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程潮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97-99,14
现代新儒家都与宋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宋学”一词是清代学者惯用的术语,它以注重“性命义理”而与汉儒和清儒所提倡的注重“考据训诂”的“汉学”相对立。现代一些学者又把“宋学”(主要指程朱理学)与“明学”(主要指王学)相对。本文所讲的“宋学”是指整个宋代儒家思想,它既包括程朱理学,也包括陆九渊心学,还包括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等诸派别。本文探求的是五四以来第三、第四代新儒家的来学观。一、方、唐、徐、车的宋学观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四人解放前就在学术界初露头角,但他们的主要理论成果是在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2.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3.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4.
阳海清、褚佩瑜、兰秀英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是目前图书馆学界一部比较完备的有关汉语言文字学的专科书目,在汉语言文字学界的使用率非常高,问世十年来在图书馆学界和汉语言文字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资料来源十分丰富,而编撰者在编纂时“亲见”的部分只有湖北省图书馆所藏之书,其他信息皆是直接或间接采用“非亲见”资料,在这些“非亲见”材料中出现了一些与实际不符的误漏名目项,《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编撰者未经考证直接著录,影响了这本书目的科学性。以《音学偶存》条目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希望《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在修订时能通过“目治”校正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古人生而有“名”,及冠而加“字”,因其名、字,比勘证发,常得真义,亦为训诂研究途径之一,本文书《论语》中出现的数十位人名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训诂,并且指出了各种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一书的三个特点。即“以文化词语为研究对象”,“同义词系统辨考作为训诂的基本方法”,“以文化史为辩考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作新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化语词类谭》一书已经付梓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简称《类谭》),这是他在学术田野里辛勤耕耘而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作为同事与学生,我们衷心感到高兴。《类谭》全书近20万字,所涉古代文化语词包括“服装穿戴”、“食品饮料”、“房屋建筑”等十类,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者将文化语词的内容与其生成的文化历史背景紧密结合,采用类义聚合的方法,对语义相近的词语进行语义成分的异同辨析,这是继黄金贵先生《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简称《辨考》)之后将词义训诂与文化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又一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清代学术,其命名一般有“汉学”、“朴学”和“考据学”三种说法。比较而言,“考据学”的说法更合适一些。因为,“汉学”会引起歧义,而且因学者们对其所指范围的看法不同,往往会遗漏重要学者和学术成果;“朴学”之名又难于体现清代学术特性。所以,既能较好反映学者治学特点,又能对清代学术兼容并包的“考据学”之名似乎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1.
书文同源     
关于书法的起源,理论界一直秉承“书画同源”的观念,经过考察分析,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明确提出“书文同源”的命题.从“书”、“文”的字义考察,并用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彩绘符号佐证书法和文字为同一源头。  相似文献   

12.
断句在古代叫“句读”。古人称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的停顿处为“读”。古书是不加句读的,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排列,读者边读边断,直至终篇。我们看到的已标点的古书是经反复点校后再印的,这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了方便。但古代书籍浩如烟海,因此我们懂得一些文言句读的知识,进行断句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教育童蒙读书非常重视句读能力的训练。《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句读能力的训练。谚语说:“学问如何看点书”。意思是学问的大小可以从句读能力上看出,因为断句的正确与否,就看对书中文字懂不懂,文字懂了句也就断对了。如果不懂而硬断,自然会乱点鸳鸯谱,同一段文字就会文义迥异。比如古人描绘龙:“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如果断成:“其形有九:似头,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  相似文献   

13.
训诂的主要目的,在于“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这是训诂学者们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因此,训诂这一工作,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地探求和确定一个词在一定历史时期与地域的文献语言中的确切含义,弄清这个词彼时彼地义、音结合的关系和在书面上它应该用什么字,或通常用些什么字来记录。二是求得词义后,如何准确明白地诠释它,使人们能够正确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献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是乾嘉汉学的殿军。乾嘉学者以“字”训“名”,将正名问题视为语言文字的训诂考据。章太炎承继乾嘉汉学的“正名”思想,并对其作系统地综合。他的正名思想一方面肯定了语言与实在的关联性,承认语言建构实在的积极作用,但反对以名为实,表现出唯名论的理论立场;另一方面他敏感地觉察出了语言所带来的思想魅惑,肯定辨析名相对于澄清思想的作用。章氏正名论内含的哲学洞见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读《说文解字》第一部叶斌东汉许叔重所作之《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一书,千百年来被文字、训诂学者视为经典。由于此书没有详细交代编写体例,加之流传中产生的讹误、改易,使得此书有许多的“奥秘”。要充分利用此书,就必须揭开它的奥秘,这就形成了对《说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秦汉以前的自杀观念与现代社会不同。从《史记》等文献中记载的自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更多地将自杀视为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行为,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反常的病理现象。了解古人的自杀观念,可以更好地使我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并且有助于我们反观自己时代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8.
句读是阅读的基础,句读质量直接影响阅读的结果。以近十年前出版的《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为例,句读问题主要存在二大类型:一是影响阅读语感顺畅但不造成文意“质”变的;二是造成文意“质”变的。后者对原文文意作了破坏性的“工作”,主要有不知文辞出处而误读、不明文体而误读、不明词义与逻辑而误读诸因,是句读研究力图克服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老子》平解四章朱继洪平者,平常之谓也。读平常书,持平常心,致虚守静,作平常之解是也。人有心志,难免“云云”。迷于百家争疑,执着名人定论,不能自知,岂能知人。“归根日静,静日复命”,淡化主观客观,进入书中之主观客观。“复命日常,知常曰明”,“知常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