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对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国际科学史学会(IUHS)和青年科学史奖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于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国与中国的科学史学者1000多人出席。  相似文献   

3.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若干海外基金会的资助,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伦敦)、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柏林)为主要协办单位。  相似文献   

4.
经过4年的紧张筹备,2005年7月24~30日,以“全球化和多样性”为主题的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27—3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史所)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科学史研究中心在北京主办了代数学史国际讨论会(Workshop 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Alge-bra),会议是由自然科学史所田淼研究员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组织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中国科学院院部会见了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History of Science)院长、柏林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教授克诺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系承办的第12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于2008年7月14—18日在美国巴尔蒂摩(Baltimore)举行。该系的韩嵩(M arta Hanson)和澳大利亚昆士兰(Queensland)大学的Morris Low共同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东道国美国与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中国、英国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1(3):F0002-F0002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邓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本届大会顾问路甬祥院士,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  相似文献   

9.
乔治·萨顿为了科学史事业奉献一生,除著书立说之外,他还开创科学史专业教育,创办国际著名科学史刊物Isis和Osiris,成立美国科学史学会等,因此被后人誉为科学史之父.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萨顿的个人传记.<乔治·萨顿的激情>一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广泛的资料收集,通过萨顿对人生、婚姻、事业充满激情的这个视角再现了萨顿为科学史奋斗的历程.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超越了"功德碑"式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科学技术史人物传记写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5月17日至20日,"第二届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暨祝李文林教授七十华诞"国际学术会议举行,会议主题为"History of Modern Mathematics:For WHOM and HOW"。此次会议由我校数学系和中国数学史学会主办,研究知识论与科学史及科学机构(科学.哲学.历史)、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巴黎狄德罗大学、加拿大  相似文献   

11.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台湾学者张之杰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科学史产生了兴趣,但一直没有写过正规的科学史论文,直到1996年1月为了参加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研讨会,才认真地写了一篇科学史论文.在研讨会上,这篇论文让人感到新奇,也让张先生有了自信.此后,张先生放弃探索多年的民间宗教、民间文学和西藏文学,而专心于科学史研究.1997年,张先生发起成立了“科史会”.此后张先生成果不断,发表科学史论文三十余篇,一般论述文章百余篇,得到科学史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1月 2 3~ 2 6日在四川省西昌市召开 ,本次会议到会代表 12 5名 ,收到论文 138篇 ,大会主题是弘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科技创造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探讨如何发扬各民族优良的科技文化传统 ,推动西部大开发。本次会议获取了一批传统科技研究的新成果 ,而新理论新方法的导入为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注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乔治·萨顿为了科学史事业奉献一生,除著书立说之外,他还开创科学史专业教育,创办国际著名科学吏刊物Isis和Osiris,威立美国科学史学会等,因此被后人誉为科学史之父.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萨顿的个人传记.《乔治·萨顿的激情》一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广泛的资料收集,通过萨顿对人生、婚姻、事业充满激情的这个视角再现了萨顿为科学史奋斗的历程.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超越了“功德碑”式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科学技术史人物传记写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生物科学史是创设教学情境素材的主要来源,因此生物教学中科学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对素材的积累与选择.主要对素材分类、收集途径和要求、使用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实现生物科学史情境教学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建立伙伴小组.文章从学术目标、小组成员、小组的运行、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以及国际学术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伙伴小组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运行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主张曾受到了共产国际与联共党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政策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中共二大提出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共产国际、联共党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对外学术交流的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1-1114)对外进行学术交流情况,《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仅被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MATH)列为收录刊源,而且,截止2003年11月30日,ZentralblattMATH数据库累计收录31条;CA收录28条全部来自于2003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介绍了2004年以后学会召开或参与的各类学术会议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