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为从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上削减碳排,对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能源规划及CO2减排进行研究,实现区域能源规划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在基准发展情景和区域能源规划发展情景下,分建筑业用能、商业用能和居民生活用能3个部门进行CO2排放量模拟预测.结果模拟结果得出:相比于基准情景,区域能源规划发展情景下,2010—2030年CO2排放总量减少了7.1×105t,CO2的排放量比基准发展情景降低了44%.结论在区域能源规划中引入LEAP模型对区域节能减排进行研究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能源规划对于区域节能减排有着重要作用,为未来区域建筑的低碳节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广西统计年鉴>(1991~2010)中的社会经济指标和能源消费统计数据,采用能源消费耗总量及化石燃料系数估算法估算广西地区1991~2009年CO2排放量,归纳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并将因素分析法应用于Kaya恒等式定量分析广西的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及能源结构等驱动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1991~...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福建省产业部门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利用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09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产业部门CO2的排放量、排放分布、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福建省近年来能源消费量以及CO2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在各产业部门中...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是中国碳减排中的核心重点之一。选取交通运输业消耗的12类能源,采用相应排放系数,测算1996~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CO2排放,交通运输业CO2排放由1996年的195.41×106 t增加到2010年的505.73×106 t,基本与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量同步。采用情景预测分析法,设计基准情景、节能情景、低碳情景等3个情景,分别预测未来中国的碳排放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将呈快速上升趋势,而2025年左右将放缓。利用LYQ弹性脱钩分析进行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脱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减排在碳减排中的贡献度最大,而进入2006年之后,产业发展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2008年以后,产业节能的贡献程度最大,在抵消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使产业碳排放与GDP(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仍表现为弱脱钩,表明产业节能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减排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LEAP的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评估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ong range energy a lternatives p lann ingsystem,LEAP)软件建立了LEAPCh ina模型。用该模型模拟了3个不同情景下中国钢铁行业2000—2030年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潜力。根据减排成本评估其可行性并识别重点减排技术。模拟结果表明,相对基准情景,当前政策情景和新政策情景下的年均CO2减排量分别为0.51亿t和1.07亿t,所需要的总的额外资金投入分别为93.4亿美元和809.49亿美元。因此,钢铁行业具有一定的CO2减排潜力,实现减排主要通过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如果目前制定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但是进一步的减排受制于高昂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估中国电力行业CO2减排潜力,建立了LEAPChina模型,应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政策情景下行业2000—2030年的CO2排放情况。通过评估计算CO2减排成本及减排贡献率识别了行业重点减排技术。结果表明:如果当前政策情景中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相对基准情景可实现年均CO2减排1.15亿t。若欲进一步提高减排效果,则需投入更高成本。以2020年为例,投入669.3亿元可增加CO2减排大约为1.25亿t。中国电力行业减排潜力能否实现取决于技术进步投资和措施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7.
以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等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2)在各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的CO2排放量显著增加,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北京市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3)1997-2012年北京市CO2排放强度明显降低;人均CO2排放量虽在2007年后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徐虹 《科技资讯》2010,(34):211-212
二氧化碳(CO2)排放税,简称碳税,碳税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由于其理论设计上的优点和实践操作上的便利,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实施。当前,西方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酝酿在国际贸易中征收国际碳税,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贸易状况,所以有必要及早进行二氧化碳税收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碳税的概念,意义及税制要素的探讨,明晰征收碳税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碳税与碳排放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二氧化碳 (CO2 )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税常常被认为是成本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工具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征收碳税或能源税。作者应用建立的一个中国 MARKAL -MACRO模型 ,研究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 :1)征收碳税将会导致较大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损失 ;2 )存在减排效果最佳的税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为有助于中国在气候谈判过程中科学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应用一个综合描述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递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om pu tab le genera l equ ilibrium,CGE)模型,分析在中国实施碳减排政策的经济影响。以2010年实施碳税政策为模拟情景,定量描述了减排政策下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价格、资本价格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减排率为0~40%时,GDP损失率在0~3.9%之间,减排边际社会成本是边际技术成本的2倍左右。在中国实施CO2减排政策将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路交通业CO2排放情景与减排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中国公路交通业的CO2减排潜力,模拟了中国公路交通业的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潜力,根据减排成本评估其可行性并识别了重点减排技术。对3个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政策情景相对当前政策情景和基准情景的平均CO2减排量分别为65M t.-a 1和82M t.-a 1,平均减排成本为负值。以2020年为例,新政策情景的平均减排成本分别为-88.5元.-t 1。因此,公路交通业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实现减排主要通过车辆、道路以及燃料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与替代,其中车辆技术改进为近期的重点减排技术。在公路交通业减排兼具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未来城市能源供给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温室气体减排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硬约束.