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在腈纶浆液中加入氯化锂对沉析法成形腈纶浆粕的影响。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了含有不同氯化锂质量分数的腈纶浆洼的黏度,并对不同浆液沉析成形的腈纶浆粕进行了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2%的氯化锂可有效地降低腈纶浆液的黏度,降低幅度达到原来未添加氯化锂浆液黏度的80%以上,有利于得到更均匀更细的PAN浆粕,且浆粕的比表面积提高到原来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剪切速率对直接法制备芳纶浆粕缩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剪切速率对低温溶液直接缩聚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浆粕(芳纶浆粕,PPTAPulp)缩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PPTA刚性分子发生逐步缩聚反应的缩聚模型,解释了在缩聚反应过程中,分子链的取向是提高PPTA相对分子质量的必要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剪切速率有利于PPTA分子沿流动方向取向,从而提高缩聚反应速率以及芳纶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浆粕的长径比(L/D)。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了芳纶浆粕的性质、芳纶浆粕与芳纶短切纤维配比、分散剂的用量及成形方法对芳纶原纸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较为合适的芳纶原纸抄造工艺。结果显示:高打浆度、表面起毛程度较好的浆粕有利于提高芳纶浆粕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芳纶原纸的强度;浆粕与纤维质量比为1.5∶1时芳纶原纸强度最好;抄纸时适量加入PEO分散剂可提高芳纶原纸的匀度和强度,最佳PEO质量分数为0.15%;分层成形比一次成形所得芳纶原纸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用聚丙烯腈(PAN)基中空纤维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中空活性炭纤维(ACHF)的活化过程。考察不同KOH质量浓度对中空活性炭纤维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比表面积和得率,孔径分布,用碘吸附值、亚甲基兰吸附值测定了中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用SEM观察了其表面结构。结果显示,KOH活化法得到的中空活性炭纤维具有窄的孔径分布,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ZnCl2/聚丙烯腈(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和HCl处理制得电容器脱盐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简称PCNF)电极.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技术研究PCNF的形貌、结构性能.结果表明,ZnCl2对纳米纤维丝具有造孔作用,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同时改善了纤维的表面亲水性.循环伏安测试证明该PCNF电极具有较高的双电层电容,将其组装电容器,成功用于盐水淡化,单个循环的脱盐量为8.2mg/g,比纯PAN基碳纳米纤维电极提高了5倍.以PCNF作为电极的电容器脱盐循环稳定性好,有望用于苦咸水及海水的淡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低温溶液缩聚法直接制备PPTA浆粕基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浆粕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体系中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及熟化成纤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聚合工艺条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PPTA浆粕,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低温溶液缩聚法直接制备PPTA浆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CO2活化法制备PAN基活性碳纳米纤维,探讨活化温度对活性碳纳米纤维孔结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所制备的PAN基活性碳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PAN基活性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SBET)、总孔容(Vtotal)和微孔容(Vmi)均增大,当活化温度达到950℃时,SBET、Vtotal、Vαmi、Vtmi和VDmi分别高达1 484.5 m2·g-1、0.709 cm3·g-1、0.680 cm3·g-1、0.666 cm3·g-1和0.659cm3·g-1;Langmuir模型较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所制备的PAN基活性碳纳米纤维对MB的吸附过程,且ACF950在(25±1)℃对MB的饱和吸附量高达270 mg·g-1.  相似文献   

8.
芳砜纶浆粕在硅橡胶耐烧蚀绝热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预处理后的国产芳砜纶浆粕纤维(PSA)浆粕作为主要耐烧蚀和增强填料,制备了硅橡胶绝热材料。研究了PSA浆粕纤维含量对硅橡胶绝热材料的分散效果、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线烧蚀率、密度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砜纶浆粕的预处理可以提高其在绝热层基体中的分散和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当处理后PSA浆粕纤维用量不大于15份(苯基硅橡胶100份)时,随浆粕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绝热材料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随着PSA浆粕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PSA浆粕的硅橡胶绝热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可应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或者冲压发动机中。  相似文献   

9.
对芳纶短纤维和芳纶浆粕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热失重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芳纶短纤维和芳纶浆粕对橡胶复合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动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维为巨原纤模型;芳纶浆粕为微纤模型,呈羽绒状。芳纶短纤维在500 ℃降解,650 ℃左右降解基本完全;芳纶浆粕在350 ℃左右开始降解,500 ℃左右迅速降解,直到650 ℃左右降解基本完全。芳纶短纤维/芳纶浆粕增强制备的氯丁橡胶复合材料的撕裂强度、拉断伸长率、屈挠性能随着芳纶短纤维/芳纶浆粕并用比值减小而提高,但其动刚度减小。动态力学性能表明芳纶短纤维与芳纶浆粕并用比为10:10时,有相对较高的储能模量,较低的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动态疲劳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与聚丙烯腈(PAN)共混纺制了中空纤维膜,并对该中空纤维膜进行了预氧化处理,分别对共混膜的水通量、预氧膜的表面形态、膜的热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有利于共混膜水通量的提高,PI的加入有利于共混膜在预氧化过程中保持空洞结构,同时提高了PAN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这为制备分离性能优良的PAN基预氧化中空纤维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Nano-porous ultra-high specific surface fibers have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elective absorption-separation,solid support catalysts, composites, high performancesensors, scaffolds for tissue/cell growth, carriers for im-mobilizing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ly significantagents and molecules. 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the otherunanticipated but useful properties may be discovered forthese fibers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fibers to ar-eas that currently do not exist. Since these fi…  相似文献   

