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以Ni-Fe二元系合金作钎料,研究在一定的钎焊温度下,使用热压机对金刚石进行钎焊.其断面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金刚石与钎料的结合界面处有Fe5C2生成,并且在钎料中存在多种不同的相.采用上述钎焊工艺得到的拉伸试验样品,其抗剪强度最大值达到54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纯氩气保护炉中钎焊的焊接方法研究了 15 %SiCp/ 30 0 3Al复合材料钎焊主要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HL4 0 2 0 .4 %Mg 0 .1%Bi钎料配合钎剂QJ2 0 1钎剂 ,在钎焊温度 6 15℃ ,保温6min ,在 3kPa的恒压力作用下 ,钎料铺展好 ,钎焊缝致密 ,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复合材料钎焊接头 ,接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 35MPa。试验还表明 ,钎料成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接头强度的主要因素 ,接头区Al SiC、SiC SiC界面是使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强度低于基体合金钎焊接头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成功一种新型的铜—锰—锌—硅系钎料。这种钎料适合于钢件和硬质合金等材料的钎焊,文中阐述了钎料合金体系选择及各组元配比拟定的理论依据,通过钎料性能和接头性能的实际试验进一步调整和确定钎料合金各成分的含量。这种钎料与黄铜料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以此钎料钎焊接头的强度远高于黄铜钎料钎焊接头的强度,具有特高的抗冲击性能,而合金的轧制性能亦良好;由于这种钎料熔点较低(825.5℃),所以能降低钎焊温度,减少钎焊能耗,节省钎焊时间,新钎料有效地降低钎焊应力,促使焊件变形小;而且,钎焊金属具有较细的晶粒,因此,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由于钎焊温度降低及钎料的含锌量较低,促使钎焊时环境污染大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根据白铜气封镶块薄壁结构钎焊的需要,选择确定了B—Cu36NiMnCoFeSi箔带钎料并对其工艺性能和所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气封镶块钎焊用夹具的结构及特殊要求;通过气封镶块试验件的钎焊,确定了钎焊工艺,并按该工艺进行了实际零件的钎焊生产。  相似文献   

5.
金属饰品包括贵金属饰品和普通金属饰品,金属饰品的焊接以钎焊工艺为主。文章介绍了钎焊的金属学微观原理,以合金相图为理论依据的钎料选择,金属饰品常用的钎料、钎剂,焊接操作和注意事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的添加对Ni-Cr-B-Si系非晶态箔状合金钎料真空钎焊1Cr18Ni9Ti母材的钎缝的组织特征和临界钎焊间隙(CBC)值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成分的晶态粉状钎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钎焊工艺规范确定的情况下,随着钎料中铜的质量分数的增大,钎缝中固溶体含量增加,脆性相厚度减小,钎焊接头的CBC值增大;非晶态钎料钎焊接头中的元素和组织分布比较均匀,其CBC值较晶态的大.  相似文献   

7.
BNi-2真空钎焊不锈钢钎缝的相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差热分析、电子探针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用BNi 2钎料真空钎焊不锈钢 (1Cr1 8Ni9Ti)钎缝的相变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以Fick第二扩散定律为基础 ,对钎焊过程中硼元素的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硼是影响钎缝组织和重熔温度的主要元素 ,延长钎焊时间或进行焊后扩散处理可以大大改善钎缝的综合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在规定钎焊工艺条件下钎缝中不出现低熔化合物相的临界钎焊间隙与焊接时间的关系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计算精度优于 6%。  相似文献   

8.
以金刚石和Ni-Cr-P预合金粉末作为磨料和合金钎料,采用钎焊工艺制备Ni-Cr-P/金刚石复合烧结体. 研究不同钎焊温度对Ni-Cr-P/金刚石烧结体的界面及磨削性能的影响. 利用差热分析仪(DTA)表征Ni-Cr-P合金的熔化特性,扫描电镜(SEM)观察Ni-Cr-P合金对金刚石的润湿效果及界面结构,XPS分析金刚石表面与合金的成键情况. 结果表明,钎焊温度为940 ℃时,金刚石表面部分碳元素向液态钎料中迁移形成Cr—C键,在金刚石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Cr3C2,有效改善了Ni-Cr-P合金对金刚石表面的润湿性. 940 ℃钎焊后金刚石单颗粒抗压强度为36.83 N,钎焊磨头的磨削比为64.2,相比于850 ℃钎焊时分别提高了18.27%和72.58%.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采煤机截齿YG13C台金齿头钎焊用钎剂、钎料及钎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截齿钎焊工艺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用差热分析,电子探针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不锈钢(1Cr18Ni9Ti)钎缝的相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以Fick第二扩张定律为基础,对钎焊过程中硼元素的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硼是影响钎缝组织和重熔湿度的主要元素,延长钎焊时间或进行焊后扩散处理可以大大改善钎缝的综合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出在规定钎焊工艺条件下钎缝中不出现低熔化合物相的临界钎焊间隙与焊接时间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精度优于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材料表面颗粒暴露及表面合金化工艺,利用M6和BAI88S i钎料对S iCp/2024A l铝基复合材料进行钎焊试验,并进行金相分析、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aOH+HNO3)工艺能将复合材料表面颗粒部分暴露出来;采用表面沉积Cu,使用M6钎料,能改善钎缝的结合状态;钎缝与铝基复合材料间无明显界限,结合良好,并形成了有S iC颗粒增强的复合钎缝,S iC颗粒在钎缝中无团聚现象;钎焊接头强度能达到202 MPa;在钎缝中无A l4C3脆性相生成。  相似文献   

