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交通过传热系数计算式的讨论,得出了传热系数的简化公式,根据B值的大小,定量地给出简化计算应满足的条件,并用实例来验证简化公式的准确性,这种简化计算所产生的误差总是在传热计算的允许误差(<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总传热系数是换热器的重要设计参数.对正交椭圆螺旋盘管换热器而言,传统公式计算出的总传热系数理论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热工实验数据,提出了新式强化传热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实用计算公式.测试结果表明,计算值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的传热特性搭建了模型实验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实验工况下水箱内部的水在竖直方向上呈现温度分层。对比分析不同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发现由Dittus-Boelter公式计算得到的管内传热系数理论解与实验值最为接近,误差为0.35%;由McAdams公式计算得到的管外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理论解与实验值最为接近,水平段和竖直段误差分别为0.55%和3.28%。明确了最适合管内、管外对流的传热计算公式分别为Dittus-Boelter公式和McAdams公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管道运行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总传热系数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密切相关的起点温度、油品物性、流速、环境温度及蜡层厚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4种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无量纲量,建立了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通过共线性诊断方法简化模型,并确定各无量纲量的物理意义。运用十折交叉验证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应用于现场输油管道的温降预测。与反算法相比,代入模型求得的温降平均相对误差降低2.88%,预测误差更加符合正态分布,且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泛化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综合式消力池深度和坎高的简化计算方法以取代试算法。对综合式消力池深度计算的传统公式进行分析,研究其简化计算方法。给出综合式消力池深度和坎高计算的迭代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迭代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简单,精度高,避免了试算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辐射换热量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计算,并通过一个实例与现有的简化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夹芯墙节能检测试验中,分析养护周期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发现含水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夹芯墙体传热系数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是试验操作误差和理论计算的简化,据此提出夹芯墙体传热系数试验中减小影响因素的3种改进措施,为夹芯墙体在夏热冬冷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夹钳传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压电驱动式微夹钳为例进行微夹钳传动系分析,按传统的静力平衡和机构运动几何关系及柔性铰假设方法推导出其速比和转角简化计算公式,将该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较大,说明按这种传统方法推导出的简化计算公式是不适用的。因此,根据实测结果按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修正的该简化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扼要介绍了该船制冷装置情况,冷库冷却方式和供冷方式的选择、蒸发盘管热负荷确定注意事项。着重分析现行冷却盘管传热系数K值表存在问题,推荐一组新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并将公式中修正系数表格化。最后用实例介绍了该船冷却盘管传热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点接触齿面在控制误差敏感性条件下的二阶参数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导出了点接触齿面接触点位置对安装误差敏感性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计算实例说明了齿面二阶参数对误差敏感性的影响;所获得的误差敏感性计算公式可作为以主动设计齿面参数进行误差敏感性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传热学理论出发,导出了井下掘进通风时风筒内空气温度的计算公式和风筒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式。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确定了胶皮风筒传热系数实用计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平动与转动的耦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运用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公式,对1个实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SDI体系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接近试验实测结果,且误差为10%~20%,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完善现有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烟气辐射及对流来计算遮蔽段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简称CRK法 ) ,利用现场收集到的 4套加热炉结构及不同操作数据 ,由传热速率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得出遮蔽段总传热系数值。将该计算值与CRK法及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 ,同时考察了管排与烟气错流换热时温差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CRK法的计算误差小于传统计算方法 ,在进行遮蔽段传热计算时 ,错流温差校正系数可近似按 1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设计新颖的镗削内球面的靠模装置,采用滚动轴承为靠模,即简化结构又提高加工精度。建立了误差计算公式并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遮蔽段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烟气辐射及对流来计算遮蔽段总传热系数的方法(简称CRK法),利用现场收集到的4套加热炉结构及不同操作数据,由传热速率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得出遮蔽段总传热系数值。将该计算值与CRK法及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考察了管排与烟气错流换热时温差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RK法的计算误差小于传统计算方法,在进行遮蔽段传热计算时,错流温差校正系数可近似按1处理。  相似文献   

16.
对供暖系统中管道内流动的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与室内自然对流的空气环境换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管壁外侧对空气的传热过程是串联传热过程的控制步骤,传热过程性能要用总传热系数大小来评价,与应用表面活性剂减阻导致溶液传热系数下降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平行气流中附壁射流弯曲变形的简化计算模型。这个模型除考虑附壁射流弯曲变形外,还计及了低压涡流区的控制压力流量。文中给出一系列适用工程的简捷计算公式,并作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换热器第一类操作型计算,由两端推动力比值的计算式,结合传热基本方程式,采用消元法直接求解; 对传热系数已知的第二类操作型计算,用推导算术与对数平均推动力比值的近似计算式并求解; 对传热系数未知的第二类操作型计算,用推导冷流体出口温度的关联式并求解。实例证实,采用这些计算式处理两类操作型计算的问题,可避免或减少试差法的繁琐或传热单元数法的查图误差。  相似文献   

19.
短索适合用固支轴拉梁模拟而非弦,以固支梁振型函数作为短索近似振型函数,用Rayleigh法推导出任意阶次的短索索力实用计算公式,引入频率阶次参数,近似简化了实用公式,这便于工程应用;分析了简化公式的误差,通过实例表明公式都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模-行波迭加法”,按照不同的计算精度要求,推导出了考虑一次反射波的递推计算公式、不考虑反射波的简化计算公式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简化计算公式,用来进行输电线载波通道正常与故障状态的简化计算。本文还给出了各种简化公式与精确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