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41届、第42届和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各单项决赛的成绩和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两队团体实力相当,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实力提升迅速。日本全能选手优势明显,中国全能选手极度匮乏,全能实力急需提高。单项上,中国队在吊环、自由操、单杠、双杠、鞍马项目上仍有夺冠实力,但有软肋。继续研究规则,处理好团体与单项的关系;创新弱项难度,完善强项动作;加强稳定性、心理、体能训练是伦敦奥运会再创辉煌战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依据第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竞技体操比赛录像,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团体、全能、各单项决赛的成绩和动作难度及完成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备战明年里约奥运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团体比赛上,日本队实力强大,中日竞争激烈,英国队进步明显,中国队选手有待提高;全能比赛上,日本选手具有明显优势,中国队选手发挥自己最佳实力;单项比赛上,日本、英国、中国、朝鲜、希腊瓜分金牌,中国队在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具有较强实力;难度和质量是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但质量比难度更为重要,中国在质量上存在最大不足.  相似文献   

3.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分析法对第37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全能和单项比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决赛中、美、日三国竞争激烈,团体夺冠需要具备动作成功率高、优势项目成绩突出和局部超水平发挥等条件;个人全能决赛中、美、日三国选手实力接近,6项实力均衡、动作稳定和超常发挥是摘金的关键;单项决赛中国队鞍马、跳马和双杠实力雄厚,欧美选手自由体操、吊环和单杠实力突出,拥有超难动作和完美表现才能夺取某单项金牌.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现代世界男子体操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4枚奖牌被13个国家瓜分,少数国家独揽奖牌的格局不复存在;团体决赛中,传统体操强国受到冲击,美国与俄罗斯整体实力在下滑,中国和日本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仍处于世界体操强国行列;全能比赛选手之间差异明显,传统以强带弱的夺金模式已被打破,趋向于各项目之间均衡发展;个人单项决赛异常激烈,每个项目都有多个国家参与竞争,依旧属于多国相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北京和伦敦奥运周期六次世界大赛女子团体以及全能、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和平衡木等单项数据,认为我国女子体操队除平衡木项目保持优势外,在团体以及全能、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等单项上整体实力明显滑坡.针对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制定科学和完备的选材标准、逐步调整国家队队员年龄和身材结构、科学训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延长运动员巅峰运动寿命、转变功利思想作风、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分析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新的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体操运动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评分规则下中日之间是对抗的主旋律,中国优势缩小;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后继乏人,综合实力、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6个单项决赛,比赛已不是强队的一言堂,二三流国家也大显身手加入到金牌争夺战中———吊环和双杠在动作的规格、质量、编排、难度以及稳定性上无人能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这两个项目已经进入了"中国时代";17年沉寂换来单杠重新崛起,以东方智慧诠释体操之美;自由体操、鞍马和跳马由于赛制等原因实力有一定削弱,均无人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选手的偏科弱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男子团体决赛前6名运动队伍、全能决赛前6名运动员和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在新的评分规则下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状况,找出中国体操男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国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技、战术训练、队伍组建、新规则的适应等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贝叶斯算法和灰色预测等方法,对历届奥运会男子100米项目的奖牌分布和未来成绩进行分析、预测,以对国内该项目的训练、参赛、国际定位等提供参考.奥运会男子100米项目的奖牌争夺将变得越来越激烈,美洲国家将继续称霸该项目,美国和牙买加将形成"两强对立"局面;奥运会该项目的竞技水平在不断提升,从东京奥运会开始,便有望打破奥运纪录,单从成绩看,中国极有可能在东京实现该项目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综述、数据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日本空手道的入奥历程,总结了日本空手道奥运备战的模式与体系,重点分析关键队员的技术状况,以期为中国空手道奥运备战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日本空手道奥运备战体系完备,在运动员选拔、培养和训练上有其独到之处。日本空手道注重国际、国家与地区协调发展,积极参与、举办空手道的比赛与培训。东京奥运会,需要重点关注、分析日本8名空手道运动员的竞技状况。