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微扰论讨论了QCD中作用荷α(k~2)的渐近行为。所用的方法与重整化群不同,实际上是考虑到具有非线性微商耦合项的QED的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在低阶近似下与QCD的重整化群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希格斯粒子与矢量波色子的联合产生过程pp→VH→lν_l/l~-l~++H,(V=W,Z)被称为希格斯韧致辐射过程或者VH过程.该文章中用蒙特卡罗数值计算程序HAWK,并使用NNPDF2.3QED、NNPDF3.0QED、MRST2004QED、CT14QEDinc和LUXqed等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出,当质心系能量为13 TeV,希格斯粒子的质量为125 GeV时希格斯韧致辐射过程的次领头阶QCD和电弱修正的总散射截面,微分散射截面,以及次领头阶QCD和EW修正对领头阶散射界面的贡献.次领头阶QCD修正使VH过程的领头阶散射界面增加为+17%,次领头阶电弱修正对领头阶散射截面的贡献依赖于光子部分子分部函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文(王勤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6年第一期)关于plasma效应的讨论由量子电动力学(QED)推广到量子色动力学(QCD)计算了单圈近似下,胶子的极化张量在有限温度和有限化学势下的修正,得到了与QED类似的结果,即:  相似文献   

4.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作为目前已知的最系统地研究非微扰强相互作用的方法,在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前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格点计算精度的提高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格点QCD的研究前沿大为拓展,一些新的交叉领域开始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原子光谱学.随着原子光谱学观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核子结构相关的强相互作用效应需要被考虑,其中双光子交换导致的修正尤为重要,并且在近期受到理论和实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格点QCD的方法和原子光谱学中的两个重要观测量:兰姆位移和超精细劈裂,以及双光子交换对它们产生的修正,进而展示格点QCD理论方法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将来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1972年Kirzhnits和Linde提出高温下自发对称破缺恢复的论断后,有限温度下量子场论的研究引起了广泛注意.1974年Dolan,Jackiw,Weinberg,Bernard(DJWB)等人提出了系统的温度量子场论.他们所用的方法的要点是用Matsubara虚时温度格林函数,在圈图近似下计算有效势和有效质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处理玻色场、费米场、QED、QCD等问题.缺点是一般说来,往往只能算单圈图,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量子电动力学(QED)是描述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力场论,它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是由于QED是一种规范理论,它可重整化,表征电磁作用强度的精细结构常数a是一个很小的量,因而可使用微扰论来计算,目前QED已被大量实验所精确验证。但是QED中的微扰论,只有在小动量时才是正确的,当动量较大或趋于无穷大时,须用非微扰的方法,早在1954年,Landau就求得QED的Dyson方程的近似解;接着,Gell—Mann和Low用重整化群的方法,讨论了QED的大动量行为;后来,Callan—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量子场论微扰展开中与■对应的切割泡泡图,给出了它们的费■规则,由此可直接写出过程的截面或寿命表达式。对于极化过程,这种方法尤显简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1)切割泡泡图与S 矩阵么正性结合,给出量子电动力学(QED)红外发散对消方法的自然理解;(2)微扰量子色动力学(QCD)中,对属于同类泡泡图但初、末态不同的子过程作质量指派时,应注意它们的相洽性.  相似文献   

8.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 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 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 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格QCD概观     
本书是2005年10月31日一11月11日在日本奈良举行的与本书同名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这次会议交流了近十多年来在格QCD(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取得的现代进展,涉及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如重正规化群、不动点作用、挠曲质量格QCD、手征性摄动理论、格上手征性费米子、非摄动正规化、格QCD模拟算法、交迭费米子数值模拟、区域分解算法以及格QCD现象学等。  相似文献   

10.
量子场论中切割泡泡图及其有关的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量子场论微扰展开中与sum from i,f |S_(if)|~2对应的切割泡泡图。给出了它们的Fegnman规则,由此可直接写出过程的截面或寿命表达式。对于极化过程,这种方法尤显简便。此外还讨论了:(1)切割泡泡图与S矩阵幺正性结合,给出量子电动力学(QED)红外发散对消方法的自然理解。(2)微扰的量子色动力学(QCD)中,提出了对属于同类泡泡图但初、末态不同的子过程作质量指派时,应该注意它们的相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初等的方法证明下列两点,(ⅰ)光速c不变的假设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中抽掉,并且不再需要用什么假设去代替它。(ⅱ)绝对不变速度c_0的出现,它将和能量,动量,动量矩守恒定律一样是狭义相对论时空结构的必然结果。本文还探讨了c≠c_0,或者等价的静质量m_0≠0光子的QED。结果表明,由于纵场可以在作用量中被消除,两种QED在实际的电磁过程中是等效的。但是与通常的QED相比较这种理论更自然,协调。  相似文献   

12.
量子色动力学(QCD)自创立至今只有约30年的历史,QCD在解释基本粒子的高能实验以及强子的结构与静态性质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被公认作为基本粒子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有关QCD理论的教科书和专著已不少。但都内容庞杂、篇幅巨大,有些过多侧重于微扰QCD的介绍。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一个是为力求简明,另一个就是强调QCD的非微扰方面。非微扰QCD问题至今仍是粒子物理理论家甚感棘手的难题,也是量子规范场理论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EKS98,HKM01和HKN04三套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在微扰 QCD αs近似下的核Drell-Yan过程微分截面比RQCD,与不含QCD修正的朴素Drell-Yan微分截面比R,以及E866实验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RQCD与R和实验数据吻合的很好,从而验证了QCD 理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剑桥粒子物理、核物理和宇宙学》专著的第十七卷,是为该领域博士生提供的关于微扰与非微扰QCD理论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全面和细致的阐述了该领域的现代发展状况,特别是QCD谱求和规则(QSSR)的最新成果以及它们与其它非微扰QCD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QCD因子化和光锥QCD求和规则非微扰方法系统地计算了B-→π0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 QCD因子化和光锥 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了 B- →π0 π- 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 ,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QCD 近几年的重要发展及其现状,着重讨论了非微扰QCD 的核心问题——层子囚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 QCD因子化和光锥 QCD求和规则非微扰方法系统地计算了 B-→π 0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抑制魏格纳-威利分布分析多分量信号时交叉项的干扰,提出了一种交叉项剔除新算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多分量信号及跳频信号的魏格纳-威利分布交叉项特性,得出其交叉项数目和频率的一般规律,然后采用带通滤波器对时频分布结果中交叉项进行滤除。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剔除多分量信号魏格纳-威利分布中的交叉项干扰,且具有优异的时频聚集性。  相似文献   

20.
本用QCD因子化和光锥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了B^-→π^0π^-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