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建筑师摆脱边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内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国内当代建筑应当首先从建筑师自身找原因,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国内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勿抄袭、戒浮躁及摆脱边缘化的建议,以期提升国内建筑师的职业尊严,使国内建筑师正确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国内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业忠 《广东科技》2006,(10):101-102
通过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历史拷问和美学思考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作者认为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积极的审美观,其次应对建筑师负有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再次应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建筑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尤其是从结构及设备专业的角度思考建筑可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只接触到几种类型的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梗概的了解,为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建筑师奠定一定的业务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师的观念转变入手,通过具体分析当代建筑中的动态性特质,讨论在当代建筑空间动态性的意识背景下,建筑师在行使其本色职能的同时所扮演的其他的角色.从而由这些角色的行为和所依据的手法中,综合归纳动态性的道具及其表现媒介.分析了非形而上的光和互动模拟的声以及流动的信息事件等道具的运用,并探讨空间的动态构图和空间蒙太奇等媒介的表现,以期获得对于当下动态建筑设计潮流的全新认识.建筑师会更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的道具和表现媒介,展现时代建筑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初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当代城市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历史拷问和美学思考并结合作者近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学习建筑设计初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积极的审美观,其次应对建筑师负有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再次应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建筑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尤其是从结构及设备专业的角度思考建筑可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镜堂院士     
何镜堂,男,汉族,广东东莞人,1938年4月生。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建筑和设计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建筑师要在充分理解建筑设计含义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责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许洋 《科技信息》2010,(35):153-153
作为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软结构的智力因素,我们主要考虑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三个方面。观察力是建筑师能迅速、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事物特征的才能,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使人从各种线索中抓住有希望的线索,抓住有价值、有潜在意义的机遇。注意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中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控制功能。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力对于建筑师的创新思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软结构的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共同促进,建筑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注意同步培养,只偏重于某个方面,必然会影响建筑师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的结构构思已渗透到建筑设计的单体,群体乃至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中,对结构构思的理论、思路、手法及想象力作了基本阐述,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的不同角度研讨结构构思的思路与设计手法。启迪和鼓励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郭华敏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23-23,184
环境设计在建筑学的研究和建筑设计中的有很重要地位,建筑师需对环境设计进一步了解和运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方法的进步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冠  朱方位 《科技信息》2009,(27):I0296-I0296
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学科性质,指出了应该重视城市规划的指引,服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创作。城市规划师要有建筑师的思维。建筑师也要有城市规划师的思雏,建筑及外部空间关系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两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建筑设计层面上的问题,提出了建筑设计观念的革新,建议采用可持续的设计方法、弹性的设计过程、标准化的设计以及采用开放式的建筑结构设计,同时强调融入情感的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建筑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了建筑设计在城市快速扩张时期的适应性,最终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岚 《科技资讯》2009,(3):68-68
建筑是用能大户,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近几年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已逐步受到建筑师重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席本华 《科技资讯》2006,(28):158-159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摆在建筑师面前的压力最大、最为复杂、和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在整个建筑环节中,技术和社会意义是建筑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可持续发展作为联系这两个重要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却长期被人们遗忘。尽管现代建筑运动的题材多种多样,却总是由工业哲学所支配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设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这是我们提出的反思,答案是肯定的: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因此探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建筑秩序的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窦晓茹 《科技信息》2012,(1):590-590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在尊重建筑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创新,使我们的建筑在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本民族地域性和中国特色,这也恰恰就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所苦苦思索与默默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主要提出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和结构的关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应具有的素质,以及彼此在设计中如何做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是提供满足人类活动要求的人为空间,通过对空间的限定而建立人为空间的有机秩序。民用建筑要求建筑师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加以设计,并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态环境与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论述,向建筑师给出一个关于生态环境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构架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对应的建筑设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适应银川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适宜银川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以图表的形式分析当地的气候数据并明确得到适应银川气候特点的建筑设计策略.气候分析图和被动设计策略对建筑师在草图设计阶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巩继红 《甘肃科技》2011,27(11):153-154,99
绿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理念的方法,即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尽量重复使用建筑构件或建筑产品,加强对老旧建筑的修复和某些构成材料的重复使用,并通过各种方式节能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将绿色建筑设计体现到每一个建筑设计产品中,已成为建筑师所面临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快实现可持续、生态平衡设计理念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