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属配合物在阻燃软聚氯乙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Al(OH)3和Mg(OH)2)复合阻燃剂对软聚氯乙烯(PVC)的阻燃消烟作用。用Kissinger方程求出了聚合物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用热分析的方法结合氧指数、烟密度及剩炭率的测定,同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剩炭结构的观察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氢氧化物(MH)对软PVC的阻燃机理及协同作用.对阻燃处理后的样品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与氢氧化物在配比合适时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对软PVC有较好的阻燃消烟效果,这是由于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成炭与氢氧化物对烟粒的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小,对样品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阻燃羊毛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氯化钛、氟化氢铵和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炭率、扫描电镜(SEM)和氧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热降解反应活化能,DTATG从室温至700℃,结果表明:经过四氯化钛、氟化氢铵和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体系处理的羊毛纤维剩炭率、氧指数均比未经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有所提高,热降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融共混用四元碳酸根型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膨胀阻燃剂(IFR)和全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出PBS膨胀阻燃体系,并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PBS、PBS/IFR和PBS/IFR/LDHs在N2氛围下不同升温速率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BS膨胀阻燃体系的热降解温度及热降解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均升高;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求得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基本一致,但IFR的加入明显降低了PBS的活化能,这是由PBS自身作为大分子炭源参与成炭等过程导致的;LDHs的加入,促进了IFR提前分解以及基材PBS的成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PBS的活化能;PBS膨胀阻燃体系的热降解反应属于核增长与生长机理控制,而非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极限氧指数法(LOI)和垂直燃烧(UL-94)测试考察了一种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纯EVA及阻燃EVA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并采用Kissinger及Flynn-Wall-Ozawa方法计算了纯EVA和阻燃EVA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添加40%复合膨胀阻燃剂的EVA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28.6%,UL-94测试达到V-0级,残炭量相对纯EVA明显提高;随着升温速率增大,EVA和阻燃EVA的起始失重温度和各阶段的失重峰温均向高温方向移动;二者在第一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均低于第二阶段,阻燃剂的添加使EVA的最大失重速率明显降低,热分解表观活化能提高,增强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自制膦酸酯阻燃剂(DP-FR)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性能的影响,测得了阻燃 TPEE(FR-TPEE)共混材料空气气氛下非等温热重(TG)数据.利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动力学方法,分别求得了FR-TPEE热氧降解反应活化能Ea.结果表明:DP-FR对FR-TPEE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降解温度影响不大,对反应活化能稍有影响,阻燃材料仍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还表明:DP-FR提高了FR-TPEE热氧降解的质量保留率.显示出较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程序升温DSC法研究了覆铜箔层压板专用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双氰胺(DICY)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分别采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方程推导了该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固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Kissinger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该体系非等温固化过程中放热峰顶温度的动力学参数,而Ozawa-Flynn-Wall方程则可在较大的固化度范围内描述该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热致相变贮热材料四卤合金属酸(Ⅱ)二烷基铵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通过晶型有序-无序转变能可逆地固-固相变贮热. 合成了两种材料四氯合锰酸十二铵n-(C12H25NH3)2MnCl4和四氯合锰酸十四铵n-(C14H29NH3)2MnCl4,并在两种材料的乙醇溶液中结晶出一系列二元混合体系. 对纯组分及各个二元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了热分析曲线,采用Kissinger和Ozawa两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材料的非等温固-固相变动力学,计算了固-固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一致. 随着C12Mn质量分数的增加,二元体系表观活化能Ea值呈波动变化. CnMn及二元体系的反应级数均接近于1.  相似文献   

