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整理福建省武夷山的标本中,经鉴定,发现有两种曲腹蛛为我国新记录种,现描述如下: 汤春曲腹蛛 Cyrtarachne yuncharuensis strand,1916 雌蛛体长3.25—4.95毫米,雄蛛体长1.80—1.95毫米。雌蛛8眼两列,均黑色。头胸部黄褐色。腹部宽大于长,扇形,腹部背面棕红色,前端有一对黄白色斑;中央有一对蝶状斑;两侧各有三个黄白色斑,在第一个黄白斑上有一个黑  相似文献   

2.
在清理标本过程中,发现几种蜘蛛在我国属第一次发现,现描述于下: 花皮蛛科 Sicariidae。暗花皮蛛 Scytodes fusca Walckenaer,1837(图Ⅰ。1-4) 雌蛛体长4毫米,雄蛛体长2.3毫米。 6眼3组,均等大,白色,中间一组2眼为左右排列,两侧2眼一组均前后排列。额高小于前中眼半径。颈沟、中窝不明显。头胸部隆起很高,其后端最高,前部低平,后部几乎垂直下降。身体的颜色和花斑,随着成熟的程度不同而逐渐变得界限不清晰,特别是雌蛛更为明显。头胸部正中有一细长的棕色纵条斑,两侧有棕黑色花斑,呈对称性排列。鳌肢、颚叶、下唇、胸板和步足均棕黑色。螯肢齿堤无齿。颚叶向内侧倾斜,端部互相靠近。下唇呈梯形。  相似文献   

3.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电力系统高压开关同步点包括差频并网同步点和同频并网同步点两类。差频并网同步点指不论电力系统在何种方式下运行,同步点(断开的开关)两侧都是2个独立的电源;而同频并网同步点则随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同步点两侧可能是2个独立的电源,也可能是同一个系统。对于不同性质的同步点,其合闸方式也不相同。本文,笔者以大屯电网110kV系统为例,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同步点的性质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几何方法确定事件发生概率即几何概型中概率的计算的基本思想是:(1)如果一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Ω充满某个区域,其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大小可以用S?表示;(2)任意一点落在测度相同的子区域内是等可能的;(3)若事件A为Ω中的某个子区域,且其测度大小可以用S A表示,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SAS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湖南几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采集到的麓山七纺蛛(Heptathela yuelushanensis)进行了外雌器内部构造和雄性触肢器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外雌器的结构有一个发育过程,中交媾囊的形成先于侧交媾囊,两对交媾囊都已发育成熟时,外雌器的内部结构才趋于稳定,在侧交媾囊形成的中期,雌蛛就可能交配产卵;(2)雄性个体成熟时间很短,在长沙,仅见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8)交配后的雄蛛生殖球的血囊、纳精囊往往破裂,生殖球不断萎缩,部分或全部脱落、极少数生殖球的血囊和纳精囊不破裂而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7.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 ,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a.取入孵 2h至 16d的活体胚胎 ,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 .结果显示 :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 ,产卵 2 8h原条已明显可见 ,入孵 14h后原肠胚形成 ,入孵 36h,脑泡和心包出现 ,入孵 96h ,神经胚完成 ,孵化 16d左右 ,器官完全形成 ,发育成雏鸟出壳 .b .将种蛋分 7组进行孵化 ,观察和比较了 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 ;2 )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 中毒 ;3)温度过低 (35~ 36℃ ) ,造成鹑胚孵化慢 ,生长发育迟缓 ,出雏后易死亡 ;温度过高 (39~ 4 1℃ ) ,造成鹑胚孵化快 ,但发育不良 ,出雏后也易死亡 ;4 )相对湿度过低 (45 %以下 ) ,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 ;相对湿度过高 (75 %以上 ) ,导致缺氧甚至闷死 .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8.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与关联单壁碳纳米管物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方法(DFT)对石墨烯和卷曲后的关联碳纳米管(8,0)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每行斜键键长呈AAB周期变化,关联碳纳米管斜键长度成AABB规则变化,竖键长度均不变.石墨烯的密立根电荷数值大小分布无明显规律,内部原子多为正值,外部多为负值.关联碳纳米管的密立根电荷分布相对较有规律.碳纳米管的内部碳原子也有吸引电子的能力,从而与其它原子形成离子性键.两者在费米能级态密度大部分均由p轨道贡献.但是关联碳纳米管的费米能级也有一部分来自于s轨道电子的贡献,而石墨烯则几乎没有来自s轨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次近邻扩散聚集生长的复杂网络模型生成法则.用于刻画与扩散置限凝聚等复杂现象相关的实测对象.通过细致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初步研究了生成半随机复杂网络的一些典型数字特征:包括度分布、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平均聚类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提出的方法产生的复杂网络具有短的平均路径长度、较高的平均聚类系数、具备明显的齐次网络特性.同时,在变动跳动概率之差时,生成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网络平均聚类系数等呈现规律性变化;且生成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与网络平均聚类系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