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2.
杜荣 《科技信息》2010,(16):142-143
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和音乐、舞蹈就是三位一体的,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古今中外诗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本文试从语言节奏、诗歌旋律、拟声词、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等方面来探讨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以揭示其悦耳动听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3.
音乐性是诗歌的体特征。诗歌和音乐紧密结合,一同起源,相互影响,同流发展;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离开了音乐性,诗歌就不能成为它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4.
试论流行歌曲词作的语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音乐性和文学性两个角度分析了流行歌曲词作的语体特征。音乐性又分外在特征 (含句式、韵律节奏等 )和内在特征两个方面 ;文学性包括外在的语言方式 (含口语机制、修辞手法等 )和内在意蕴 (含形象性、关联性 )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声情并茂的文学样式,它不仅饱含丰富的感情,而且极富音乐性.诗的艺术感染力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陶冶读者的情操;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唤起读者的美感,拨动读者的心弦,使诗产生音乐效果.作为民间的诗、大众的诗的歌谣,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外,它的音乐美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歌谣的音乐美怎样体现出来呢?本文将从语言学、音韵学的角度作一探讨.(一)节奏的来源和表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一是指它的节奏,二是指它的韵律,可以说,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谈到诗的音乐美,不可能不谈到它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教师口语中韵律节奏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韵律节奏不仅具有辩义功能,而且是影响语音表现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影响语言韵律美的三个要素:语调、节奏、轻重音。  相似文献   

7.
节奏与押韵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现手法,它是创作成功广告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韵律的美往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强人们对此产品的记忆力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创作广告时,必须联系节奏与韵律,因为节奏与韵律不仅能够感染人,而且能够使广告的语言富有吸引力。节奏与韵律常常被运用在诗歌与散中,但也可以用于创作成功的广告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赞赏《美丽的阿美利加》歌词写作的文章。文章通过对歌词的分析,从文思到语言、从情怀致韵律,以及选词用词的特点去赞美歌词的写作,用意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英语古诗的翻译应尽量满足诗的特性,既要注意体式的适配,又要考虑流畅性,避免晦涩;既要达到所用语言的精练,又需考究韵律,使之具有优美的旋律和鲜明悦耳的节奏。这就像一首歌,歌词再好,旋律晦涩而不流畅是不会受到广泛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审美意象系统的音义层面,除了文学作品的节奏和韵律,还包括文学的语言格调和修辞法。文学的音义层面的这四种元素,一方面彼此互相交通,一方面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一成功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各各有其特殊的格调。它通过语汇、语法、句组意群、习惯用语、习用句式以及作品的节奏韵律表现出来。节奏和韵律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局部语言现象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局部语言现象加以分析。吟诵一两行诗句,就能明了它的节奏。阅读一两段散文,也不难捕捉其中的韵律。语言的格调,则是表现于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论述诗歌语言艺术特点的系列论文之一。它论述了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特征、作用及其基本形式,探讨了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形成原因并结合诗歌文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会音乐以宗教精神为主旨,其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歌词;世俗音乐出于民间歌舞,其节拍结构整齐匀称,服从于诗歌的韵律与形式。  相似文献   

13.
教会音乐以宗教精神为主旨,其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歌词;世俗音乐出于民间歌舞,其节拍结构整齐匀称,服从于诗歌的韵律与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歌词被誉为可唱的诗化语言,它作为创造声乐艺术美的文学语言基础,具有了含蓄意蕴美、回旋反复美、节奏律动美、抑扬错落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风格问题、音韵节奏问题几方面论述,认为诗是不可能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如果不能够充分体现原诗的意味与风格,在节奏与韵律等方面也不能与原诗对等,就不是对原诗的翻译,而只是根据原诗进行的再创作或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诗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之思的背景下,尤为重视语言的音乐性特点。在他看来,语言的原初形态便是诗歌。对诗歌节奏、音调、旋律等音乐性因素的重视与其“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论密不可分。带有音乐性的语言作为“形式显示”的引导词,并非具有实际性内容含义,而旨在将人们引入实际生活经验本身,引向存在之思。此外,吟唱性的语言还具有肉身性的特点,这与深藏在语言背后的“大地”密切相关。诗歌中的音乐性元素往往被赋予有关存在真理的本源之思的意义,诗人的职责在于歌唱有关存在的消息,由此形成了海氏独特的存在论音乐诗学观。  相似文献   

17.
从意境、韵律、节奏和语言风格等层面对评弹唱词“姑苏水巷”的两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歌词被誉为可唱的诗化语言,它作为创造声乐艺术美的文学语言基础,具有了含蓄意蕴美、回旋反复美、节奏律动美、抑扬错落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方婷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49-153
音乐和文字是姊妹艺术,两宗艺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是必然的客观事实。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如离开了文学,就难以独木支撑音乐大厦,文学如缺少音乐语言则变成枯涩无味的、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因此,音乐中文学的渗透为音乐添置了理性的思考;文学中有了音乐因而也闪烁出韵律和节奏的美。它们的联姻使双方都得到提升和深化,艺术的美也在这渗透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  相似文献   

20.
综观我国“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创作,史称“诗体小说”的虽不乏其作,但在语言形式的音韵节奏上显示出突出成就的却不多见。而当代小说创作中则出现了注重语言音乐性的势头,陆文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曾从为读者着想的角度,提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