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凯  殷裁云  徐延勇  李晓婷 《科技信息》2010,(25):329-330,312
根据处理给出的偏移数据体,通过整理钻孔资料和地质资料,构建起勘探区的地质模型,利用测井资料对地震反射波进行层位标定,确定需要解释的地质层位与地震层位对应关系,进行地震层位追踪解释,然后利用三维可视化、相干体等多种属性对目的层的反射波进行分析,确定勘探区内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并根据钻孔数据求取速度信息,最终把时间层位转换成深度层位,为矿方提供可靠的构造成果。结果表明,通过上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能快速、有效的圈定5米以上断层,直径20米以上的陷落柱和10米以上的褶曲。  相似文献   

2.
王红霞  王永奎 《甘肃科技》2014,30(18):28-30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蕴含丰富的地层地震地质信息,常规解释方法主要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资料,进行层位解释、断层解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等,但对于地震剖面成像效果差且特征不明显的地质异常体或是小断层采用常规解释方法就难于既得好的地质效果.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取得升级,特别是对于识别断距小的断煤断层、煤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实例论述了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在解释断层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裂隙发育带是油气运移的基本通道之一。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储层裂隙发育带可以应用以下 3种技术 :①叠后三维地震数据相干体分析技术 ;②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构造属性分析技术 ;③叠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AVO及AVA分析技术。实践表明 ,利用多波多分量资料、叠前的AVO或AVA资料预测裂隙发育带效果会更好。尽管利用叠后资料研究裂隙发育带有较大的难度 ,但在资料信噪比较高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包含着丰富地质信息的三维数据体 ,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矿井规划、设计、生产需要,查明该区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发育情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利用钻孔对各主要反射波进行标定,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各反射波组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然后从中找出各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对数据体的连续追踪,辅助以方差体的解释手段,查明了区内煤系地层形态及构造格局。构造格局展布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规律趋势吻合。为采区开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5.
李磊  刘永雷  刘晓光  丁嘉  李炎  王井伶  蔡剑锋 《河南科学》2019,37(10):1659-1664
为了解决克拉苏构造带西段新生代砾岩层引起的速度变化和工程决策问题,利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非地震电阻率数据体、地震-非地震联合反演阻抗体、野外地质露头信息和钻井岩屑等资料,对砾岩层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库车坳陷新近系-第四系砾岩层可以划分为四期,具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及冲积平原三种沉积成因,它们的规模、水动力条件及沉积构造等具有较大差异.以冲积扇砾岩层规模大,冲积平原相规模次之,扇三角洲相砾岩层发育规模最小.砾岩层整体具有纵向上多期次连续发育、相带差异明显,横向上相变快、集中分布的特点,新生代构造演化、构造样式及南北向断裂是控制砾岩层发育、沉积特点及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莫7~莫11井区应用了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其地震资料应用单一的解释技术难以刻划小断层.在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的基础上,解释过程中以新数据体为主体,采用了层位解释技术、速度分析与构造成图解释技术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断裂解释技术(面块切片解释技术、构造应力场分析解释技术、构造层内标志层控制解释技术、古构造恢复解释技术、正演模拟解释技术).解释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断裂系统更合理,并且识别出了一些对油气成藏起重要作用的小断裂(变换断层).解决了以前地震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测井、钻井解释结果难以吻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奕峰 《科技信息》2011,(21):I0054-I0057
本文介绍在安徽淮南某矿利用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再处理解释技术,解决了大倾角、复杂构造区域煤层赋存形态及断裂构造发育问题。通过对原地震资料的高保真、高分辨率处理,获得了较高信噪比、各煤层反射波层次分明的三维数据体;对地震资料再处理数据体的精细地震地质解释,查明并理顺了主要构造的展布特点与形态,为矿井设计、开拓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表明三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再处理解释技术在煤田采区地震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的对应关系,时深转换是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介绍了时深转换的原理、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时深转换速度的求取思路,阐述了不同地质和地震地质情况下,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结合层位、断层等的T0值,绘制出需求的构造图,以达到最佳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9.
井间砂体的刻画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后期密井网区储层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重点。针对目前反演构造建模难题,利用井震结合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建立层位,使其符合井点分层和井间地震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局部分区建模方法进行层位与断层交切,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反演构造模型。以北一断东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区S、P、G层位高精度反演构造模型及其约束下的反演数据体,提高了井间及断层区域的储层预测精度,并在B1-A21—B1-A22井区的剩余油挖潜中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廊固凹陷沙三下段为深水湖相沉积,局部发育洪水成因的浊积砂体.目前已在中岔口地区探明安421井浊积砂岩油藏.为了确定油藏规模和诸层变化规律,在地质分析基础上,利用Landmark工作站对该油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顺层拾取油层反射波振幅信息,弄清了浊积砂体平面形态及厚度变化规律;通过三维地震反演技术,对浊积砂体储集物性尝试性地进行横向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浊积砂体平面上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砂体主体部位储集物性较好.油藏分布在上倾方向受构造和岩性决定双重因素控制,证实安421井沙三下段油藏是一个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该认识不仅为油藏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为高勘探程度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油藏描述技术相结合研究非构造油藏地质特征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彭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8):3190-3199
为同时追踪所有地震层位并处理层间关系,使层位在整体上贴合地震数据,提出了基于走向长线段扩散连接的层位全局自动追踪方法。按照不同剖面方向跨多个地震道追踪趋势形成局部层位走向,结合已有层位调整后,将局部层位走向连接形成层位,达到局部区域走向的贴合。从多个位置起始将走向线段扩散连接,并通过平滑处理深度分歧和层间关系,形成全局层位。进一步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随机调整走向线段以整体上贴合地震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层位趋势更为准确,减少了误差累积和深度分歧的影响,整体调整后更贴近真实地震数据走向,为地震解释初始全局层位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开燕  孙吉爽  李建军  王妍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414-2417,2431
在卫星-升平地区三维工区范围内,利用不同的解释技术和手段,针对登娄库组各段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从多方位观测、方差切片、相干切片及地震属性提取等方面对小断层和层位做了精细解释,进一步落实登娄库组各段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的分布特征,编制工区登娄库组断层叠合图和圈闭构造叠合图。从各反射层的构造形态来看,登娄组各段都具有很好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多层介质反射系数的波动方程推导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2)对时间域的井旁道记录利用同态反褶积方法提取地震子波,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3)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再根据时深关系求出每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深度点,按照所要求的深度采样间隔进行重采样,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资料的层位标定。  相似文献   

