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从共时层面上探寻广西平南上渡闽语和福建闽语莆仙话声母系统的异同点,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上初步解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发和 《河池师专学报》1996,16(1):67-72,66
文章首先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河官话和普通话语音上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着重论述河池官话和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并从河池官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对比中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归纳了河池官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和声韵配合规律,对了解河池官话,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天津话是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小小分支,它跟邻近的静海话、武清话相比,主要在声调上有较大差异;在声母、韵母系统上则基本相同;在声韵拼合方面,与武清话有一些区别,与静海话则差别甚微。几百年来,天津话仅作为城区居民交际工具之用。  相似文献   

4.
将那坡话声母与中古音进行比较,得出中古声母在那坡话中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5.
龙岩话是闽南方言的次方言。龙岩过去地属偏远闭塞的闽西山区,枯水季节外出唯靠徒步交通,语言发展比闽南平原地区要来得迟缓。闽南方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汉语特点,比如声母系统就没有经历中古时期的语音演变,而是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在词汇方面也明显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而龙岩话更属闽南话的古老层。因此,龙岩话能比较集中地保存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在语音方面差异尤为明显,武汉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的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次方言区。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人所操汉语方言与武汉市其它地区人们所说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有较明显的差别:(1)声调方面,调值差别最大,奓山话一共有四个声调,包括阴平(35),阳平(213),上声(31),去声(33)。(2)声母韵母方面,奓山话共有18个声母和35个韵母,与武汉其他地方方言在声母韵母数量方面略有区别。(3)词汇方面,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也有一批特色词汇,与周边的方言不同。本文将从语音和词汇方面对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展示武汉市丰富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哪个语言,简化的趋向是共同的,但简化的方式和程度略有不同.在藏语安多方言牧区话中复辅音声母和韵母在读音上完全脱落是很少的,大都只是处于合并或弱化的过程中.但农区话中脱落的比重似乎比较大,相比于牧区话,其声母和韵母已大大简化.这就使农区话中的复辅音声母和韵母数比牧区话少得多,因而也派生了一部分其他次方言区稀有的元音,比如[■]、[■]、[■]等.此文以安多方言农区话为研究对象,使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梳理总结其元音和辅音的音系特征,并加以比较其三个次方言区声母和韵母的异同来反映农区话整体的声韵母面貌和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广西百色凌云加尤高山汉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中古音声母系统进行对应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玉林茂林闽南话有18个声母、59个韵母、七个声调,而声母和韵母配合成的基本音节只有568个,再加上声调也只有1327个,其配合关系比较复杂,本文拟通过列表分析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延边话就是居住在延边地区的人们使用的普通话。在延边地区,使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人们经过长期接触,彼此的语言也会相互影响。延边话主要受到东北方言的影响,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对延边话语音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葛源位于横峰县北,与上饶县、德兴市辖境相邻接。葛源话系因唐初玉山县移民入迁定居而演变形成。葛源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表明,处于赣、吴、徽语交接地带的葛源话,是朝着赣语化方向发展的保留有吴语底子且受徽语影响的一种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13.
分析莆仙方言的“有/无”具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三种词性,指出莆仙方言“有/无+X”重叠式是受莆仙方言形容词重叠格式制约的,重叠后具有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特色鲜明,在汉语的重叠范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闽南方言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南方言岛是明、清以来随着闽南地区的居民小规模向外播迁而在其他方言区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对于探索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语言的接触和语言的演变都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闽南方言岛的地理分布、闽南方言岛的历史形成、闽南方言岛的语言生活、闽南方言岛的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是探讨闽南方言岛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首先考察了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中鼻音韵尾脱落现象的分布、特点,然后指出,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共同存在的鼻音韵尾脱落现象不是其他方言影响的结果,而是其自身语言特点的保留,这为我们推测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的密切联系再次提供了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6.
湖南岳阳县方言音系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岳阳县方言的音系以及赣语、湘语的区别性语言特点,指出:岳阳县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舒声不送气、入声送气的现象,是唐宋以来江西移民带来的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皆送气的方言影响当地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皆不送气的方言的结果;此外,岳阳县方言处在赣语、湘语的交界地带,因此,把岳阳县方言划为湘语、赣语之间的过渡性方言也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柳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是桂柳方言的一个分支。清末,广东不少人移民广西,带来了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的粤方言,对本土的形成于明末的柳州方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借鉴语言接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粤方言对柳州方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南昌县(塘南)方言语音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县(塘南)方青是南昌方言的一种次方言[1].塘南方言的语音系统,由19个声母、62个韵母、7个声调构成.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角度探究及展现出塘南方言独特的语音特征.同时,塘南方言与南昌方言城里话在语音方面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差异.文章显现出塘南方言的独特个性,构建了塘南方言语音系统,丰富了南昌方言语音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搜集莆仙戏古剧本中习见而当代口语和剧本已不使用的特殊称谓词语,依性质分为亲属称谓、尊称、谦称、蔑称和身份称谓五类,分别举例说明,可作为莆仙戏具有古老性、保守性特征以及方言词汇发展变化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赵宧光是关注并研究方言的明代学者之一。文章勾稽了赵宧光的方言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赵宧光研究方言是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自觉,引证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他的方言研究成果具有共时价值,是研究明代后期方言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