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介绍了不锈钢水槽成型加工工艺的方法、特点、结构,对其在不锈钢水槽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得出通过改变一款式一模具的传统做法,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不用焊接,减少了劳动强度。采用本工艺加工,材料变形极小。  相似文献   

2.
湛江海湾大桥钢主梁采用全空腹钢箱梁.在悬臂拼装过程中,由于作用的荷载不同,被吊梁段与吊机作用梁段的变形明显不同.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悬臂拼装阶段截面变形和温度对截面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跨度斜拉桥中采用全空腹钢箱梁是可行的,并且温度对悬臂拼装阶段箱梁截面相对变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侯江涛  周颜丽 《科技信息》2011,(12):325-325
本文主要针对安全壳穹顶制作拼装时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介绍,着重介绍穹顶在车间预制阶段及现场拼装阶段时变形及焊缝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就最终交工资料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板坯连铸结晶器三维有限元热弹塑性结构模型,计算了铜板变形及结晶器冷却结构对其影响规律.冷却结构和热力载荷决定了铜板热面变形行为,铜板变形量取决于冷却结构几何参数,并在铜镍分界处有较小变形突变;宽面热面中心线最大变形出现在弯月面下100mm处,窄面最大变形出现在弯月面和冷却水槽末端,且铜镍分界两侧变形曲线有明显的曲率波动;铜板加厚5 mm,最大中心线变形可增加0.05 mm,镍层对中心线变形影响不明显,1 mm的厚度变化仅在窄面引起最大0.01 mm的下降,冷却水槽对中心线变形影响也较小,水槽加深2 mm,最大中心线变形减少0.02 mm.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水槽内观测了许氏平鲉Sebastods schlegelii幼鱼对4种不同结构钢筋混凝土材料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统计分析了模型礁的集鱼效果。结果表明:水槽内无论有礁还是无礁,许氏平鲉幼鱼均喜欢栖息在水槽四壁,对比4种礁体投放后的结果可得,对许氏平鲉的诱集效果最好的YJ1型礁,诱集效果一般的YJ2型、YJ3型和YJ4型。这或许受试验礁体模型的结构的影响,YJ1型礁阴影遮蔽效果较好,所以集鱼效果最好,而其他几种礁型虽然也为水泥材质,且有效空间较大,但是阴影遮蔽效果稍差,因此试验集鱼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抗剪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缝位置、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拼接面增设剪力键齿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及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比较了试件的损伤发展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从滞回曲线、极限剪切承载力、变形等方面探讨了试件的抗剪性能,并与现浇混凝土试件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构造的预制拼装桥墩主要表现为弯剪破坏模式,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良好,且与现浇试件抗剪性能相近.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的试件,可提高抗剪承载力,并降低了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气柜水槽底板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以及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合肥市广德路南淝河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三拱肋钢箱拱桥通过桥面上履带吊车进行吊装的施工过程,得到拱肋拼装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结果,确定了拱肋拼装阶段各工况下结构的最不利状态。分析结果发现在相同拼装方案下,拱肋拼装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移动荷载及最不利静力荷载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针对此现象,对拱肋拼装阶段桥面最不利荷载的简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桥在拱肋拼装方案初选时可用静力荷载代替最不利荷载进行力学分析,能够简明结构分析力学模型并提高计算效率。文章提出的策略可为大型桥梁拱肋拼装阶段力学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MMS200热/力模拟机及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600~1 100℃、应变速率为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均以铁素体为主,不存在γ/α相变且仅仅发生较快的动态回复软化;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热的变形激活能为384.985 kJ/mol.在此基础上,确定了Z参数,并得到了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峰值应力σp与Z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分析和波浪水槽模型试验,对波浪破碎区由床面阻力和波浪破碎所引起的能量损耗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岸滩波浪变形模型,并通过波浪水槽试验进行了验证。对水深、周期、岸滩底坡等条件下的波浪破碎区波高分布和增减水量的分析比较表明,模型计算和波浪水槽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良好。该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波浪在破碎区的增减水和波高分布,并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 通过高温压缩实验对316L不锈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热变形加工硬化倾向性较大, 在真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应力峰值σ_p;316L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但只是在局部区域观察到了动态再结晶晶粒. 对动态再结晶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316L不锈钢的热激活能和热变形方程, 并给出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以及Zener-Hollomon参数和稳态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9Cr18马氏体不锈钢在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s-1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进行研究。