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整理剂HF-1通过后整理方式赋予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提高涤纶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和服用性能.通过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整理工艺的研究,确定出涤纶织物应用整理剂HF-1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导湿综合值、干燥速率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剂HF-1整理后的...  相似文献   

2.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碳化锆粉体进行偶联改性处理,再使用改性后的纳米碳化锆粉体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及染色.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性能测试技术对纳米碳化锆粉体和涤纶织物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锆粉体经过KH560改性之后,团聚现象明显改善,且发生了化学接枝反应,并通过KH560的桥接作用使纳米碳化锆颗粒牢固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涤纶织物经过纳米碳化锆粉体整理之后,起始和终止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下降.染色之后纤维表面仍粘附有纳米碳化锆颗粒,纳米碳化锆整理对涤纶纤维染色和热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涤纶织物防水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用皂铝法对涤纶物进行防水整理的技术,得到的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通过对其工艺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硬脂酸钠溶液60g/l,浴比1:40,硫酸铝溶液50g/l,浴比1:30,室温下浸泡时间15min,烘干湿度为90℃,烘干时间为8min。  相似文献   

4.
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涤纶产量的增加,涤纶织物已被广泛接受。因而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抗静电整理的机理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乳液是化纤、丝绸、毛等织物的优良柔软整理剂。用硅油整理过的织物手感柔软、滑糯;能耐久、防水、防污;改善折叠回复性,回复时间短,撕裂强度增加,并能改善织物的印染性能。此外,象中长纤维织物经整理后可增强仿毛风格、提高竞争能力。目前,主要是在化纤织物上进行后整理,而对毛织物后整理仅限于混纺织物。对纯毛织物的整理,  相似文献   

6.
纳米ZnO对涤纶织物抗紫外线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纳米粉进行了表面改性,使用改性后的纳米ZnO处理涤纶织物,测试了涤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性能及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借助SEM、DSC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ZnO纳米粉和涤纶纤维与偶联剂的结合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偶联剂作用下,涤纶织物经纳米粉处理,抗紫外线能力得到增强,ZnO纳米粉为薄片状结构,主要分布在涤纶纤维之间,偶联剂与纳米粉发生了偶联结合,而纳米粉通过偶联剂以物理吸附方式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二氧化硅纳米溶胶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利用疏水剂DM-3668B对预处理织物进行疏水疏油处理,探讨了预处理液中二氧化硅溶胶所占比例及DM-3668B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利用溶胶(不经稀释)进行预处理,且在DM-3668B质量浓度为40g/L的工艺条件下,涤纶织物的疏水性能较单纯采用DM-3668B进行处理有较大提升,同时,织物对橄榄油展现了较好的疏油性能;二氧化硅和DM-3668B联合整理涤纶织物后,二氧化硅溶胶能均匀地分散在织物表面,DM-3668B处理不影响预处理中二氧化硅在涤纶纤维上的分布;联合整理的织物具有很好的耐淋水、耐静水压性能,织物断裂强度增大,同时二氧化硅有利于缓解高温处理下织物白度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铁和草酸为原料,在去离子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直接在涤纶织物纤维表面包覆纳米α-Fe2O3颗粒.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硝酸铁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分散剂种类和用量,氢氧化钠刻蚀和偶联剂改性对纳米α-Fe2O3包覆涤纶织物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涤纶纤维改性后表面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过水热改性之后,纤维表面的附着物为赤铁矿纳米α-Fe2O3颗粒,晶粒大小在21.9nm左右,织物饱和磁化强度为0.003 2emu.g-1,矫顽力为203.0Oe.硝酸铁和草酸制备纳米α-Fe2O3包覆涤纶织物最佳工艺为:硝酸铁与草酸摩尔比为2∶3,硝酸铁用量0.03mol/l,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h.氢氧化钠刻蚀或者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改性能够增加织物表面纳米α-Fe2O3包覆量.  相似文献   

