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0Cr18M02和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检验焊接质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焊接区的显微组织,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工艺规范合理。焊缝质量良好,其强度和韧性均达到母材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对比了建筑用钢2Cr13马氏体钢和1Cr18Ni9奥氏体钢在不同焊接方法下的焊接接头组织,得到了不同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的拉伸强度。比较结果表明异体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比同种材料有所降低,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这一研究有助于实际生产中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3.
谢庆生  贾永军 《甘肃科技》2009,25(19):78-78,162
通过改变0Cr18Ni10Ti不锈钢产品焊接接头的形式,改变其焊接工艺措施,减少产品焊缝的开裂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由天业集团化工厂机修分厂承担的本厂400m3的碱贮罐的制作任务,其材质为1Cr18N i9Ti钢,规格为φ8250×9823×10,现场组焊大型贮罐的主要难题是:1Cr18Ni9Ti钢的焊接内应力大,焊后易产生底板波浪变形且很难矫正。为此,我厂采取了合理的焊接顺序和严格的焊接工艺来控制变形。1罐底  相似文献   

5.
孙壮 《天津科技》2012,(5):140-142
主要分析0Cr18Ni9和Q345D异种钢焊接时,选用合适的焊材,通过调整不同的熔合比,使焊接接头得到具有较高抗裂性能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的焊缝,从而解决0Cr18Ni9和Q345D异种钢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Cr18Ni9Ti不锈钢与20R碳钢的异种钢焊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远 《科技资讯》2010,(22):63-63
1Cr18Ni9Ti不锈钢与20R碳钢属于异种钢焊接,两种材料的热导率和线性膨胀系数有很大差异,为保证质量,分析两种材料的焊接性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焊接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异材焊接——1Cr18Ni9Ti与16Mn焊接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瑜 《科技资讯》2010,(14):107-107
在不同的焊接母材间实施焊接过程,需事先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及焊接性能作仔细的分析,制定出一套合适的异材焊接工艺,合理地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正,以便保证异材金属间的焊接质量。本人结合多年的焊接实际操作经验,对1Cr18Ni9Ti与16Mn两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及其焊接性能进行了分析,拟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焊接工艺,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及热力学计算软件研究C和N含量对铸态及时效态18Mn18Cr高氮钢析出相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铸态,随C/N质量比降低,析出相依次为Cr23C6相、σ相和Cr2N相.增加C或N含量可分别促进Cr23C6相和Cr2N相析出.C和N含量影响实验钢凝固模式及不稳定铁素体相共析分解产物.18Mn18Cr0.44N钢凝固模式为AF模式,不稳定铁素体相共析分解反应为δ→σ+γ2(0.025%C)和δ→γ2+Cr23(CxNy)6(x/y>1)(0.16%C);18Mn18Cr0.72N钢凝固模式为A模式,晶界处存在少量颗粒状Cr2N相.在固溶时效态,实验钢仅析出片层状的Cr2N0.39C0.61相.随C+N含量增加,片层状析出相体积分数和片层间隙增加,析出孕育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软件SYSWELD对不锈钢0Cr18Ni9平板TIG焊的温度场进行三维动态模拟,得出了瞬态温度场分布图和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同时也得出了焊缝上任一点的温度变化与相变的关系.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焊接温度场,为研究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9Cr18马氏体不锈钢在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s-1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进行研究。根据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9Cr18不锈钢变形抗力的影响,计算其形变激活能,并建立9Cr18不锈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和热变形流变应力方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一定时,9Cr18动态再结晶临界变形量εc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高的形变温度和低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9Cr18不锈钢形变激活能为461.7kJ/mol;所建变形抗力模型的拟合性良好,数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在室温、无润滑的条件下,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考察了SiC与不锈钢(1Cr18Ni9Ti)组成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SiC在5 N和20 N载荷作用下磨损机制为脆性分层磨损.SiC随载荷增加摩擦系数减少,但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SiC与不锈钢对磨时,磨损率达10-4mm3/(N.m)-1数量级,属磨损剧烈,不适合组成摩擦副.  相似文献   

12.
南京某厂从日本引进焊管机组,用带式法生产薄壁不锈钢管。其工艺流程如下: 钢带分剪→轧辊成型→钨极氩弧焊(TIG)焊成管坯→冷拔→矫直→成品。采用某厂一批0.3mm厚的1Cr18Ni9和0Cr19Ni9奥氏体不锈钢带试焊,发现有焊渣间隔分布于焊缝的内外壁上。间隔距离从5mm至100mm不等,大部分在20~30mm之间,见图1.焊渣多呈灰褐色,其形如纺锤状,尺寸(长×宽)约在(10~20)mm×(4~6)mm。  相似文献   

13.
倾斜式剪切冷却制备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制备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合金进行了研究.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使熔融1Cr18Ni9Ti不锈钢合金在剪切冷却作用下形成组织优良的半固态材料;在冷却板的冷却作用与重力的剪切作用下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合金逐渐由树枝晶演化为细小的球形晶;倾角、冷却板长度、冷却板表面性质对合金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在倾角为45°,冷却板长度为650mm,冷却板采用紫铜材质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细小球形的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材料.  相似文献   

14.
椭圆偏振技术研究盐酸介质中丙炔醇对不锈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椭圆偏振光谱法,研究了丙炔醇(Propargyl alcohol ,PA)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腐蚀环境中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Cl∧-能使1Cr18Ni9Ti不锈钢发生点蚀,而缓蚀剂PA对不锈钢受到Cl∧-的腐蚀起抑制作用,采用电位扫描椭圆偏振光谱法测定几次循环扫描过程的Vop值,其比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可判定点蚀往往的产生及缓蚀剂PA的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5.
钼和硫2种离子同步注入9Cr18不锈钢样品.用针盘摩擦磨损实验机测定了注入样品的耐磨性能,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测量注入样品成分深度分布,并检测了样品硬度.与钼或硫单独注入9Cr18样品相比,钼和硫的同步注入使样品的摩擦因数和磨损寿命显著改善,此改性效果与注入层中注入的元素分布的叠加有关.采用计算机模拟了注入过程,模拟的结果有助于揭示改性层的特点和注入增强效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II)技术在9Cr18不锈钢基体上制备类金刚石碳膜(DLC)多层膜,比较了该多层膜与N注入层对基体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N后,改性层内形成了CrN,Cr2N和Fe3N等氮化物相;PSII技术能够提高9Cr18不锈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实验所制备的DLC多层膜比N注入层具有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这与最外层LDC膜的高硬度和低摩擦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0Cr18Ni9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锈钢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来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0Cr18Ni9不锈钢连铸坯中的夹杂物成成,并分别在AOD渣、大包渣及中间包渣中加入示踪剂进行了三次示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Cr18Ni9不锈钢连铸坯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CaO-SiO2-Al2O3-MgO系夹杂物,其次为MgO-Al2O3类尖晶石和硫化物;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来源是AOD还原期的还原产物、脱硫产物和出钢时混入钢水中的AOD渣滴;AOD出钢后,大包顶渣、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不会对钢液造成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1Cr18Ni9Ti基体上焊接Q235加热钢套中出现焊接裂缝的情况,通过对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组织分析,找出生产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