根据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9Cr18不锈钢变形抗力的影响,计算其形变激活能,并建立9Cr18不锈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和热变形流变应力方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一定时,9Cr18动态再结晶临界变形量εc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高的形变温度和低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9Cr18不锈钢形变激活能为461.7kJ/mol;所建变形抗力模型的拟合性良好,数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运用传统榫卯结构中的插肩榫连接技术,以榫头的形状和位置作为参数,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中间长方形、中间梯形、四周长方形和四周梯形共4种不同的插肩榫节段拼装桥墩模型.将其与平接缝节段拼装桥墩进行拟静力分析,通过对比结构的滞回性能和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验证插肩榫在节段拼装桥墩中运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比平接缝节段拼装桥墩,中间长方形、四周长方形、四周梯形的模型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桥墩的水平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但是会导致结构残余变形增大,降低结构的自复位能力;中间梯形的插肩榫节段拼装桥墩,既能提高桥墩的水平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又能降低桥墩的残余变形,整体表现最为优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磁脉冲焊接对3003铝合金管与1Cr18Ni9Ti不锈钢棒进行了焊接,研究了集磁器开口间隙对磁脉冲焊接接头连接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空管变形实验对焊接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集磁器开口间隙减弱了其附近位置外管所受的磁场力,导致在焊接过程中开口间隙附近外管的变形速度小于其他位置,引起外管向内棒冲击时产生周向冲击角度,从而使集磁器开口间隙附近接头出现了轴向连接,反而有利于管棒连接.不同冲击间隙下均有其所对应的最优放电电压范围,在受到集磁器开口间隙的影响下,电压过大会导致接头开裂.  相似文献   

15.
奥氏体不锈钢钻削变形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为工件材料,应用最新研制的涂层钻头进行大量切削实验,研究钻削参数对变形系数的影响以及变形系数与轴向力、转矩和钻削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锈钢钻削变形系数反应了轴向力的变化趋势.实验还揭示了奥氏体不锈钢钻削加工中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变化对变形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奥氏体不锈钢钻削刀具选择及其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CA结构模块由于设计尺寸较大,焊缝长度较长,结构为双层钢板空心结构,又因在子模块的制作到现场拼装等工序中需要经过多次运输、吊装等,因此保证CA结构模块在整个拼装过程中的防变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海阳一期工程经验对CA结构模块墙体变形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对后续施工过程中的防变形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316LN热变形行为及动态再结晶晶粒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316LN不锈钢在温度1250℃-900℃,应变速率0.005s^-1~0.5s^-1,变形程度50%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计算获得了该钢热变形应力指数和激活能;并通过动态再结晶晶粒演变规律的研究,建立了该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图,以及动态再结晶晶粒演变规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316LN不锈钢锻造过程晶粒细匀化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变形速率对2205双相不锈钢形变诱导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道次压缩热模拟试验,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组织组成相奥氏体相(γ)和铁素体相(δ)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2205双相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存在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之间的相互转变,且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两相之间的相互转变也是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一种动态软化机制.变形速率对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相转变的影响规律为:变形速率很小时,δ→γ的转变占较大比重;随着变形速率的升高,γ→δ所占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16L不锈钢的不同变形量的压缩试验,对其冷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修正的Ludwik模型对流变应力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316L不锈钢的真应力应变模型和加工硬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修正的Ludwik模型能较好的反映316L不锈钢真应力与应变关系;根据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316L不锈钢冷变形流变应力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真应变小于0.02的强加工硬化阶段,真应变在0.02与0.29之间的稳加工硬化阶段,以及真应变大于0.29的弱加工硬化阶段.电子显微技术研究表明316L不锈钢三个不同的变形阶段,其加工硬化机制、微观组织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更加全面的描述简支梁加载变形情况,采用不锈钢扁管加载实验模拟简支梁加载过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不锈钢扁管变形前后的点云数据,并假设变形沿着变形后曲面法线方向发生,将变形前的点云数据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投影到变形后的曲面上获得变形数据.同时,利用TS30高精度测量机器人设置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点云变形分析方法的精度与TS30相当能够探测毫米级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