12.
运用感应加热工艺,开发了低成本且工艺简单的无镀镍铜铝复合材料的低温分层钎焊法。试验了4种铝用钎料及其钎焊工艺代替电镀镍作为铝表面镀层,解决了铜板与铝板之间的焊接问题。观察了焊接区域的界面形貌、断后形貌,测量了焊接件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高低温钎料分层钎焊工艺可以实现铜铝板的有效连接,所获得的铜铝焊接件剪切强度最高可达26 MPa,焊接区域无明显的焊接缺陷;刮擦钎焊既可以搭配高温钎料,也可以搭配低温钎料使用,并且焊接件的剪切强度能达到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旋转流变仪并结合Tanner黏弹性流体挤出胀大方程研究了剪切对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PAN/DMSO)溶液挤出胀大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挤出速度对PAN初生纤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挤出速度的增大,体系的挤出胀大比逐渐增大,当挤出速度大于90m/h时,挤出胀大比的变化出现拐点,增大的趋势变缓;聚合物大分子链的回复是初生纤维表面形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湿法纺丝过程中,挤出速度低于90m/h时初生纤维表面粗糙度随着挤出速度增加而减少,在较高挤出速度时,随着挤出速度增加而增加;干湿法纺丝初生纤维的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湿法纺丝,并且随挤出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连续溶液聚合和一步湿法纺丝技术,在10t/a中试实验装置上成功地制备了碳纤维用聚丙烯腈(PAN)原丝批量产品。通过不断地优化聚合和纺丝工艺条件,实现了PAN原丝的中试稳定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溶液聚合技术在实现单体高度转化的同时获得了高分子量的PAN共聚物,通过调整凝固成型工艺条件和牵伸配比制备了具有圆形截面且结构致密的高取向度PAN原丝。将批量PAN原丝产品进行预氧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后.获得PAN基碳纤维,其束丝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达到3.74GPa,223GPa和1.7%。  相似文献   

15.
模内热压定型是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用干燥方式,它是将成型后获得的湿纸模胚在被模具挤压与抽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热板作为热压定型机的热源,其工作表面的温度均匀性影响着制品的干燥质量。针对纸浆模塑热压定型过程中加热板的温度不均匀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联合仿真与正交试验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加热板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加热板的传热模型;然后,基于Fluent对加热板进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根据温度场分布结果将油路结构中的高温区域与低温区域尽可能交错,设计了4种新的迷宫式油路结构;最后,以油路结构、油路平面高度、加热板厚度和油路截面直径设计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并进行了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工作表面的最高温度为224.47℃,最低温度为209.92℃,温度极差高达14.55℃,温度标准差为3.01℃;加热板厚度和油路直径的大小对温度极差的影响显著,油路结构对温度标准差的影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改进了加热板的结构,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加热板工作表面的温度极差降至7.27℃,温度标准差降至1.09℃,保证了加热板温度的均匀性,提升了纸浆模塑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 FT-I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在乙二醇作用下的凝固过程,利用二维相关分析方法对得到的红外谱图进行再处理,解析出相关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从分子尺度上通过对特定基团的分析,研究了组分间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揭示了PAN溶液的凝固过程。结果表明,溶剂DMSO在PAN溶液中以单分子和聚集体的形式共存,对—CN形成一定的束缚隔离作用;随着凝固剂乙二醇分子的进入,由于DMSO和乙二醇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其逐渐从聚合物分子链间排出,DMSO分子团对—CN的束缚隔离作用被减弱;同时,PAN分子链间距缩小,当某一区域的DMSO减少到一定程度,PAN分子链由于—CN之间偶合交联作用相互靠近排列而发生宏观上的凝固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磷化物水蒸汽结合处理法,对低模量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粘胶基碳纤维进行了重量失损,液相吸附实验。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平行实验和线性回归处理,以亚甲基半吸附量为指标,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比表面、孔径公布和扫描电镜图片对活化前后的碳纤维结果地表征。  相似文献   

18.
The pansharpening process is for obtaining an enhanced image with both high spatial and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s by fusing a panchromatic(PAN) image and a low spatial resolution multispectral(MS) image. 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ansharpening method, which utilizes sparse coefficients and over-complete dictionaries to represent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However, this method still has some drawback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block effe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PCA, we propose the Sparse over Shared Coefficients(SSC), in which patches are extracted with a sliding distance of 1 pixel from a PAN image, and the MS image shares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 coefficients trained from the PAN image independently.The fused high-resolution MS image is reconstructed by K-SVD algorithm and iterations, and residual compensation is applied when the down-sampling constraint is not satisfied.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SC method outperforms SPCA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