12.
我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材料——铜基高效钎料。经绍兴市自行车飞轮厂前叉焊接生产试用,性能良好,效果显著。该钎料具有明显的优点:含铜量低,且不含有贵重元素和产生有害气体的元素。所含的元素来源充足、价格低廉;冶炼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熔点低,且熔化温度区间小;钎料和钎焊接头的机械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可制成箔和细丝;应用范围广,可用来钎焊钢、铸铁、不锈钢、硬质合金、铜及其合金,尤其适合于盐浴钎焊,可用于汽车、自行车、管道、刀具、制冷机等行业;大幅度降低能耗,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AgCdO触头与Cu触桥的感应钎焊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钎焊温度、保温时间、钎焊间隙对钎着率、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钎着率和组织形态均为良好的最佳工艺规范.通过分析表明:钎料中锌元素烧损是钎缝生成共晶体组织的本质所在;触头的钎焊强度不仅与钎着率有关,而且还受钎缝组织形态的影响,即当钎着率在75%以上时,触头钎焊强度随钎缝中共晶体组织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应从钎着率和组织形态两方面综合考核触头的钎焊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两种锌基纤料的性能和钎焊性能,自制了两种锌基钎料Zn-5Al和Zn-7Al-4Cu。首先测试了两种合金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然后测试了它们的润湿性、钎焊强度等,对钎料合金的组织也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5.
铜铜焊接及铜钢焊接技术在氧枪喷头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氧枪喷头产品中的焊接工艺难点进行试验研究,制定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了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针对产品的结构,对焊接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适于生产的工艺方案,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使用性能。对产品铜-铜焊接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主要分析了铜与铜合金的焊接性;钎焊特点;钎焊接头的形成过程,其中包括钎料和母材金属成份、钎焊温度等。同时对氧枪喷头内部结构的钎焊工艺性从选用钎料、钎焊工艺试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针对氧枪喷头铜-钢焊接工艺性、对零件材质焊接性进行了分析,运用了铜钢电子束焊接,铜钢钨极氩弧焊接,铜钢熔化极氩弧焊接等方法进行了试验,确定了适于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法,经生产验证产品达到了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45钢与YG6硬质合金的对接钎缝接头金相组织及强度分析,研究了钎焊加热时间、焊后冷却方法等对钎焊接头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一定工艺条件下的最佳钎焊时间及焊后冷却的几个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5CMnSi钢与YG13C硬质合金不同组合钎接接头的强度分析,找出了影响钎焊强度的原因,提高钎焊强度的途径,确定了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获得最佳钎焊接头的钎焊温度,钎剂成分和焊后冷却方式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运用感应加热工艺,开发了低成本且工艺简单的无镀镍铜铝复合材料的低温分层钎焊法。试验了4种铝用钎料及其钎焊工艺代替电镀镍作为铝表面镀层,解决了铜板与铝板之间的焊接问题。观察了焊接区域的界面形貌、断后形貌,测量了焊接件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高低温钎料分层钎焊工艺可以实现铜铝板的有效连接,所获得的铜铝焊接件剪切强度最高可达26 MPa,焊接区域无明显的焊接缺陷;刮擦钎焊既可以搭配高温钎料,也可以搭配低温钎料使用,并且焊接件的剪切强度能达到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汽车铝质热交换器钎焊温度,防止高温软化,研究了一种钎焊温度比Al-Si钎料低的Zn-Al-Cu钎料.着重讨论了微量Cu含量对Zn-Al钎料熔点、强度、钎焊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Zn-Al系钎料中加入微量的Cu,对钎料熔点无影响,其熔点均在三元合金共晶温度373.5℃左右;微量Cu在Zn-Al系合金中形成以Zn为基的含有铝和铜的η相(富锌相)固溶体及含锌和铜的β相(富铝相)固溶体,提高了Zn-Al系钎料的强度、硬度,但使其延伸率降低.该合金完全能替代Al-Si系钎料用于汽车热交换器的钎焊,焊接温度可降低200℃左右,可以防止因炉温偏高造成铝质热交换器钎焊时的高温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钎焊的基本原理,以黄铜作为钎料,在加热炉中实现A3钢与A3钢的连接,且对不同规范参数下得到的钎焊接头进行了性能测试,找出了使用黄铜作钎料,A3钢纤焊接头的综合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是,钎焊温度为930-950℃;钎焊时间为5-8min;钎焊间为0.08-0.1mm,从而为黄铜作钎料进行低碳钢焊接的钎焊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