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步入世界航天事业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5,(9):61-61
晨曦中,“王者”归来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8时1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以及7名宇航员在经过14天太空之旅后,成功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这是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首次重返太空。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8月2日15时30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约9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这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空…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了51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7颗,通信广播卫星9颗,气象卫星2颗,资源遥感卫星2颗,导航定位卫星3颗,测量大气密度的气球卫星2颗,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卫星7颗,成功率达90%以上。此外,我国还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替国外发射了27颗卫星。这些卫星的成功升空,不仅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使我国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4.
<正>11月6日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这也开启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双星组成北斗导航卫星试验系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这两颗卫星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介绍了试验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第6颗及第7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6.
科技短讯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育种卫星,预计250公斤粮食、蔬菜、水果和苗木等作物的种子将随卫星遨游太空。育种卫星将是一颗返回式卫星,预计7至10天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回到地球的“太空种子”经过筛选后,那些产量高、防病抗旱的“太空种子”将在农村推广。我将发射世界  相似文献   

7.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而且也意味着美苏之间的登月竞赛已经悄然展开了首枚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苏联人没有停止,他们又于1957年11月3日把载有小狗“莱伊卡”的人造地球卫星2号送上了天。  相似文献   

8.
双周要闻     
正1首颗微重力实验星成功飞天4月6日凌晨1时38分,伴随着夜色中点火的光亮,在震耳的轰鸣声中,我国第25颗返回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返回式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太空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史上第1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11月3日,“卫星-2”号将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载入太空,它在失重状态下生活了7天,证明动物可在太空生存。1958年 1月31日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现者1”号升空。  相似文献   

10.
每天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我国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战线上大放“卫星”的消息: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啦、钢铁生产翻一番啦、原子堆和加速器移交生产啦……一连串的成就都是前人所不敢梦想实现的,我国人民自豪地把它们称之为一颗颗的“卫星”。为什么要用“卫星”这名称呢?提起“卫星”,自然使人联想到一年前那件震动全世界开辟新纪元的大事:1957年10月4日,苏联破天荒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说得确切一些,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紧接着又是第二颗、第三颗卫星上天。直到今天,第三颗卫星还绕地球旋转着。三颗上了天的卫星,使世界各国人民都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卫星”这个科学术语,就被用来称誉一切破纪录的光辉成就了。  相似文献   

11.
1964年10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到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是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成就为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  相似文献   

12.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长四乙”一箭双星、第18至22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探测一号卫星、香港亚太六号通信卫星、实践七号卫星等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1,(4)
自从年初“神舟”2号飞船——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了世界瞩目的热点。“中国宇航员何时升空”,这是国内外媒体纷纷揣测的问题。不久前,一些报刊上发表我国宇航服设计师试穿宇航服的照片,更引发了人们的莫大兴趣。一切迹象表明,中国人的“飞天”,已经为期不远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日前披露,他所领导的研究院在“十五”期间将承担多艘“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相似文献   

16.
信息     
20 0 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2 0 0 5年 1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5 84名院士投票评选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 “曙光 4 0 0 0A”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2 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3 西气东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4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5 “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双星探测”计划实现6 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7 国内第一套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8 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这一国际前沿难题9 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进入国际领先水平10 我国海域油…  相似文献   

17.
1996年4月1日清晨,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火箭发射基地上、一枚“雷神—艾布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成功地送上了轨道,从而揭开了观测全球大气的序幕,把先进的空间技术,引入了气象科学领域。三十六年过去了,世界各国已先后发射了170颗气象卫星,并相应建立了22O多个地面卫星资料接收站,每天从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网接收卫星云图和各类卫星观测资料。 1988年9月7日和199O年9月3日,我国分别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风云1号”极轨气象卫星,1994年又发射了“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除利用卫星云图和卫垦资料监视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外,还逐步扩展到旱涝、病虫害、林火、海水滥测和  相似文献   

18.
日本开发航天技术从1955年研制探空火箭开始,至今35年,已成为世界第4个用自己制造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继美、苏之后第3个能独立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从1970年2月发射第一颗“大隅”号卫星,到1989年底日本已成功发射了43颗航天器,仅次于苏、美两国。1990年3月18日又成功发射了日本第一颗月球卫星“缪斯A”号,已经发回月球的清晰照片。  相似文献   

19.
1990年,我国的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巨型火箭接连升空,分别将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亚洲一号卫星、模拟星及巴基斯坦卫星、风云一号卫星和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入了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及新型大推力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相继发射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这一年里取得了显赫的成果。发射东方红二号甲和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的,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它以长征三号为基础,加上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成为发射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火箭(1984年投入使用)。为使火箭有足够的推力,第三级  相似文献   

20.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苏联著名字航员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