清,测定方法不当的产物。这种不准确的抗寒力给牧草冻害研究造成混乱,给牧草生产造成损失。本文为纠正牧草田间抗寒力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参加马边草场资源调查的过程中,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考查了牧草的种类、生长习性、生长环境,采集地的海拔高度以及适口性。对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从中选出了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野生牧草15种,如草地早熟禾、棒头草、狗牙根、山蚂蝗、地瓜藤,野葛等,可供驯化选育。  相似文献   

11.
新疆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草原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毁草开垦,乱挖药草,牲蓄增加,过渡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原因,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结果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抗灾能力退弱。因此,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改变靠天养蓄地现状,实现草业现代化,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牧草遣传资源多样性数据管理、纺织、编目、录入和保存、在Foxbase数据库软件系统下的显示、查询、检索等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修复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筛选适于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牧草品种,如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俄罗斯苜蓿等,栽培驯化山野豌豆、胡枝子、多花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野火球等原生群落种群,培育其对应环境的适应性和抗性,给补播修复和改良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及发展高寒高纬度地区人工草地培育优良牧草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6,(4):47-47
为推进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根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3月16-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5年度项目启动会”。与此同时,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牧草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三个项目也同期启动。  相似文献   

15.
理县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理县草地类型及利用现状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草地资源面积广、牧草资源丰富、光照条件好的优势,克服高海拔地区热量不足、干热河谷区水分不足等不利因素,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改良草地,对畜牧业实行优化经营,以实现低投、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黄花苜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具有抗逆性强、抗寒、抗旱、耐贫瘠、寿命长等特性.综述了黄花苜蓿的种质资源、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种子特点和发芽机理、适应性、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拨还河万亩牧草基地建设,根据当地海拔气候、水肥条件及当地畜牧业生产特点进行4种多年生牧草,1种一年生牧草的引种试验。通过2年试验,结果表明3种牧草适应这一地区种植,优选出的牧草品种是拨还河人工草地建设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8.
披碱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的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其属内绝大多数种类是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属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属,其属内系统分类各学者意见不一、争议颇大,尤其在属的界限、属下类群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至今尚未解决.本研究查阅了国内外分类学文献,探讨其分类差异以及存在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泽库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由于受海拔的影响,气候寒冷,草地类型和草地植物以高寒类型为主;热量不足限制了牧草的生长和高产量的形成.自然因素和草地不合理利用、虫鼠害的交替作用,使近50%的草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黑土滩"1982~1998年16年间增加了1.518×104hm2,平均每年增加近1 000hm2;鼠虫害危害面积为30.22×104hm2,损失牧草3.49×108kg,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环境的良性循环.此研究针对当地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现状,提出区域草地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世行贷款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凉山州商品羊基地建设报告的要求,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海拔3000m 左右的高寒山区提高优质豆科牧草产量的方法和途径,为养羊业提供足够的优质牧草,促进种草养畜业的健康发展,为项目区农户种草养畜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实验时间是1998年5月至1999年4月,实验用种为光叶紫苕(简称苕子)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