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I患者209例及对照组98例;入院后6h内测定血清H-FABP,按照心功能Killip(Ⅰ-Ⅳ)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A比值进行分组,对比各组间血清H-FABP的差异;分析血清H-FABP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血清H-FABP随心功能Killip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随LVEF水平降低,血清H-FABP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LVEDd的增加,血清H-FABP逐渐升高(P0.05);E/A比值≤1组血清H-FABP水平高于E/A比值1组(P0.05);血清H-FABP水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497,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随Killip(Ⅰ-Ⅳ)分级增加逐渐升高;血清H-FABP与AMI早期LVEDd呈正相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血清H-FABP水平与AMI早期心功能参数具有相关性,对于AMI早期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美托洛尔的效果。选取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心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功能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应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与EF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CA12 5水平与心功能及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145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Ⅳ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内径及射血分数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CA12 5水平 ,并选性别、年龄相匹配 2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血清CA12 5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升高的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 (EF)值负相关。在不同病因同等心功能级别的CHF中 ,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血清CA12 5水平最高 ,其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最低。结论 :1)CHF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升高 ,升高水平与EF负相关 ;2 )不同病因的CHF ,血清CA12 5的水平不同 ,血清CA12 5的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肌细胞的坏死和重构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许珊丽  秦俐侬  张浩 《甘肃科技》2004,20(1):127-127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42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5mg,2次/日→ 2 5mg,2次/日 ) ,疗程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均降低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但两组比较 ,B组较A组疗效显著 (P <0 .0 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心衰竭患者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改善心衰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7 (IL-27)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35例,其中单纯药物组行优化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C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TNF-α、IL-1和IL-27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1和均明显下降,IL-27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变化较单纯药物组更显著(P0.05),两组LVEDd、LVEF及LVMI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均得到改善.TNF-α、IL-1和IL-27水平指标可以作为评价CRT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1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57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变情况、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药物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刘国军 《甘肃科技》2016,(16):124-125
观察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EF(射血分数)、CI(心脏指数)、CO(心排出量)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O、CI、EF及生活质量评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治疗血管再通时间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的患者,按照优化介入流程启动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Dt B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值及术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6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分析40例正常人和3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的左室功能.结果表明:陈旧性心肌梗塞左室功能的改变为 FS(周边缩短率)、EF(射血分数)显著降低,SV(每搏出量),CO(每分输出量)增高.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值速度 E 峰降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 A 峰代偿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肾损害新生儿的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10月生后24h内收入我院的肾损害新生儿80例设为肾损害组,另设3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出生72h内完成心脏彩超检查.对肾损害组治疗7-10d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肾损害组在急性期表现为左室短轴缩短百分率(FS)的下降,右室射血分数(RVEF)减低以及右室射血前期与射血期比值(RVPEP/RVET)的升高;治疗后可基本恢复.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早期监测肾损害新生儿心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缩窄腹主动脉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方法 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45 mm,C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7 mm,术后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在4周和8周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 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射血分数(LVEF),并取 标本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心/体比、肺/体比,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术后A组存活率为100%、B组存活率为55%、C组存活率为70%>;4周时B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和C组均有显著差异(P 0. 05)。8周时B、C两 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 ;8周时LVWI、心/体比、肺/体比B组和C 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相比LVWI、心/体比有显著差异(P <0. 05),肺/体比差 异极显著(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至直径0. 45 mm比缩窄至0. 7 mm心衰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效率高, 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前列地尔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效果. 同期选取2010 年6 月-2015 年12 月于同济医院住院治疗的73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前列地尔治疗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调脂、扩冠、双联抗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 前列地尔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10 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10 mL 静脉推注, 1 次/d.连续治疗7 d. 治疗28 d 后, 常规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Ds)、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diastolic, LVPW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E峰/A峰比值较治疗3 d 后无显著改善(P >0.05); 前列地尔组在治疗28 d 后与治疗3 d 后相比, LVDd, LVDs, E 峰/A 峰比值有明显减小, EF 值明显升高(均达到P <0.05), IVST 与LVPWd 变化不明显. 前列地尔在短期内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对左室重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CN)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自动估测的方法.利用全卷积网络对心脏磁共振图像中的左心室进行内轮廓分割,计算心脏左心室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各时间点的容积,提取左心室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的容积,最后推导出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使用700组图片对全卷积网络进行训练以及440组图片进行测试,并将最后计算结果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儿童国家医疗中心提供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金标准进行了对比,计算准确率为89.8%,结果处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别嘌呤醇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标准抗心衰治疗。别嘌呤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g/d,观察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由专人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尿酸浓度。结果别嘌呤醇组在血清尿酸浓度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g/d)能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平喘、强心及利尿等治疗;治疗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溶于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8%和74.63%(P<0.01);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L/minm2)、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心率振荡现象的变化以及心率振荡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方法:通过NYHA心功能分级法选择心功能Ⅱ级一Ⅳ级的患者102例,另选正常健康对照者80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计算心率振荡现象(HRT)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同时行心脏彩超比较LVEF与LVEDD两组之间差别;并计算TO、TS、LVEF、LVEDD之间相关性.结果:CHF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与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CHF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与心功不全程度明显相关.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 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常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地高辛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日3次,疗程18月。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LVW)、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组内治疗前后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8月后,两组LVEDd、LVEDs、IVSd、LVPWd、LVM、LVMI、LVEF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IVSd、LVPWd、LVM、LVM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进一步改善CHF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组14例为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者,冠心病组49例行冠脉内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4天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正常组术前与术后LVESV、LVEDV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术后LVESV、LVEDV显著小于术前(P〈0.001),LVEF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结果表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30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 兔心室结构重构对心电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15)和 CHF 组( n = 17) ,CHF 组采用经兔耳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制备 CHF 模型,最终造模成功 15 只。 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 0. 9% 生理盐水,最终 12 只进入实验。 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兔M 型心功能并记录Ⅱ 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主动脉最大流速( Avmax)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室短轴缩短率 ( LVFS) 、室间隔厚度( IVST)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心率、PR 间期、QT 间期和 ST 段,评价心电生理功能变化。 程控刺激法观察刺激周长( BCL)为 150 ms 和 200 ms 时,心室有效不应期( ERP150 和 ERP200 ) 以及各自有效不应期离散度( dERP150 和 dERP200 ) 。 评价短阵快速刺激法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VA) 的 BCL 及诱发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HF 组兔的 LVEF、LVFS 及 Avmax 显著下降,LVEDd 和 LVESD 明显延长, IVST 较对照组变薄,LVEDV 和 LVESV明显增大,差异极显著( P< 0. 01) ;HR 明显减慢,PR 及 QT 间期显著延长,ST 段明显下移,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ERP150 和 ERP200 明显延长,且 dERP150 和 dERP200 显著增大,诱发 VA 的 BCL 明显延长,VA 诱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1) 。 结论 CHF 兔心室结构发生显著的重构,心室电生理异常改变,二者相互作用,使折返性 VA 诱发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