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水溶性醇酸树脂干燥性能较差的缺点,利用丙烯酸类单体和苯乙烯对产品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树脂作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获得了与传统溶剂型醇酸树脂相当的干燥性能.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丙烯酸(PP-g-AA)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界面剂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容易实现,接枝率可达5.8%,接枝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PP-g-AA可明显改善PP-CaCO3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预聚物改性醇酸树脂的配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醇酸树脂配方设计的通用程序,该程序还可用于其他含羧其质改性醇酸树脂的设计计算。讨论了丙烯酸预聚物的分子量,官能度以及在配方中的比例等对树脂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改性醇酸汽车修补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醇酸树脂是涂料生产中合成树脂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之一,传统的醇酸树脂干燥时间长,硬度低,耐水性差,户外耐候性差,通过丙烯酸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及由该树脂配制的浅兰色汽车修补漆具有颜色浅、制成的汽车修补漆硬度高、耐候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用测定在不同升温速率下TDI/PPG(2000)/HEA体系UA齐聚物固化物热失重曲线的方法研究了UA树脂固化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测定了分解活化能,讨论了UA树脂固化物在氮气气氛中程序升温时的分解反应,用TG和DTA方法研究UA和UMA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表明,UMA比UA树脂固化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高,加入稀释剂(MMA或EGDM)可提高UA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改性醇酸树脂的丙烯酸预聚物官有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官能度是影响醇酸树脂配方设计的重要参数。丙烯酸预聚物改性醇酸树脂的配方中,只有丙烯酸预聚物的官能度是未知参数。通过IR光谱、GPC分析以及化学滴定法能估算出预聚物的官能度。利用测定的官能度对醇酸树脂涂料进行配方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酯共聚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共聚合方法用丙烯酸酯类单体对顺酐化醇酸树脂进行改性新工艺;考查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加料方式对改性树脂和涂膜性能的影响,较满意的配方为:MMA为30%-35%,BA为2%-25%,基体醇酸树脂为60%-70%,比较了传统改性醇酸树脂与本文研制的改性醇酸树脂涂膜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涂膜外观,耐冲击性能和耐汽油性比传统改性醇酸树脂涂膜好,且拓宽了改性醇酸树脂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在制备过程中部分原料的选择,以及在成漆后各项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P-g-GMA对PP/PA6(羧端基尼龙)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及其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增容与非反应增容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PP-g-GMA对PP/PA6共混物具有显著的反应增容作用,并且增容效果优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效果;PP-g-GMA的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远大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PA/PP合金体系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改性后,与PA共混可以提高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引入第三组分EPDM或NBR组成三元体系PA/PP/EPDM或PA/PP/NBR,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体系冲击强度,且三元组分PA/PP/EPDM与PA/PP/NBR的力学性能接近,可以用NBR替代EPDM混入PA/PP合金体系中,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1.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聚氨酯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察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及环氧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10℃,w(催化剂)=2%,w(阻聚剂)=0.1%;FT-IR表征说明得到目标产物。同时,聚氨酯进行改性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聚氨酯预聚体(n(—NCO):n(—OH)=2:1)添加量为2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59.33%,抗拉剪切强度增加3.7倍,材料断面的SEM图表明改性后材料出现韧性材料特征。另外,由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纳米CaCO3改性丙烯酸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制备纳米CaCO3复合涂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经不同改性剂改性制得的纳米CaCO3粉体在丙烯酸树脂中的分散工艺,制备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树脂浆液.探讨了不同纳米CaCO3和不同分散剂及其用量和丙烯酸树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CaCO3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佳分散工艺条件:适合于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的纳米CaCO3是WO-12,丙烯酸树脂、纳米CaCO3和分散剂BYK-110质量配比为16:16.7:1.考察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浆液的贮存稳定性,并用TEM对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浆液稳定性好,且纳米CaCO3在其中为纳米级分散.用该浆液制成的纳米复合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其耐光性、耐水性、自洁性和贮存稳定性等显著改善.最后,用SEM对涂料进行了表征.图2,表5,参8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辐照技术,以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并对其合成工艺及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超声功率、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吸水能力的影响.运用正交分析法,采用正交表L16 (45)分析了各因素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合成的产品,其吸水倍率为925 g/g,吸盐水倍率为95 g/g,并有很好的持续保水能力和较快的吸水速率.红外及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在羧甲基纤维素的主链上,且该吸水树脂具有疏松多孔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残留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的残留量,并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产物后处理方法以及树脂粒度对丙烯酸残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单体残留量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树脂粒度的减小,丙烯酸残留量逐渐增大;用乙醇处理可有效除去高吸水树脂中的丙烯酸单体残留.  相似文献   

15.
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树脂复合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合成了丙烯酸树脂,并选择合适的助剂、溶剂、填料,配制了丙烯酸树脂涂料.为提高涂层的硬度,抗冲击能力,耐磨性等机械性能,加入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有机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改性,解决了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提高了其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制备成二氧化硅-丙烯酸树脂复合涂料.在此基础上使用环氧树脂对涂料进行改性,提高了涂料的交联度,降低了涂料的亲水性.采取合适的固化剂以及涂布工艺,制备成纳米涂层.使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按国家涂料性能检测标准对涂料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制备的涂料涂布的钢板表面细腻平整,具有较好的光洁度.加入适量环氧树脂、固化剂、防锈剂后的涂料涂布后各项机械性能良好,耐碱能力在5%氢氧化钠,25℃的情况下达到了6h以上,耐侯性通过了350h的盐雾测试,耐温水性在80℃下达到了10h以上,耐酸性在5%硫酸,25℃的情况下达到了24h.  相似文献   

16.
两性蛇笼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碱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宠树脂,采用丙烯酸在笼中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弱酸弱碱型蛇笼树脂,研究了笼树脂交联度、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对蛇笼树脂离子阻滞容量、残余阴离子交换量、残余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找出了罗好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蛇笼树脂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水溶型丙烯酸树脂和乳液型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和方法,阐述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性油墨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油墨用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丙烯酸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方法研究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反应时间对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在烯丙基/环氧基的摩尔比为0.30:1时,温度控制在95℃,采用N,N-二甲基苯胺作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1.00%),反应3h后,丙烯酸转化率可达到98.80%。结论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丙烯酸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丙烯酸类树脂鞣剂的性能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两性丙烯酸类树脂鞣剂的合成方法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