9.
从涤纶纤维自身的特性和其改性研究的现状、理想的涤纶表面改性应满足的要求以及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涤纶纤维及其织物酶法改性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涤纶酶法改性研究中所用的酶以及酶的筛选方法,探讨了涤纶酶法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涤纶酶法改性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以PEG和MDI为主要原料,以NaHSO3为封闭剂,合成了封端型水系聚氨酯,再与配伍性良好的阻燃剂FRC—l复合成一种耐久型的阻燃整理液,通过该整理液添加相关助剂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探讨了影响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优化了整理工艺条件,初步探讨了其耐久的阻燃整理机理,且试验结果表明,新制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具有耐久的阻燃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涤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的优化工艺及整理后织物性能的改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涤纶针织物染色后的吸湿快干整理工艺为:吸湿快干整理剂TWSOFT HS-TC用量为3%,整理温度为130℃,整理时间为30min,整理浴pH值为6.5.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涤纶针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吸湿快干性能显著的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较小,且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以反应型阻燃剂对羟甲基改性尼龙-6织物进行耐久整理新方法,制得手感良好、阻燃性能优良的耐久阻燃整理织物,并对其阻燃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和涤纶复合织物,该复合织物经超支化聚酰胺-胺/Ag+络合液活化处理后,采用化学镀方法在其表面均匀沉积金属铜,得到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磁屏蔽效能等方法对试样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聚苯胺作中间层可使铜层平均粒径明显降低,热稳定性和耐摩擦性等性能有所提高,且在300kHz~3GHz频率范围内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130dB。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对聚酯纤维及织物的亲水整理的要求、影响因素以及亲水整理方法,并探讨了吸湿亲水性涤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涤纶的吸湿性差,手感粗糙,易起静电并容易玷污的缺陷,采用吸湿排汗剂DM—3746对涤纶针织物进行了亲水性整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对比实验对影响其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如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浓度及快干剂G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其优化工艺:DM—3746的浓度为20g/L,快干剂G的浓度为10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60s.整理后织物的吸湿快干性、手感、静电和玷污性明显改善,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了一种简易方法制备具有一定耐久性、耐洗涤性的黑色导电织物.试验采用混酸对乙炔炭黑表面进行氧化改性处理,制得稳定易上染的水分散体系,再采用浸染法和溶胶法对织物进行上染.探讨了混酸改性上染织物的最佳用量.研究了水洗摩擦对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采用18 mL混酸对乙炔炭黑进行改性后,浸染法制得的织物上染量最多,达到0.12 g·g-1,所得织物的导电性能、耐久性、和耐洗性好.按照本法所得到的织物其抗静电性能接近国外相应产品的性能,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耐久性阻燃尼龙-6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以羟甲基改性尼龙-6织物与反应型有机磷系,溴系阻燃剂进行,耐久性阻燃整理的新方法,讨论不同阻燃整理液对尼龙-6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阻燃整理液的配方,并通过正交化实验寻找合理的复合工艺参数,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羟甲基改性尼龙-6织物与阻燃剂通过化学键结合,所得织物手感良好,阻燃耐久性优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验了一种简易方法制备具有一定耐久性、耐洗涤性的黑色导电织物。试验采用混酸对乙炔炭黑表面进行氧化改性处理,制得稳定易上染的水分散体系,再采用浸染法和溶胶法对织物进行上染。探讨了混酸改性上染织物的最佳用量。研究了水洗摩擦对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采用18ml混酸对乙炔炭黑进行改性后,浸染法制得的织物上染量最多,达到0.12gg-1,所得织物的导电性能、耐久性、和耐洗性好。按照本法所得到的织物其抗静电性能接近国外相应产品的性能,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体对壳聚糖整理棉织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棉织物壳聚糖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比较3种不同的整理方法.第1种是用柠檬酸及壳聚糖的混合溶液进行一浴整理;第2种是先用柠檬酸溶液再用壳聚糖溶液进行两浴处理;第3种是使用等离子体预处理织物后再经两浴法整理.使用酸性橙Ⅱ对整理后织物染色并测试K/S值.通过测试织物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考察其抗菌性.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经两浴法整理的织物的K/S值以及抗菌率较一浴法或两浴法都有所提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红外吸收光谱测定涤纶样品折叠链.对压片法的试样量,试样-溴化钾的混和比及仪器测试条件进行试验,并将热处理涤纶样品和织物与涤纶薄膜相对照.为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研究涤纶及其织物在加工工艺过程中规则折叠链的变化提供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