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究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清S100B、MMP-9变化,神经功能及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94.6%(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4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B、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S100B、MMP-9水平,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选择武威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将他们分别纳入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红花注射液治疗,以治疗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红花注射液医治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前者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vs 21.73%,P﹤0.05)。红花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均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将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同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效果。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26例脑血栓(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63)治疗方案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研究组(n=63)治疗方案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记录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变大(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斑块面积与IMT缩小明显,且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脑红蛋白(NGB)、水通道蛋白7(AQP7)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6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体积梗死组(<5 cm3)198例,中大体积梗死组(≥5 cm3)168例;根据静脉溶栓后24 h复查CT结果分为出血转化组82例,非出血转化组284例;静脉溶栓治疗前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NIHSS评分≤15分组301例,NIHSS评分>15分组65例.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溶栓时间窗;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4 mL,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S100B、HIF-1α、NGB、AQ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中大体积梗死组患者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小体积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溶栓时间窗在小体积梗死组与中大体积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患者NIHSS评分、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溶栓时间窗明显高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大体积梗死组患者血清S100B、HIF-1α、NGB、AQ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小体积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转化组患者血清S100B、HIF-1α、NGB、AQ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IHSS评分>15分组患者血清S100B、HIF-1α、NGB、AQ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IHSS评分≤15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100B、HIF-1α、NGB、AQP7水平升高参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体积的扩大、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NIHSS评分升高,可用于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静脉溶栓潜在出血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探讨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选取就诊于兰大二院发病72h内入院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NIHSS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间hs-CRP和Fib水平,探讨hs-CRP、Fib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1)急性脑梗死组hs-CRP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轻、中、重度脑梗死组hs-CRP和Fib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hs-CRP和Fib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r=0.54,P0.05;r=0.38,P0.05)。hs-CRP、Fib水平可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监测其水平可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评估提供一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探讨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饲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抗凝、营养脑细胞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血塞通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混合液,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一周以及两周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质量,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应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包括上肢康复装置、下肢康复装置(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上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20279231.0;下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10040238.1)治疗7 d、14 d,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治疗14d后ADL量表评分变化、总有效率等。选择武威医学科学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诊断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4例,均有程度不同肢体功能障碍,肌力0~5级,其中脑梗死68例,脑出血1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变化,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阳活血颗粒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证属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通阳活血颗粒,对照组单纯予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三重磁刺激技术(TST)评定患者中医症候要素、神经功能及皮质脊髓束修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TST test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14天治疗后,治疗组TST test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NIHSS与TST tes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1)TST test可用于评估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程度;(2)通阳活血颗粒可促进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皮质脊髓束的修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宏军  董莹发 《甘肃科技》2014,30(20):131-132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将甘肃省天水市四。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试验组给予丹红+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改善率的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纯使用丹红注射液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丁苯酞注射液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24 h内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发病时间在4.5 h内的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随机及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溶栓治疗组(常规治疗+rt-PA静脉溶栓)、丁苯酞序贯治疗组(常规治疗+rt-PA静脉溶栓+丁苯酞注射液序贯治疗),每组50例.两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相同,丁苯酞注射液于溶栓后24 h内应用,剂量为100 m L,2次/d静点,时间间隔6 h,连续治疗14 d,随访观察90 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溶栓后2周,溶栓治疗组和丁苯酞序贯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6.28±2.69)分和(5.16±2.00)分,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90 d,溶栓治疗组和丁苯酞序贯治疗组患者的Bl评分分别为(79.20±8.41)分和(88.10±6.37)分,mRS评分分别为(1.94±0.93)分和(1.02±0.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24 h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松花粉的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研究松花粉对血流变学的影响和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大鼠动-静脉血栓模型研究松花粉对血栓形成、COX-1和COX-2的表达以及对TXB_2的含量和TXB_2/6-keto-PGF_(1α)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松花粉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同时,松花粉可以显著降低血栓重量以及选择性抑制血管壁COX-2的表达,而不影响COX-1的表达,并且能够降低TXB_2的含量以及使TXB_2/6-keto-PGF_(1α)的比值趋于平衡.松花粉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的作用,并且该作用与其能够高度选择性抑制COX-2的表达和调节TXB_2/6-keto-PGF_(1α)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UA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静脉输注,1次/d,共14 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双侧颈部动脉斑块变化;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MP-2、MMP-9、MMP-7、MMP-12含量,q-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OX-2、mPGSE-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症状改善及心绞痛症状改善各项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稳定患者数量增加,血清MMP-2、MMP-9、MMP-7、MMP-12含量及COX-2、mPGSE-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U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增加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确诊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用药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