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论高校贫困生的双贫困生存状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信培  张文光 《科技资讯》2009,(30):171-172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贫困生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已经引起当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贫困中不仅表现在他们经济上的贫困,于心理状态上也表现为一种贫困状态,本文旨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高校贫困生的双贫困的生活现状、成因以及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就如何更好解决贫困生双贫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心理贫困”对就业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115-117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面临双重贫困即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据调查,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可怕,它不仅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他们的毕业就业。为此,缓解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帮助贫困学子心理脱贫,解决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履行育人职责,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加强就业指导,多方位服务贫困生就业;政府出台积极政策,提高贫困生的求职择业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阻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对贫困生认定方法的科学性、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以及被动帮扶导致贫困生心理依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蒋庆玲 《科技信息》2011,(34):116-117
贫困生认定既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因此确立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但从长期的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对贫困生的鉴定一直缺乏一个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贫困等级的界定也困扰着各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或多或少出现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不是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却得到了利益,从而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所以研究当前高校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模式是助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助学体系亟待解决的子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凸现。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方面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凸现的原因,同时,针对贫困给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造成的许多负面影响,提出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李宁 《当代地方科技》2011,(19):176-176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贫困生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高校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的物质贫困,更改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本文提出几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生活现状、心理状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如何促使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做好资助工作,建立经济解困与资助体系,也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建设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调查发现,在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多存在思想包袱过重、职业取向功利、自卑等问题。究其原因。贫困生就业难与社会制度、高校教育体制及贫困生自身素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应正确对待贫困生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魏芹 《科技信息》2013,(9):261-261,264
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国家、高校和社会都密切关注高校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各界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贫困生经济困难这一方面,而忽略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浅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和成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资助的贫困学生群体也在迅速扩大,他们身上既有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有因较差的经济条件和特殊家庭环境所形成的不同气质性格,使得高校贫困生德育教育工作更为复杂和重要。通过分析工作的成功案例,探究高校贫困生德育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尝试思考并提出加强和改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对策,对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贫困学生问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健康成长和成才,还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伦理困扰这一视角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把对贫困生问题的认识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为高校开展针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探讨了现阶段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特点与问题,并初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引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凸现。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心”问题的现实表现和对其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贫困生现状和形成原因的描述,从助学资金来源渠道、分配形式、作用影响方面分析了当前资助体系面临的困境,进而从政策层面提出贫困生资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和运作机制,以期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身份甄别、资助程序和奖励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细化贫困生级别认定;统一资助标准,简化资助程序;实行成长评价制;建立全方位勤工助学体系等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蒙古部分乡镇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乡镇寄宿制小学生表现出较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在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焦虑和情绪不平衡方面达到轻微心理问题,分析其可能原因:寄宿制小学生不善于求助,亲子沟通较少,不善于处理人际矛盾,对学业压力存在不适应以及对住宿生活难以适应的原因。乡镇寄宿制中学生中,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而高中生则在强迫、焦虑、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方面表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的压力较初中生更为多元,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出比初中生较大的压力。另外,大部分初中生都能正确面对挫折,但中学生中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及辅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