14.
挠曲作用的形变响应及其识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挠曲作用的形变响应和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挠曲作用的构造单元、动力学背景和响应沉积层序等。分析结果表明,挠曲作用诱发的挠曲滑动主要发生在2种界面上,一是大的岩性界面,二是因挠曲作用而形成的挠曲滑动界面,从而形成了响应于挠曲构造活动的独特的地震特征。对刚性地层和塑性地层而言,挠曲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响应:刚性岩层发生诸如层内断裂之类的脆性形变,并认为挠曲作用可为层内断裂的一种新成因;塑性岩层则以颈缩、塑性流动、蠕变、揉皱等形变为主。所有这些形变特征,组成了一个由裂隙、层内断裂、错滑面等组成的彼此连通的空间立体网络,为流体的流动、物化反应和水岩反应提供了一个便捷畅通的网络体系,该体系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由断层、渗透砂体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15.
火山岩断裂识别方法及其在滴西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山岩储层具有"小而肥"的储集特点。与火山岩的储集特点相对应的是火山岩预测的不准确性。大量的研究表明断裂对火山岩油气藏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通常,地球物理工作人员采用剖面预测方法对断裂进行预测。但该项技术不适于火山岩的杂乱反射剖面。相干体和曲率体是目前可靠度较高的两类地震属性体。这两类数据体具有受人为干扰少的特点。基于此,采用了相干数据体和曲率数据体作为原材料,利用滴西10井区的火山岩顶作为母层,结合滴西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构造史,采用层平移的方法,构建了时空格架下的断裂观测系统。在此系统下,对检测出来的不连续体属性进行判定。最后,对断裂进行分类和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和滴西地区的所形成的地质认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轻钢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轻钢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顶层位移和其他各层位移的变化,比较60,100,120,160mm几种不同厚度楼板的地震波响应,得到计算模型的应变、应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厚度楼板对相同的地震波有不同的地震响应,当楼板厚度为120mm和160mm时,对地震波产生的响应最为强烈;多层轻钢结构具有很好的剪切变形;在多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要求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楼板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仍在我国各类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展也始终为结构工程师所关注。结合新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约束砌体中构造柱间距的设置原则及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各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的基本要求等。  相似文献   

18.
认识到苏北盆地 BXP地区中段辉绿岩分布广 ,厚度变化大 ,呈多期、多通道侵入特征 ,对下伏地震反射层 T3 1、T3 3 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影响其资料品质及构造落实程度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问题 ,从辉绿岩的形成机理入手 ,结合钻井资料 ,运用各种地质物探等方法 ,对本区辉绿岩的分布、侵入时期与断层组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进而探索辉绿岩与油气形成的复杂关系 .研究表明 :本区辉绿岩的侵入时期晚 ,在加速 E1f2 、E1f4 段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的同时 ,也破坏了早期原生油气藏 ,影响了次生油气藏的形成 ;另外辉绿岩的侵入优化了围岩渗透性 ,导致蚀变带的产生 ,提供了油气的运载体和储集体  相似文献   

19.
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沉积盆地,地表条件及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导致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难度大、资料品质较差、物探综合解释难度大。综合利用地震合成记录、井正演及野外露头开展地层多元综合标定,明确探区内各组系地层顶底反射界面及其地震反射特征;结合野外构造形迹调查,利用重电震联合约束反演进行相互验证,建立了走滑冲断构造解释模型;通过精细速度分析,建立了研究区速度场,运用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技术准确落实地下构造。在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预测有利烃源岩展布区带,部署马参1井。该井钻遇了与预测较为吻合的泥岩及暗色泥岩,并在下白垩统李洼峡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证实六盘山盆地西南部确实存在成烃成藏的过程,盆地内马东山构造带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