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疲劳产生的机理、原因及生物学恢复手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强调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恢复问题,在对疲劳作出客观科学判断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休息和睡眠、热水浴、按摩及补充营养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运动疲劳,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将恢复计划列入到训练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动成绩的提高要靠科学训练和适宜的大运动量训练,也要靠有效的恢复。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已把恢复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视恢复为训练的继续。尽管目前对运动后疲劳有多种恢复手段,但是寻求新的,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仍是当务之急。经分析结果表明:下肢气压变换疗法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郭志勇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201-201,203
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疲劳产生的机制,疲劳对机体的生理影响。以及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总结恢复的途径和主要恢复手段,对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涛  戚鹏宇  张轶 《科技信息》2010,(34):293-29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也随之广泛起来。游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推广程度不断加深,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游泳课程,但有些教练过于加重训练计划,使得一些同学得不到好的恢复。疲劳恢复作为训练的一部分,人们已经认识到恢复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只有疲劳恢复好了才能训练好,训练好了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因此恢复也是训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游泳教学训练的恢复手段比较单一,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进行综述研究,总结出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恢复手段,使游泳教学训练的恢复手段更加合理、科学,以期待对教学和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对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训练效果的获得是在恢复期中,合理地安排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就会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的认识,已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这就更突出运动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田径运动性疲劳恢复训练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从理论上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其判断,并结合平时有关恢复训练的措施与体会,掌握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恢复手段,对训练工作和提高运动员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宫和平 《科技信息》2010,(1):207-208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的十三名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并对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反应时进行测量统计、比较,得出采用人工按摩、温水洗浴、营养补充、充足睡眠、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作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杨波 《科技信息》2012,(34):I0152-I015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常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过度疲劳除外),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疲劳一超量恢复一再疲劳一再超量恢复的过程。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但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疲劳积累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安排和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疲劳消除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正确选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其能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为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卫平  陈涛 《科技信息》2013,(8):330-3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也随之广泛起来。轮滑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推广程度不断加深,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轮滑课程,但有些教练过于加重训练计划,使得一些学生运动后得不到好的恢复。疲劳恢复作为训练的一部分,人们已经认识到其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只有疲劳恢复好了才能训练好,训练好了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因此恢复也是训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轮滑教学训练的恢复手段比较单一,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进行综述研究,总结出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恢复手段,使轮滑教学训练的恢复手段更加合理、科学,并期待能够对教学和训练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疲劳现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重新获得最佳的工作或运动能力,从运动训练学手段、营养性手段、中医药学手段、物理学手段及心理学手段对运动性疲劳现象的恢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打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地向自身生理极限和运动极限发出挑战.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疲劳与恢复成为运动训练当中两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判断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手选手在训练中的技术质量,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并对采用倒牵放松消除疲劳的方法手段进行了研究。倒牵放松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是消除疲劳、加快体力恢复的重要手段,因而,倒牵放松的强度,内容及顺序都要有科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占宾 《科技信息》2009,(30):179-17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本文在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几种机制学说的基础上,从营养、按摩和中草药的方法对疲劳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竞技篮球运动的特点,对有关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综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篮球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关于疲劳类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作为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一直是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疲劳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不同,其采用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各异,正确诊断产生不同疲劳的类型,是选择恢复手段、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李振常  张华民 《广东科技》2011,20(18):41-42
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次训练,在下一次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了解摔跤训练的供能,训练疲劳后的恢复,是运行训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摔跤的训练特点,供能特点,疲劳产生的机制分析,训练中疲劳的恢复,防止过度疲劳,训练后的恢复和自我监督进行了探讨和个人的一些看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疲劳、恢复与训练高度相关,故"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被奉为训练学的经典名言。广东男乒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成因既有躯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教练员必须定期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生理、生化、免疫和心理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以分析运动员疲劳累积的程度,并要求运动员一起采取多种恢复手段来消除疲劳,促进恢复,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中药补益与超量恢复张松岗,桑保育(矿务局一中)目前,我国传统的中药补益,已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不仅能促使疲劳消除时间缩短,速度加快,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和运动能力,而且在恢复体力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副作用,完全符合国际奥委...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中,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确保大学生运动员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促进其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诊断方法和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为今后教练员制订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