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销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研究了数量弹性合同中供应商和销售商双方竞争模式的订货决策,以实现各供应商和各销售商利润最优.一方面,从供应商角度考虑,通过一种交互规划方法——逐步宽容约束法得到各供应商均满意的商品生产量;另一方面,从销售商角度考虑,根据各供应商对各销售商不同属性持有不同程度的偏好态度,应用Markov链群体排序法对各销售商进行偏好排序,同时得到各销售商的最优商品订货量,实现各销售商利润最优.  相似文献   

2.
基于退货政策,在需求不确定且与创新水平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分析了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同创新的模式,给出了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创新水平、最佳定货量以及各自所获得的利润.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同创新的退货政策模式优于创新成本共担的退货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期权机制与技术创新,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组成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的两级供应链,探讨了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研究表明:在基于期权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中,通过引入技术创新后,销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总利润均提高,从而使供应商和销售商达到双赢局面;同时得出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最佳订购量,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回购合同下多个供应商单方面组成联盟和多个销售商非联盟的情形,分析各个销售商的订货量,以便实现供应商联盟和各个销售商的利润最优.首先,采用广义圆锥有效解的一类交互规划方法,求得各个销售商在利润最大时的最优订货量.其次,利用熵权法解决供应商联盟利润最大情况下产品供应量的最优分配.最后,通过利润调节机制——Shapely值法,解决在供应商联盟不亏本的情况下供应商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具有随机市场需求的退货政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具有随机市场需求前提条件下,就供应商对销售商的退货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假设需求满足正态分布,利用报童理论建立了退货政策数学模型,采用极大化期望收益原则确立了销售商的均衡反应函数,证明了当需求不确定增加时,供应商降低批发价格或提高退货价格对于销售商增加产品订购量都将产生正向影响,且降低批发价格要比提高退货价格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在该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需求变量、产品批发价格和退货价格对均衡订购量及供应商和销售商均衡收益的影响,从而为供应链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销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研究了销售商库存成本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提出了一个能更好激励销售商合作从而改善供应链协作的量折扣模型.最后给出算例并进行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期权理论的供应链利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期权机制,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的利益共享基础上的期权决策模型,基于此探讨了利益共享契约型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制定合适的期权执行价格和恰当的分成比例,就能同时提高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利润,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可以得出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固定订购量以及期权购买量,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提高了供应链的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方法没有考虑销售商需求的模糊性,且只以供应链其中一方的利益为核心建立物流中心农产品供应链,无法保证供应链各方利润最大化。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模糊需求条件下物流中心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方法。在集中决策下,供应商与销售商按照农产品市场模糊需求与销售商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完成独立决策。通过分段线性形式表示销售商利润函数,建立供应商期望利润函数。在进行协调的过程中,把集中供应链决策结果当成分散决策模型协调的依据,对供应链双方承担风险进行研究,获取价格契约、滞销补贴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利润达到最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物流中心各方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期权机制与技术创新,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基于此探讨了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合作情况下,实施技术创新后总订购量的增加提高了供应商的营销积极性,同时销售商的利润也有所增加;在合作情况下,实施技术创新后总订购量及整条供应链的总利润均增加,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玩具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需求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合作促销问题,使用博彝论的方法主要就最优的定价和订购量进行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得到相关结论,即:供应商以降低给销售商的批发价的方式承担部分合作促销的费用,从而赢得比非合作情况下更大的订购量,并且使得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价格折扣/运输折扣的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个供应商、多个销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需求随机、订货提前期随机的情况下,建立含有运输/价格折扣的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以计算整合策略中最佳订货点r和订货量Q,使供应链整体盈利最大.算例表明,采取运输/价格折扣可以使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平均利润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需求信息不确定的情况,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进行了研究,继而再考虑商品单位运输费用随订货量增加而降低的情况,分析了销售商采集需求不确定信息的必要条件,指出了什么条件下供销双方会共事这种不确定信息以及供应链系统中多个销售商联合订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努力成本共担的数量柔性契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模式,在需求不确定且与努力水平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建立了数量柔性契约模型.由于销售商实施努力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应成本,证明了此时传统的数量柔性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作.通过在传统的数量柔性契约中引入供应商共担努力成本这一措施,使供应链恢复到协作状态.并给出了问题的优化方法,确定了最优的供应链契约参数.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手段对分散模式和协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二次订购、二次销售的季节性需求商品的销售问题。假设第1阶段的商品需求是依赖其价格的随机变量,且其订购成本采用全单位批量折扣;第2阶段供应商给销售商提供临时性价格折扣,销售商也进行降价销售,并通过广告活动来增加需求,且假设此时的需求是同时依赖销售价格和广告费用的随机变量。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多个销售商的供应链中一类数量弹性合同问题,对市场供应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证明了在至少有一个销售商的商品需求量是弹性的前提下,总可以通过调节销售商商品需求量的弹性区间,使具有多个销售商的供应链数量弹性合同在期望效益目标和期望效益水平概率目标下是Pareto最优的,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合同对供应链的优化.最后,应用多目标规划棱锥有效解这一工具,构造了Pareto最优数量弹性合同的销售商商品需求量决策方法,解决了多个销售商和供应商的商品供应量和订货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终端需求率依赖于销售价格的假定下,研究了供应商针对销售商的定货计划,制定自己的生产策略及如何定价的问题;就线性函数和抛物线型函数,提供了寻求最优价格和生产策略的简单方法;最后通过2个应用实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服务外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是服务外包的重要环节. 采用模糊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方法建立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模型. 首先, 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服务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 由发包企业代表对评价指标赋予模糊权重, 由外聘专家对备选供应商与供应商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打分; 最后, 通过模糊加权平均方法和模糊期望值算子计算出备选供应商的最终排名, 从而帮助发包企业进行决策.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代理成本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考虑一个简单二级供应链,即销售商隐藏销售努力(产生道德风险),供应商隐藏成本信息(产生逆向选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分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下的代理成本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σ2、供销双方的风险规避度ρs,ρr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研究发现:道德风险下的代理成本CMH与σ2,ρr呈现正相关关系,与ρs呈现负相关关系;逆向选择下的代理成本CAS与σ2,ρr及ρs均呈现负相关关系;无论是供应商还是销售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能一味地采取保守策略,适度地冒险精神,可使合作双方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9.
在客户需求量是随机的假设下,单个销售商从多个供应商处订货,其中每个供货渠道都有中断的风险,并且当中断发生时,销售商只能从供货商那里得到部分原始订购量。从销售商的角度,建立了利润最大化库存模型,证明了目标函数的凸性,得出了最优订货量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最优订货量和最大利润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销售商和一群策略型顾客组成的供应链.采用理性预期平衡假设,研究策略型顾客的风险偏好对集中型供应链和分散型供应链决策者的策略影响;应用前景理论建立供应链的目标函数,比较分析批发价契约在损失厌恶情况下与风险中性情况下协调供应链的差异,并通过算例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供应链的订货量和产品价格会随着策略型顾客风险偏好的增加而降低;当集中型供应链的损失厌恶偏好系数大于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系数时,此时批发价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批发价契约作为现实中最常用的契约,所得的结论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