为探索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的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变化,本文基于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框架,建立起针对基准情景和节能低碳情景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预测技术.以景德镇市为例,利用建立的LEAP模型预测两种情景下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变化.结果表明,节能低碳情景下2020年景德镇市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增速显著减缓,其中能源需求相比基准情景将降低27%,单位产值CO2排放则降低37%.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城乡家庭人均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差异进行了分析.从构成来看,城镇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高于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而农村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低于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从变化来看,城镇的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一直低于农村,原因在于虽然城镇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但是直接能源消费强度和煤炭比重低于农村;1995年城镇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低于农村,但是2010年发生逆转,原因在于城镇的人均消费总量比农村增长更快,而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可见目前北京市城镇家庭节能减碳的重点应放在间接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上,农村家庭节能减碳应更多地关注直接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水泥生产的CO2排放来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合适的计算模型,并据此估算了2000—2010年10年间山西省的CO2排放量,同时结合省情,提出了关于山西省水泥生产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俄罗斯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俄罗斯CO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经验估计,实证研究了FDI与俄罗斯CO2排放的关系,发现FDI的进入增加了俄罗斯的CO2排放量。通过脉冲图分析了FDI影响环境的路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得到的启示为:建立外商投资企业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制度,优化FDI的产业布局,完善FDI的来源国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运用俄罗斯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俄罗斯CO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经验估计,实证研究了FDI与俄罗斯CO2排放的关系,发现FDI的进入增加了俄罗斯的CO2排放量.通过脉冲图分析了FDI影响环境的路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得到的启示为:建立外商投资企业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制度,优化FDI的产业布局,完善FDI的来源国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的数据,分析了中国60年的经济、能源、CO2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Kaya恒等式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并结合各类政策报告设定了低排放情景、基准情景和高排放情景,预估了3种情景下中国未来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的快速升高,1980年之前各变量波动剧烈,之后GDP、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等经济社会变量变动规律明显;3种情景下2013—2020年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2.94%~3.91%、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3%~2.60%;3种情景下2030年CO2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42.68、155.41、170.09亿t.研究表明,在低碳情景下,中国最有可能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达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可变下渗能力模VIC(w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模式PRECIS(providingregional climate for Impacts studies)耦合,对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太湖流域径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时期(2021-2050年)太湖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明显,A2和B2情景下径流较基准期(1961-1990年)都增加,尤其是在汛期径流增加显著,并且径流深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降水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示太湖流域未来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将增大,将增加未来防洪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气候情景和政策情景设置了16种未来情景,在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IDRISI软件中的LCM模块模拟了2050年关中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并估算了2050年各情景的3种生态系统服务(固碳、保土和保水)。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未来土地利用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主要随着土地利用变化而变化。碳税政策的实施对林地影响较大,对土壤保持和固碳有积极作用,对产水有消极作用;人口政策实施对城镇用地影响较为显著,降低固碳与土壤保持能力,增加产水能力。固碳量和保土量总量高的情景中,产水量通常较低;而固碳量和产水量低的情景中,产水量通常较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典型的河口城市,上海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市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持续增长,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挑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基于对1985~2005年上海能源消费及1995~2006年终端能源消费的CO2估算分析,选取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总量、工业能源消费量以及终端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分析与上海局地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等相关气候指标的相关系数,构建能源消费对局地气候变化的胁迫模型.结果表明,上海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以来,能源消费总量显著增长,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增长要显著高于加速发展阶段;1995~2006年上海终端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持续递增,年平均增长率为6%,CO2排放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系数逐年增加,终端能源的CO2排放趋向多元化结构,各产业部门的CO2排放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工业主导性排放结构逐渐向多产业部门排放格局的转化,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建筑业增长幅度较高;能源消费指标和温度变化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通过P=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和城郊温差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且通过P=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能源消费各指标中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城郊温差的相关系数略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能源消费的增加对城郊温差的胁迫关系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