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邱海云 《科技信息》2008,(5):226-226
现行刑法在盗窃罪中未将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加以规定,但单位盗窃在现实生活中日益泛滥,且单位盗窃行为具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同时单位有能力承担由其盗窃行为所引发的刑事责任,并符合刑罚目的。故本文认为单位应作为盗窃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突发性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突发性犯罪主要体现在盗窃、抢劫、强奸和故意伤害等犯罪类型中,它受环境刺激和诱导,无预谋性,目的明确,突发性强,后果难以控制。加强自身修养,正确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开展心理咨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法制进高校,更加深入地普及法制教育;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积极帮助学生就业等是预防大学生突发性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往犯罪前科人员分类研究,通常基于历史犯罪信息中的静态属性信息,而忽略了对动态轨迹信息的利用,且缺乏专门针对盗窃前科人员再犯罪风险预测的研究.基于上述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研究融合静态属性和动态轨迹的盗窃前科人员初犯/累犯分类.构建了融合静态属性和动态轨迹的长时间跨度盗窃前科人员分类数据集,然后探索和对比多种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对盗窃前科人员的分类性能,提炼出与盗窃前科人员分类最相关的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基于加权关联规则的盗窃犯罪人员预警模型.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盗窃犯罪的预警工作中,对犯罪打击和安全防范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襄樊市盗窃互联网帐号犯罪状况特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盗用互联网帐号犯罪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盗窃犯罪日渐专业化,"盗窃符号"开始在社会中广泛显现,并日益威胁着社会治安与居民安全感。对"盗窃符号"的概念进行了类别划分,总结出"盗窃符号"具有总体数量多、增长趋势明显、城市间差异大、区域性明显、隐蔽性高这五个特点。结合犯罪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其反映出理性选择理论与日常活动理论的丰富内涵,并显现出犯罪专业化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美国汽车盗窃问题的现状,分析了犯罪动机,案件多发时间、地点以及主要的销赃渠道,美国执法机构打击车辆盗窃犯罪的重点等问题。目前美国各级警务部门对确保国土安全和预防、阻止恐怖攻击事件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在侦破汽车盗窃案件、交通犯罪时,首要考虑的是此案件是否与恐怖袭击活动相关,以及预防恐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所谓盗窃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某些特定物品的犯罪活动。盗窃犯罪与盗窃罪仍有区别,它较之盗窃罪所侵犯的客体范围更广。其发案率在我国各种刑事案件中,始终居于首位。这种犯罪不仅侵犯着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权利,而且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影响着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打击盗窃犯罪活动,严惩盗窃犯罪分子。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能够准确及时地根据案犯的犯罪行为及由此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依法追究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即刑事责任,准确地定罪量刑。但是,由于近年来盗窃案件日益增多,犯罪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游戏的盛行,网络盗窃现象时有发生,但学术界关于虚拟财产是否可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从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数额计算以及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界定的角度,说明虚拟财产可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刑事案件大量增加,盗窃犯罪是其中的常见、多发犯罪。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流动人口占到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三,对这一地区盗窃犯罪进行抽样实证研究,根据实证数据分析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盗窃罪特征,以期在盗窃罪的预防、打击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0.
盗窃类案件是公安机关较为棘手的一类犯罪,呈现高发低破态势.提前预测发案情况是预防该类型犯罪的有效途径,因此对预测盗窃犯罪提出了一种以Bagging方法为基础、基于特征选择准确度和差异性双重考量的集成学习算法,根据集成学习器好而不同的原则,构造由异质基学习器集成的特征选择器,实现对影响盗窃犯罪发生因子的有效选择,使用更少维度的特征数据集提升犯罪预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EFV_Bagging算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在测试数据上表现出的预测准确度也较为理想,且算法无需根据先验知识设置所选特征子集维数,在盗窃犯罪数据分析预测领域应用中有较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刑法》中的“盗窃未遂”进行了分析,认为盗窃未遂行为理应追究刑事责任。对盗窃未遂行为的判断标准应该从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以及其他情节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盗窃目标数额巨大,一年内实施3次以上,且非危害性不大、小偷小摸的盗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行为,应以盗窃未遂定罪,且都可以独立作为盗窃未遂的判断标准,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即可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学生伤害事件中,辅导员工作及相关证据的积累对于高校在学生伤害事件中的责任界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辅导员视角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剖析,同时根据法律规定解析关于学生伤害事件的界定及高校在学生伤害事件中的责任界定,能够明确学生伤害事件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帮助辅导员了解其在处理学生伤害事件时的工作职责及法律责任,为高校、辅导员自身及学生防范法律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当前职业院校法制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要从充分认识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理性看待职业院校学生的异常行为、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最终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其与学生之间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高等学校违纪处分的司法审查已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因此,学生不服高等学校违纪处分所产生的纠纷应该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同时应遵守复议前置、合法性审查、审查广度有限、执行停止等四项规则。  相似文献   

15.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法律基础》的学习重视不够,不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律的权威不够信任,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单纯依靠一般的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改变现状。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有效地进行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受到自身和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整体权利意识较为薄弱,通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法制环境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实现大学生整体权利意识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走访专家等科研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及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学校健康教育缺失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和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逐年下滑,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高校和学生家庭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平安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概念界定出发,以民事法律的“侵权——救济”原则为指导,厘清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责任主体,尝试建立、完善赔偿委员会制度和法律代理人制度,普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设立学生伤害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理性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遵纪守法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弘扬百色起义期间革命军民普及法纪教育、自觉遵守法纪、严格执行法纪等优良传统,把百色起义遵纪守法精神与道德修养相结合,自觉增强公德意识;与法纪学习相结合,自觉积累法纪知识;与日常行为相结合,自觉提高法律素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辽宁科技大学2012级女子防身术选项课教学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犯罪案例分析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防身技能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犯罪行为的防范心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处理好见义勇为与自身安全保障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