建议中国空手道要协同作战,做好赛事、培训和竞赛科研分析工作,力争东京奥运会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2012年奥运会,实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战略目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比较法和分析归纳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伍,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女队全面觉醒,一支独秀;单项竞争各有千秋,奖牌分布更加广泛;2012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女队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合理平衡难、美关系,发扬传统优势,重点发展弱势项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41、42、43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全能决赛前8名和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伦敦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结果表明:女团奖牌仍然是美、俄、中三国角逐,美国全能型人才储备充足,实力雄厚,已成为女团的"领头羊";俄罗斯凭借穆斯塔菲娜和科莫娃两名高手使团体实力大增,堪可"争金夺银";中国女队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整体弱势,传统优势项目高低杠的编排已经不适应国际评分的潮流,整体离女团冠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女子全能奖牌的竞争还在俄、美、中之间展开,穆斯塔菲娜是金牌的最有力竞争者。跳马金牌最有可能被美国获得;特维德尔和穆斯塔菲娜将是与我国争夺高低杠金牌的强劲对手;平衡木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是较有把握的夺金点;眭禄的自由体操具备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有望与姚金男联手冲击奖牌。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内外橄榄球制胜因素统计指标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个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亚洲女子7人制橄榄球系列赛中日两国女子橄榄球队3站决赛为例,对控球时间、拉克、冒尔、失误、犯规、自由踢和传球数量及达阵后射门的成功率等技战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表明:①在亚洲女子橄榄球最高水平赛场,更多的控球时间、传球和拉克,以及更少的失误和犯规是比赛的制胜因素.②中日女子橄榄球的技战术指标主要差异体现在控球时间、传球次数和拉克次数上,在这3项指标上,日本队明显优于中国队.③与江苏女队相比,山东女队攻守平衡,进攻能力更强,犯规少,射门成功率较高,但江苏女队传球多、失误少;在战术打法上,山东女队持球突破多,以纵向打法为主,江苏女队多采取隔人传,以横向打法为主.最后从战术训练、比赛心态、实战方面、技术训练、队伍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女队备战2020年奥运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等,对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与澳大利亚男篮在总投中数、 2分球命中数、助攻和得分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韩国男篮在助攻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在防守篮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建议进攻端提高球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对抗,加强投篮训练,提高罚球命中数,增强争抢前后场篮板意识,加强整体配合,丰富技战术手段;防守端提高抢断和盖帽预判能力,增强团队整体防守强度,端正态度,积极防守,提升脚步移动速度,及时做到补防、协防和换防,减少犯规次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场观察、录像回放、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各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提炼出中国女排夺冠制胜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女排8场比赛合计进攻次数922次,有效进攻得分次数398次,成功率43.17%,进攻效率达到31.34%.在8场比赛中只有3场发球得分超过对手,显示出中国队发球技术实力不够稳定;而拦网技术表现稳定,整个8场比赛中中国队只有两场拦网得分少于对手,拦网得分与失误减少成为中国队里约奥运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主攻队员得分219分,占比55.03%;副攻队员得分199分,占比24.87%;接应队员得分67分,占比16.83%.朱婷的得分能力突出,个人得分158分,占全队总得分39.70%.建议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树立良好队伍竞技风貌,加强女排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技术训练效果与战术布局效率,完善国内女排联赛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大学组男子单人操项目前8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0.7~1.0分之间的难度动作,且0.7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C组难度动作选用最多,A组和B组力量类难度动作是男子运动的强项,D组难度动作则是薄弱环节;难度组合动作以C+C和C+A为主,技巧动作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缺乏等。建议:难度动作的选用要因人而异,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加大男子运动员D组难度动作的开发与运用;鼓励技巧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当前我国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团体比赛中,中国队整体实力强大,中日竞争激烈,分差逐渐缩小,德国队进步明显,成为一支劲旅。全能比赛中,日本选手具有明显的优势,德、美纷争奖牌,中国队选手有待提高。单项比赛中,二流国家争当主角,与中国队平分金牌,中国队在吊环、双杠、单杠项目上具有较强实力,但仍有软肋。创新强项动作,完善弱项难度,加强稳定性、心理、体能训练是再创伦敦奥运会辉煌战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会赛前水上训练内容与负荷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赛前训练(9周)分为强化期和适应期,其中强化期为赛前加量阶段,适应期为赛前减量阶段.②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乳酸低于4 mmol/L的有氧训练为主,适应期不安排最大速度训练,而增加有氧训练.③强化期与适应期每日训练时间变化服从正太分布,且强化期休息日少,训练密度大,通过每日训练时间的增减变化来消除疲劳,调整状态.④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此外,强化期每周水上小强度与乳酸阈强度训练高度相关,呈现一主一辅的交替变化特征,且在强化期开始与结束阶段以及适应期均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开展训练.结论:赛前水上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相对合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身水平,但仍存在冲刺较晚、桨频慢和速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在训练中增加小强度和大强度的水上训练比例,逐渐逼近"两极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