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配电系统可靠性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分析具有操作行为和带有自备电站的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新方法,建立了较逼真的元件可靠性模型。通过最小割集法,给出了故障模型和后果分析的方法,近似公式可用于计算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最后以一个实际系统的分析计算说明了程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5/10kV配电网规划中的可靠性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理论,采用基于最小割集原理的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对上海某区2000年35/10kV配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定量评估。从网络基本最小路概念出发,编程时采用一定技巧,能明显节省寻找最小割集所需的时间和内存。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割集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使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更加合理和有效,本文采用最小割集理论,提出一种通用性的适于计算机实现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诸多因素,其计算结果为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大量有效信息,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发现配电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莎 《广东科技》2008,(18):148-150
本文以IEEE可靠性测试系统的母线4为研究对象,进行可靠性指标计算。母线4其38个负荷点,系统规模不大,采用解析法进行计算。通过定量分析系统接线方式、元件故障率、元件故障时间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发现接线方式五可靠性最高。但由于变压器造价昂贵,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通常选接线方式一作为基本接线方式,即主馈线有隔离开关、分支线有保护、有备用电源、变压器无备用。元件故障率和元件故障时间的升高会降低系统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以最小割集为基础的可靠性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算法-基于故障树最小割集的可靠性数值仿真。它将故障树分析方法与数值仿真技术相结合,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基于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进行数值仿真,求解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成功地实现了算法的通用性,而且还能用于计算容错系统的任务可靠度。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叉树模型和遍历技术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模型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根据配电网络中任一元件位于馈线或分支线这一特点,将整个网络的元件组合成馈线节点和分支线节点两种集合元件,从而将元件故障等效为相应的节点故障,实现对配电网络模型的简化,采用二叉树模型作为算法的数据结构,易于实现对整个网络节点的遍历及节点的搜索.该算法在可靠性评估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近似,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软件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故障树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目前已有的各种分配与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如何采用故障树技术求得导致系统失效的功能模块的最小割集。首先提出将故障树技术运用到可靠性的分配中,创建了可靠性分配的故障树快速分配模型并具体分析了软件可靠性指标分配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这种技术的不足,并对该方法可能的改进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数控机床的故障实例分析,应用故障树模块分析算法,对Fanuc0i型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专家知识的智能诊断方法,用Fussed法求解最小割集,把大型复杂故障树,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多个子树;对数控机床典型故障建立了故障树,通过其最小割集进行故障定性分析,并将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分析推理机制中。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考虑硬件、软件故障对柴油机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等效的监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系统的功能结构图,运用Markov过程分析硬件子系统的可靠性,讨论软件子系统的可靠性.引入向量马氏过程(VMP)完成将硬件子系统等效为故障服从指数分布、维修服从未知分布的元件,分析由该元件与软件子系统所构成的硬/软件综合系统的可靠性.结果验证了硬件等效模型的正确性,得出该设备的软件子系统对监控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以及部件平均维修时间(MTTR)与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比值与系统稳态可用度呈反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机网结合的暂态稳定评价方法——关键割集组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保持模型、通过对网络关键割集组的分析来评价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分析了发电机与输电网络相互作用对暂态稳定的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临界割集的定义,使在暂稳评价中既计及了输电网络的影响又计及了故障相关性。在分析了割集脆弱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割集脆弱性的指标。文中还给出了搜索临界割集的算法。文中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配电变电站典型接线的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电量等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基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原理给出配电变电站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配电变电站高压侧母联断路器在单台变压器容量满足负荷需求时可能成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且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对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 1980~1989年间按装并运行于某配电系统的 8 736台高压电力电容器。分析了541台失效电容器。在建立电力电容器失效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计算了它的故障率和可靠性水平。对电力电容器的失效机理和失效原因讨论表明,局部放电特性仍是电力电容器失效的关键。从而提出对电力系统和制造厂均有用的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几种随机序在优化剩余元件的分配问题中的作用.指出一般随机序更有利于分配剩余元件中随机性最差的元件,而失效率随机序在这方面并不理想.在智能系统的剩余分配中,一般随机序更优越.在元件独立同分布时,失效率随机序更有效,而可靠度随机序比失效率随机序更强.在串联系统中节点的分配策略中,一般随机序是理想化的和谐分配,它比失效率随机序更有效.剩余元件的分配目的是利用一个适当的标准来优化系统的寿命,系统的寿命在可靠性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了被考虑的期望随机序、一般随机序、失效率随机序和可靠度随机序在系统的剩余分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产品可靠性设计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并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同的设计阶段有不同的可靠性分配方法。随着设计过程的深入,初步分配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所以在设计阶段中后期,还需要对可靠性指标进行再次分配。在进行指标分配之前,用一定的算法将所有最小割集进行筛选,再将筛选出的需要分配的最小割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指标分配,最终目标是将可靠性指标分配到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或基本事件上。通过分配前初始可靠性与分配后的可靠性对比,可以找出产品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改进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FMECA(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ism analysis,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靠性增长的备件需求模型及其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备件早期故障规律的分析,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备件早期可靠性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备件早期可靠性信息的备件需求量统计模型.应用该模型所获得的备件使用可靠性评估结果,求出了满足一定保障度的备件需求量.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陈涛 《科技资讯》2011,(26):131-132
变电所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变电所内的电气系统和电气元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整个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关键。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多是从如何提高变电所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及相关可靠性分析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从分析变电所电气系统实效的原因入手,并针对这些原因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和计算,进而提出提高变电所电气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营的水准。  相似文献   

17.
计及输电线路相关停运的大电网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计算和分析输电线路对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双回平行输电线路独立停运、共同模式停运和相关停运的大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和算法.计及共同模式停运和相关停运时,双回平行输电线路的两回线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多个状态的元件.提出的算法可以在形成可靠性指标时,同时计算这种多状态元件造成系统失效状态下独立停运、共同模式停运和相关停运的概率和频率,减少了计算复杂性.通过对RBTS系统、IEEE-RTS96区域A系统和一个实际电力系统进行的可靠性计算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光伏发电可靠性建模中辐照度模型、环境温度模型、光伏元件的随机停运模型等内容进行综述;对现有光伏发电及其所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指标进行总结;综述了光伏发电对配电网及发电系统的影响,指出增加储能装置、风光互补发电、风光储组合运行是提高光伏发电及其所处电力系统可靠性的3种方法;最后对光伏发电及其所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未来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