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台湾的经济形势台湾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小岛。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用地理位置和海上运输的独特优势。台湾长期以来采取积极利用各种形式的外资与大力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政策,把对外贸易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振兴出口带动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51~1981的30年间,台湾进出口总额由3亿美元激增至438亿美元,增长145倍,年平均增长19%;其中出口增长170倍,年平均增长20.2%;进口增长105倍,年平均增长18.1%。198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39.54亿美元,顺差156.24亿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1987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估计将突破800亿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与台湾内部政治干扰下,台湾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增长率预测持续下调,从"保4"变为"保1";上半年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在东亚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是惟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昔日的"经济奇迹"不复存在,曾风光一时的"IT神话"也逐步破灭.不仅如此,两岸贸易格局逐步出现新的变化,大陆因素对台湾经济的拉动力相对弱化.  相似文献   

3.
2019年,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与国际政经形势巨变的情况下,台湾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意外"受益者":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纷纷下调经济增长率之际,台湾却调升了经济增长率。尽管如此,台湾还是出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民生问题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陷入低潮,台湾对大陆出口与投资双双衰退。2020年,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变数依然颇大,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风险也在增大,预计将持续呈现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话题,本刊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的成长与调整,都会使我们不断地从新的视角来观察分析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当然也就不断赋予这个话题新的内容。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万亿美元,而美元大幅贬值、美国国债可能违约、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中的两岸经济关系 70年代末以来,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变化。两岸完全隔绝、互不往来的局面已被打破,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其趋势已不可逆转。据有关方面统计,两岸经由香港的间接贸易1979年仅0.7亿美元,到1989年上升为34.83亿美元,10年增长近50倍;1990年又比1989年增长16.08%,达40.43亿美元;1991年增长势头更猛,第一季度就较前一年同期增长37.6%,预计全年将突破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2005年注定是一个变局多多的年度.上半年浙江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三回落”,而且回落的幅度比较大.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1~8月,同样遭受国际市场商业壁垒的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34.6亿美元,增长59.5%,前8个月同比净增出口12.9亿美元,拉动全省外贸出口增长10%.尤其是8月份,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月出口额达到5.25亿美元,首次突破5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十位的省市中,浙江省名列第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连续6个月超过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赵森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2):104-110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台湾地区经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泛蓝重新执政使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入手,应是台湾实质性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国际空间"问题上获取绝对收益的务实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河南与台湾同为中国一省,但两地经济特色各异,并存在一定差距.台湾具有资金、技术、营销等优势,而河南市场广阔、资源和劳力丰富.两地加强合作,经济则互补双赢.目前,大陆沿海与台湾的某些产业合作已呈稳固发展态势.因此,豫台经济交流应有所侧重,以发挥各自优势.两地可在农业、矿业、中医药、信息产业等方面展开合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0年,美国经济突破了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经济则达到了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认为,以现行的美元计算,中国将成为下一个经济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这一点在20年内甚至15年内即可实现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关键在于,积极地进行重组,以改善资本分配效率和消除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障碍。中国的重组改革是真实的,并且大大借助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毋庸置疑,中国能在一个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历史教科书等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与东海大陆架等现实问题是阻碍当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三大“瓶颈“问题.两国经济、政治、社会舆论环境的重大变化与国际环境变化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内因和重要外因.健全与完善各种对话与平等协商机制、经贸领域交流与合作机制、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突破中日关系僵局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3- 2003年龙岩对外经济贸易进入历史上的最快发展阶段,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都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我省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相比,我市的对外经济贸易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与我市与其他地、市比存在诸多劣势密切相关.然劣势与优势是相对的,创造条件劣势可以变优势,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优势日益呈现.因此,如何进一步创造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并利用好固有的优势,应该成为推动我市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借助国际市场需求上升的东风,加上全区对外贸易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全年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66.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完成出口35.99亿美元,增长25.1%,增幅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进口30.75亿美元,增长33.4%,增幅提高11.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5.23亿美元.出口额、进口额双双突破历年最高记录,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实现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纵观各发达国家经济崛起的历史,当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长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成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才能安全度过这个阶段,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由于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与波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华网南宁电(记者杜健)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侃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目前,在广西落户的台资企业已突破1200家,合同引进资金42.64亿美元,台商对广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9,(11):95-95
1.港资企业21.5亿美元收购台湾最大寿险公司。日前,香港注册的博智金融与中策集团宣布,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达成收购其台湾子公司南山人寿97.57%股权协议,收购金额达21.5亿美元,这是台湾历来跨境金融并购金额最大的股权交易案。  相似文献   

17.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的具体要求与变化.调查发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改革应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新需求,调整和优化现有课程内容,增设部分新课程,逐步改变现有人才国际商务能力的欠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当局大幅度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由严格管制转为积极推动。在此背景下,台湾的对外投资急剧扩张,尤其是在其传统市场东南亚地区,台湾的投资热方兴未艾。据统计,1988年台湾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四国的投资为27.31亿美元,而1989年仅在马来西亚一国的投资就达9.85亿美元。目前,台湾的这股投资热已引起日、美和亚太各国以及国际经济界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9.
6月17日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合约突破了140美元/桶,市场更预测年底前会突破200美元的关口.高油价对人民生活和经济活动都造成巨大的影响,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现时面对的最大挑战.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所以如何降低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高油价的成因、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以探寻可行的解决高油价之道.  相似文献   

20.
1 高起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苏州华美塑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15日,是由中国轻工业原料总公司、吴县藏书镇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台湾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新宇(中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投资兴建的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65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54%,港资46%,由中方控股并负责管理. 公司主营:加工、销售染色、改性ABS及其他塑料粒子及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