8.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为手段,进行了水化硅酸盐水泥浆体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采用Kim-Park,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法计算了升温过程水泥浆体各阶段吸热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水泥浆体呈现3个吸热反应阶段,随温度升高各反应阶段活化能逐渐升高;Kim-Park,Flynn-Wall...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硫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丙烯酸镁(Mg(MAA)2)等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对丁腈橡胶(NBR)有明显的补强作用,为了探讨Mg(MAA)2对NBR硫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分别采用差减微分(Freeman-Carroll)法和最大速度(Kissinger)法计算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NBR和Mg(MAA)2补强NBR的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g(MAA)2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硫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但使反应活化能增加,对NBR的硫化过程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得聚乙二醇(PEG)/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相变材料具有固-固相转变性质.分别对聚乙二醇及4种相变材料进行不同速率下的非等温DSC测试.采用Kissinger和Ozawa两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非等温固-固相变动力学.计算了固-固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求得的表观活化能Ea值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研究了药物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在空气流中的热稳定性,根据热分析实验数据,采用3种利用热分析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人工牛黄甲硝唑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及频率因子A,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出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含联苯结构环氧树脂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TMBP)与层间距为2.33 nm的有机蒙脱土(O-MMT)进行插层复合,并选用芳香型固化剂4,4 '-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制备了TMBP/DDM/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求得其表观活化...  相似文献   

13.
聚酰亚胺/ Al2O3掺杂薄膜热老化寿命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失重仪(TG)测定了Al2O3掺杂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采用Kissinger法和Coats-Redfern法计算动力学参数,预测杂化薄膜长期使用的上限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中的反应级数大于氮气气氛中的反应级数,且趋于二级反应.利用Kissinger法求出的E值低于Coats-Redfern法求出的E值,选取Coats-Redfern法求取相应的碰撞系数(A)值后,预测杂化PI膜长期使用的上限温度在300℃左右,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结果表明Coats-Redfern方法是预测杂化PI材料长期使用上限温度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热行为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利用Crane模型计算出固化反应级数,通过固化体系的DSC数据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00 ℃2 h→140 ℃2 h→160 ℃1 h,并通过TG及DSC测试了在该工艺固化后复合材料的5%热失重温度在287~330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5.29~130.27 ℃之间,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HCCP)modified by boric acid and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KH-550)in solvent diglyme( FR-HCCP) was used as the flame retardant for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composites.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property of pure PET and flame-retarded PET composites were mainly investigated. The flame retardancy was investigated by limited oxygen index( LOI) and UL-94 vertical burning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es could achieved an increased UL-94 V-0 rating and LOI value 30. 2, when the content of FR-HCCP was just 1%. The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 / M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introducing FR-HCCP into PET would prevent the polymer pyrolysis during heating. TG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FR-HCCP could improve the char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Roman spectra showed the order degree of residue was increasing by adding the additive. The morphology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charred residue were detected by SEMand FTIR,respectivel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good barrier was formed by the char of the composite,which protected the inside of the composite during burning.  相似文献   

16.
硬脂酸镧对LLDPE热老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以及DSC、广角X-射线衍射和FTIR等手段,对添加了硬脂酸镧和抗氧剂1010的LLDPE进行比较,研究了硬脂酸镧对LLDPE热老化行为的影响。LLDPE的结晶度随热老化时间增加而进高,相对于含抗氧剂1010的体系,不含抗氧剂1010体系的结晶度提高幅度较大。硬脂酸镧虽可提高LLDPE在热氧分解高温阶段的稳定性,但并未改变LLDPE的热老化机理,在不含抗氧剂1010的纯LLDPE和硬脂酸镧填充的LLDPE体系,LLDPE在热老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断链、支化和氧化反应,从而导致LLDPE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添加LLDPE的聚丙烯开孔发泡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和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实 验装置,对不同配比的HMSPP/LLDPE进行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开孔发泡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LLDPE的结晶温度比HMSPP的低,在发泡温度下,LLDPE相还处于熔融态,而且LLDPE具有 较低的熔体弹性和熔体强度,因此LLDPE相易于在发泡过程中形成开孔结构。加入LLDPE,明 显提高了PP发泡样品的开孔率,开孔率均大于80%,但当LLDPE质量分数为30%时,发泡材料 的开孔率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TG-DTG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研究了本实验室所制备的两种桐油多元醇的热分解行为,并通过Kissinger法确定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桐油多元醇的热分解温度提高;醇解桐油多元醇的热失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胺解桐油多元醇的热失重过程则分为3个阶段;通过不同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反应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为桐油多元醇在聚氨酯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βCD与1-MCP包结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并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Tm和(dα/dT)m)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是不同的,单一升温速率法计算出的E和A值遵循关系式:lnA=0.1059E+1.013,即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对E的计算,则依赖于升温速率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