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简讯     
利用WMAP和Boomerang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寻找CPT破缺迹象现代宇宙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暗能量。如果这种暗能量随宇宙的膨胀而演化,并与电磁场发生Chern Simons(陈省身西蒙斯)相互作用,就有可能破坏电荷宇称时间反演(CPT)对称性成立的条件,这会使光子的偏振方向  相似文献   

2.
光、光强度和光谱光(视)效率等是光学中的常用术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产生混用现象。文章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将这些术语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51-51
现代宇宙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暗能量。如果这种暗能量随宇宙的膨胀而演化,并与电磁场发生Chern-Simons(陈省身-西蒙斯)相互作用,就有可能破坏电荷-宇称-时间反演(CPT)对称性成立的条件,这会使光子的偏振方向在传播中发生改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冯波等与中科院高能所及德国理论物理研究所合作,设计出了一种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偏振检验CPT对称性的新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分析了美国WMAP卫星和Boomerang南极气球实验发表的最新数据,发现了存在CPT对称性破缺的迹象。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进一步证实,将大大加深人类对自然界对称性的认识,并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暗能量的本质和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变折射率透镜是一种重要的光信息基础元件和新型微小光学元件,由于它具有直径小、数值孔径大、成像分辨率高的特点和聚焦、准直、多重成像的功能,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计算技术、光信息处理等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变折射率透镜国际市场主要被日本所占领,我国对变折射率透镜的研究始于1972年,实验室技术基本成熟,但由于变折射率透镜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没有很好解决,至今未能形成产业,本项目就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光条纹的出现,是由狭缝在实验中产生一个一个光脉冲,大量光子分布、叠加作用下的统计结果。作者设想,以现有实验设备为基础,在光学双缝、单缝、圆屏表面实施特殊的超黑材料处理,做同样的光学实验,常规材料下的一切光学现象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却使科技进步的正面作用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若任其下去,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现象、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矫正和控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4):34-34,37
随着水色遥感在近海复杂水体监测需要的不断扩大,在辐射传输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水体组分固有光学量(吸收、散射系数等)的遥感半分析算法已经逐渐成为水色遥感的基本产品,并进一步应用于水体物质组成及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反演(IOCCG Report5)。  相似文献   

8.
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肉食品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对于牛肉品质的快速检测,现有的检测手法还较为落后。课题以牛肉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光谱图像技术探索食用肉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光(VIS/NIR)的扩散和吸收特征参数,研究牛肉肉质的光学特性和组织成分的分光机理,建立鲜肉内部的质量和安全指标与光学特征的关系,研究优于传统的人工化学检测的非接触式、  相似文献   

9.
同天文学和重量科学的思想史研究一样,关于中世纪光学的编史思路也存在渐进论和革命论之争。渐进论者从古代光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角度出发,强调近代光学同中世纪光学之间的连续性。代表人物林德伯格更是将近代早期光学的诞生归因于对中世纪光学数学分析传统的严格继承。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将近代数学物理学的诞生归结为对西方科学传统中"数学应用于自然"主张的坚持与深化。然而在渐进论者以数理科学的演进为纲领将史料编织出明晰线索的同时,却忽略了中世纪光学的自然哲学、认识论及神学背景,从而使得这一原本具有丰富内容的学科变得干瘪和扭曲。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论了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量子概念的论文,强调应当区别光的产生和转化以及光的自由传播这两种过程.以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为代表的一切有关实验证明了的都是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以光子的形式出现,并没有证明光在传播中以光子流的形式存在.根据电磁场的量子理论,光在传播中一般不处在光子数的本征态,不适宜运用光子的语言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8):22-22,29
硅基电光调制器是发展硅基集成光学和硅基光电}昆合集成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它不仅是未来光交叉互连和光分插复用系统的核心器件,而且在未来的芯片光互联和光计算技术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硅基电光调制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硅材料是具有反演对称中心的晶体,在偶极近似下,不具有线性电光效应,因而,普通的硅材料无法像GaAs、LiNbO,等电光材料一样,研制出以线性电光效应为机理的电光调制器,虽然硅材料具有克尔效应,但是由于克尔效应是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是很弱的一种电光效应,因此也无法用于研制高性能的调制器,这极大地限制了硅基光电子学和硅光子学的发展。目前研制成功的硅基电光调制器主要是基于等离子色散效应、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等物理机制,属于间接电光效应,  相似文献   

12.
面包在烘烤过程中,面粉中的直链淀粉部分已经老化,这就是面包产生弹性和柔软结构的原因。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面包中的支链淀粉部分的直链部分慢慢缔合,而使柔软的面包逐渐变硬,这种现象叫"变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Lin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特性的“顺三限”、“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映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叶的一般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Lin痴》正是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徐键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8):29-30
集成光学器件在光连接、光耦合等方面比光纤更有优势,除微光路结构外,器件功能取决于少量掺杂的光功能物质。Er^3+在约1.55μm波长的光通信系统(如DWDM)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2,(15):49-51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水处理剂是一种由中心核、内层重复单元和外层端基三部分组成的高度支化的树形大分子水处理剂.具有精确的分子结构,高度的几何对称性,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在性能上表现出多功能性、分子量可控且具有单分散性、较高的密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容易成膜、不结晶、独特的粘度行为和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波动光学知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评析与综述的基础上,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首先,介绍"波动光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其次,探寻"波动光学知识"传入中国的途径与形式;第三,对于有关"波动光学知识"的传播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以太"与"光浪"基本概念以及"两说之争"内容的中文翻译,从而得出对于这一传入过程特点的认识;最后,阐述"波动光学知识"对晚清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捷克光学家马尔奇曾于1648年基于其三棱镜实验提出:"不同颜色的彩色光各自唯一地对应着不同的折射角"、"一束彩色光被折射之后它的颜色不会发生改变",这些结论与牛顿后来提出的光的不变性和日光的异质性思想相映成趣。通过解析马尔奇的三棱镜实验、光-色理论以及光的本质判断,勾画其完整的光学思想,并进一步论证,其光学思想可能对牛顿发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荧光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物质经某种较短波长的光照射后,吸收光能并随即发出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即称之为荧光。这种现象常存在于鹦鹉、海龟、以及许多鱼类身上。科学家推测这些动物利用荧光可以实现自我保护或进行交流通讯等。但此前还没有发现过一例可自然发出荧光的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19.
从逻辑经验主义到社会建构的发展中,自然的历史性始终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认识论的鸡之争使拉图尔提出了广义对称性原则,这一原则使自然的历史性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再现,使STS走向了新自然辩证法的本体论研究,这种本体论表明客体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在辩证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客观性与真理等一系列认识论范畴也不是对预先存在对象的表象性反映,也是在历史与时间进程中生成的东西;科学是一个人与物、自然与社会共同进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英汉法律术语不对等现象存在英汉法律语言、法律文化、立法者意图和法律译者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差异原因。由此,我们提出法律术语翻译适用“变译”策略。通过八种变译手段与实例论证英汉法律术语不对等现象翻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