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联想让人不踏实作者李方、杨云龙、周为上榜理由:去年年底,花费12.5亿美金收购IBM的全线PC业务后,一直饱受争议的联想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联想能否顺利越过这道“坎”?2唯有牺牲多壮志作者李志军  相似文献   

2.
联想宣布收购IBM的PC及笔记本电脑业务。这是一个意义重大,但许多人又说不清楚意义何在的事件。我看了一些评论,觉得过于偏重技术分析,我们最好还是跳出来想一想。这是一件什么事?放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观察,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是件惊天动地的小事情。与此相比,其他所有技术理分析,都不足挂齿。  相似文献   

3.
"蛇吞象"的新联想演绎"中国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背景 联想"蛇吞象"收购IBM电脑 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12月8日宣布,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从而组建起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  相似文献   

4.
惠普惊魂     
当惠普而临PC业务退与进的岔道口时,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正好刺激了惠普敏感的神经,尤其对惠普PC全球业务造成了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收购IBM的PC及笔记本电脑业务.这是一个意义重大,但许多人又说不清楚意义何在的事件.我看了一些评论,觉得过于偏重技术分析,我们最好还是跳出来想一想.这是一件什么事?放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观察,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是件惊天动地的小事情.“惊天动地“,是说中国要开始上演五百强连续剧,让世界听听国家这架飞机起飞时的响动;“小事情“,是指这一集的情节只不过是IBM电脑这个区区小题目.纵观历史,先有走向世界的大企业,后有走向世界的强国;中国既然有种把信息强国的话放出去,联想收购这类事,就早该如此接二连三发生.与此相比,其他所有技术理分析,都不足挂齿.……  相似文献   

6.
续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NVIDIA收购ULI希捷收购迈拓后,沸沸扬扬了几个月、又一件震撼IT界的收购案也终于尘埃落定——7月24日,全球第二大处理器供应商AMD正式宣布以54亿美元——80%现金加20%股权的方式收购ATI公司。或是震惊,或是欣喜,但是  相似文献   

7.
联想宣布收购IBM的PC及笔记本电脑业务。这是一个意义重大,但许多人又说不清楚意义何在的事件。我看了一些评论,觉得过于偏重技术分析,我们最好还是跳出来想一想,这是一件什么事?放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观察,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是件惊天动地的小事情。与此相比,其他所有技术理分析,都不足持齿。  相似文献   

8.
《科技智囊》2012,(1):94-95
1.11月17日.摩托罗拉移动称,其股东已批准搜索引擎巨头谷歌(Google)斥资12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端木清言 《科技智囊》2011,(9):I0026-I0029
8月15日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成为对韩国制造业和硬件产业结构的警告事例。三星电子、LG电子等韩国手机企业今年第二季度首次赶超芬兰诺基亚,登上世界市场占有率首位。  相似文献   

10.
把宏碁和联想拿出来对比,不仅仅是因为两家公司领导人在性格上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两家公司共同承接了海峡两岸IT业的命运走势,它们的未来,不可不关注。 本文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宏碁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施振荣创造的宏碁模式是不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对知识企业运营模式的一个东方式的答案?为此,我们拿联想来做对比,对不起了,柳传志先生。  相似文献   

11.
对于2004年的手机行业来说,“手机狂人”万明坚的“下课”引起的震动与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2.
顾列铭 《广东科技》2008,(17):78-80
三年前,在杨元庆的极力争取之下,联想集团(以下简称“联想”)董事会经过四个月的研究和争论,最终批准了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而今,联想2007-2008财年第一个季度利润就超过了1亿美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杨元庆将在2008年兑现自己六年前的承诺,带领联想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3.
糖是我的最爱,有一天爸爸告诉我,其实糖的家族可庞大了。那么,这么多种糖它们都是甜的吗?甜的是不是都是糖呢? A:说到糖,人们总会联想到糖果、果酱、冰淇淋等有甜味的食物。但是,在营养学中,并不是根据甜味来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糖。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分单糖(葡  相似文献   

14.
新联想使2005年稍显平淡的PC产业再次波澜起伏,而赚足人们眼球的联想在距离2006年仅剩11天时,为其国际化征程设下了一个全新的谜局担任新联想CEO一年的史蒂芬·沃德离职,由原戴尔公司亚太及日本业务总裁威廉·阿梅里奥接任。一位分析师分析感叹“这好比一支棒球队从头号竞争对手的球队买入了一位顶级投手。阿梅里奥不仅仅是离职,还加盟了竞争对手——这对戴尔来说是双倍的巨大损失!”自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开始,lenovo与IBM这二种“蓝色”文化的融合,便成为新联想的一个长期战略问题。而有了戴尔老将掌舵的联想,将如何在2006年把同样以蓝色作为品牌代表色的戴尔文化融入自身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5.
财经剪贴     
联想并购案再生变数美强硬拒绝IBM三次让步联想收购美国IBM公司个人电脑业务一事日前再生变数。负责审核这笔交易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担心IBM的核心技术会被联想公司拿走为由,拒绝了IBM公司提出的三项让步条款。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部分成员指责中国可能会利用此次并购来窃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在今后的18个月内,IBM和联想分别沿用自己的品牌;之后将整合品牌,可能会启用双方的共同品牌。联想此举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一步,也为中国企业探索了国际化道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系列的“密谋”表明,惠普正在通过妖魔化联想的方式来颠覆联想借IBM跳板进军国际化的战略。在硬性地给联想戴上“国家安全”“垃圾制造”等枷锁后,惠普内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在联想吸纳IBM的PC及笔记本业务后,惠普似乎患上了“恐慌症”。  相似文献   

18.
似乎已没有一家PC企业能像联想这样,让国人如此为之振奋,让世界如此对其瞩目.作为中国PC产业的代表,刚刚以"蛇吞象"的姿态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联想,在2006年伊始,又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2005年12月21日,联想董事会宣布任命此前在戴尔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并兼任亚太及日本业务总裁的威廉.阿梅里奥接替斯蒂芬.沃德担任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C巨人迈出了其国际化后的第一次换帅征程,而换帅后的联想也让业界"联想"到一个又一个谜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岁末,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格林柯尔全资收购两家欧洲著名汽车企业,被誉为两家民营企业献给新年的一份“豪门盛宴“.两家民营企业成功的跨国收购昭示着中国民营企业开始步入“跨国大企业“行列.从两家企业的并购对象和运作方式上看,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并购方式.……  相似文献   

20.
俞靓 《世界博览》2012,(12):62-62
正是虚荣并购?还是好莱坞向中国敞开大门?来自中国的大连万达集团宣布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影院集团AMC,为中国在美国娱乐行业最大的一桩收购案。在美国,这则新闻引起当地媒体的强烈关注。大家关注的话题焦点在于,这到底是一桩好买卖还是虚荣并购?是不是预示着好莱坞与中国合作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