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安全感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现状,选取了455名江西樟树市某小学留守儿童被试,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类型差异,其中五年级安全感发展差于六年级,双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安全感差于单方出外务工的。(2)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呈现年级差异,五年级发展差于六年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发展差于非独生子女。(3)留守儿童安全感和自我意识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省3个县的乡村小学的547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做调查研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为:(1)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奖惩等方面进行比较,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小学2307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总焦虑倾向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获得的奖励偏少,受到的处罚偏多;留守儿童以留守儿童为玩伴的居多;留守儿童长大后的工作是打工赚钱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他们的生命存在与安全意识、对自我生命的体验水平及对安乐死的认可程度显著低于汉族学生。女生的自我生命体验水平、对自杀行为及安乐死的反对程度明显高于男生;来自农村学生对安乐死的反对程度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留守儿童的自我生命体验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自我生命体验水平,对自杀的反对程度显著低于来自非单亲家庭学生;仫佬族高中生在自我生命体验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级显著好于1年级。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自编材料对某小学六年级20名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和20名学优儿童的测试,发现:1)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在估算类型、数字类型及四则运算上的表现显著低于学优儿童;2)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和学优儿童在自信心、情感认同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数学学业不良儿童还在情感认同和有用性认同及总的情感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3)就所有学生来说,自信心和情感认同对估算能力有预测作用,但数学学业不良儿童的估算表现主要受情感认同的影响,而学优儿童主要受自信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身体健康进行调研,揭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身体健康差异,系统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找出影响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关键中介因素和路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患病上差异不大,但其短期身体健康状况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四周患病风险前者是后者的1.55倍;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增加劳动负担、疏离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和延长打工年限,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身体健康差异。照顾者与孩子不太亲密和劳动负担重,分别使留守儿童的四周患病风险提高213%和108%。留守儿童四周患病风险随父母打工年限的增加而升高,4年后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从安徽省3市以年级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502名留守儿童,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问卷和儿童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留守儿童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P值<0.001);留守儿童孤独感与性虐待早期预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37,P值<0.001);留守儿童自尊与性虐待早期预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29,P值<0.01),控制孤独感检验发现自尊对性虐待早期预防的直接效应不显著(LLCI=-0.039 8,ULCI=0.134 3);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显著(LLCI=-0.188 3,ULCI=-0.110 2)。结论:留守儿童孤独感在自尊与性虐待早期预防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量表法,对荆门地区5所农村小学共计240名留守儿童和2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评测。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交流、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项目得分中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与社会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症状与社会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多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干预对小学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干预实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16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和恐怖八个内容因子上都有明显改变.结果显示:本次实验中的体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家庭教育问题严峻;学校体育课管理松懈,教师缺乏责任意识;农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相似文献   

11.
小学六年级儿童估算的概念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自行设计的任务考察了小学六年级儿童对估算的概念理解.从一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69名被试参加了本实验.结果表明:①小学儿童获取的有关估算的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明显多于条件性知识;②概念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的掌握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只有概念性知识的掌握水平明显制约了高、低组儿童的估算表现差异.文中对上述结果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支持通过教育态度和教育投入影响儿童的在校表现,从而实现家庭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鉴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探索性地挖掘家庭教育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揭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现实困境以及家庭教育支持对其在校表现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支持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60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了亲子分离内部各因素对中学留守儿童应对方式的影响,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更趋于消极。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在年级、性别、分离时间、沟通频率、代养人类型上差异显著。结论:亲子分离后,亲子分离的时间、沟通频率和替代养育方式的不同都会显著的影响中学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量表、歧视知觉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对533名5~8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以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地预测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和主观幸福感3者之间相关显著(r在0.12~0.38之间,P<0.01);歧视知觉在家庭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情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锕为 《科技信息》2011,(18):I0279-I0279
阜阳经济落后,农村留守儿童多,问题严重。家长监管不到位;学校、教师没有足够重视或方法不得力;地方政府、社会工作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问题相当严重,值得家长、学校、社会深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年级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听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调查法研究四到六年级的64名听障儿童和88名健听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结果:1)健听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听障儿童;2)情绪理解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在听障和健听儿童中的模式一致;3)年级对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的调节作用显著,在四年级时情绪理解不影响社会适应,从五年级开始,随着情绪理解得分的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结论:听障儿童的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水平与健听儿童之间存在差异,但并未出现发展阶段的落后。研究结果显示:在听障儿童社会适应的干预中,教育者应注重情绪理解的作用,抓住与社会适应密切相关的反思情绪的快速发展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高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重庆市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基本状况,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高中的6个班作样本,用FAT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市的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在总体上不高,总体平均数和标准差为2.456和0.594,但不同学校、年级、学习成绩、性别的学生其考试焦虑存在着总体的或部分的显著差异;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认知阻塞和社会贬抑;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躯体反应高于男生;考试焦虑有随着年级升高下降的趋势,成绩优秀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一般生和落后生,普高学生显著高于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法,探讨乒乓球活动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的影响,寻求改善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的途径。结果表明,乒乓球活动对改善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有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回顾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成果。证据显示,以往学者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未来研究应尽可能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纳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与中国农村文化及实际相匹配的干预方案等,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该文就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小学班主任在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