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磷肥,在玉米高产中的作用,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商丘县一九八九年夏玉米高产开发中,分别在淤地、沙地、两合上等不同土质类型进行了施磷肥对比试验。在每亩追施碳铵100公斤的基础上,于播种前或苗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县土肥站化验含速效磷12%)分别是30公斤、45公斤、60公斤,以不施磷肥为对照,大区试验,不设重复。增施磷肥对玉米高产的增产效果殊别突出。试验的结果是:随着磷肥追施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递增。不施磷肥的对照区,三个点平均亩产玉米479.92公斤;每亩追肥过磷酸  相似文献   

2.
日照强度对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的Fritillaria pallidiflora和平贝F.ussuriensis鳞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和产量.在花期,伊贝和平贝的总生物碱含量和产量分别在光照强度80%和100%时最高;在枯萎期,伊贝和平贝总生物碱含量分别在光照强度40%和20%时最高,总生物碱产量在100%和80%时最高.花期和枯萎期和两种贝母的鳞茎药材产量均在光照强度100%时最高.  相似文献   

3.
王尧红 《河南科技》1992,(11):19-20
<正> 本文就磷肥施用于一种作物或花生—小麦轮作中的两种作物后,磷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Olsen可提取磷(有效磷)的吸收、积累、消耗及磷肥回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在半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土壤上做了6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对直接施磷、残留磷及磷分施的肥料效应较小且不稳定,而小麦在所有年份中都有较大且稳定的磷肥效应。磷肥直接施用于小麦很有效,直接施磷13、26、39公斤/公顷,小麦平均产量分别增加35%、50%和54%,以每公顷施磷26公斤的经济效益最好。该试验在印度Punjab农业大学研究农场的砂壤土上进行,土壤PH值8.7,有机质含量0.38%,(按Olsen法提取)每公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1.6  相似文献   

4.
小麦施用磷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施用磷肥技术卫辉市农业局李光河生产实践证明,在当前土壤较普遍缺磷的情况下,小麦增施磷肥能显著增产。但是,小麦施磷肥增产效果大小,取决于施肥方法。总结各地经验,小麦施磷肥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按需施用磷肥。磷肥不足,小麦生长受影响,但磷肥用量过大,...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探讨小麦对磷肥的适宜施用量,我们在坡马大队试验场安排了磷肥不同量作小麦底肥试验,现将试验总结于后。供试磷肥为过磷酸钙,分别亩施60斤,80斤、100斤、150斤和对照,五个处理。品种“郑州761”。在缺磷的地块,施用磷肥可以使小麦健壮生长分蘖增多,植株含磷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群体结构来看,以每亩施100斤的表现最好,年前分蘖76.9万株,春季分蘖达到94.9万株,成穗40.5万株,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万株、19.6万株、6.1万株。单株成穗3.1个,比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缺磷低产土壤,而且随着氮肥工业的发展,氮肥施用量增多,而磷肥施用量相对较少,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不足,影响了小麦的进一步增产。因此,普遍增施磷肥,提倡氮磷配合施用,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由于磷有易被固定和移动性小的性质,因此必须讲究施用方法,合理施用以提高其肥效。那么,应该怎样科学施用磷肥呢?1-改撒施为条施或穴施,集中施在小麦根系附近,便于吸收和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以减少固定。2-改深施为分层施或适当浅施12cm左右。凡用大拖拉机深耕地块,且施用量较多时,可与有机肥配合分层…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本省分离的快生型大豆要根瘤菌制作根瘤菌剂,接种本省大豆品种。研究发现,其中HSD266的瘤重,接种后的植株干重,百粒重和产量均高于从美国引进的阳性对照菌株,增产达17%,另二株的上述指标不如对照。  相似文献   

8.
农业中的硫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是储量最丰富、使用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世界上硫消耗总量的60%用于农业,而农业消耗硫主要是生产磷肥使用硫酸。1993年,中国生产磷肥消耗的硫酸257万吨,占世界总硫消耗量的5.5%。硫和氮、磷、钾一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9.
如何施用磷肥刘淑新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早施: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量的一半。若苗期缺磷,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苗期缺磷的损失,故...  相似文献   

10.
臭椿皮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观察了臭椿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椿皮水提取物对S180、H22的抑制率分别达35.07%、39.79%,臭椿皮乙醇和氯仿提取物对瘤谱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黄豆脲酶波氏法尿素测定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索了黄豆脲酶用作尿素测定工具酶的反应条件,配制成脲酶-Berthelot法尿素测定试剂盒,并通过严格的基础和应用评价实验,对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价。其测定线性范围上限达到35.70mmol/L尿素(100mg/dL尿素氮),平均回收率为98.55%,精密度(CV%)为0.66%,与国家定型产品对照测定42例临床血清尿素标本,两者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结果表明用黄豆脲酶替代进口巨豆脲酶研制的麦  相似文献   

12.
甘肃马铃薯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产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区域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通过对不同生存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甘肃省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生态适应性。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土壤孔性对马铃薯折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限制马铃薯产量上台阶主要因素是磷肥施用不足。  相似文献   

13.
绿豆(PhaseolusraditusL.)五日龄连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干暗培养的第2和第3天开始降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衰老起始后明显增加。黑暗培养7天,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2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了5倍左右。衰老叶片的总酚含量则相应减少。本文对以上酶活性的变化与衰老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对草原进行不同施肥数量及不同肥料品种的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不同时间内的草原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影响,为草原综合治理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落叶松、沙棘育苗地施用生物有机肥料,以改善其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落叶松、沙棘育苗成活率,加快落叶松、沙棘苗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红松育苗地的微生物数量,改善pH值、有机质及速效N,P,K等微生态指标,促进落叶松苗和沙棘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6-2000年对辽河中下游流域地表水体25个断面的连续监测,采用“分布重心”模型,研究了地表水体中藻类、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分布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辽河中下游地表水体尤其是浑河河水的生物污染较为严重;藻类和细菌分布中心的位置均有向西北方向发生迁移的趋势,大肠杆菌分布中心的位置有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底栖动物的分布中心的位置有向东北发生迁移的趋势,同时,总体平均分布中心的位置有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趋势。以1999年为例,通过与林地、耕地、化肥、日照、气温、降雨、径流等生态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辽河中下游流域地表水体中藻类、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流域生态水文格局有较好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四棱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2个四棱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6条引物共扩增出41条DNA带,73.2%具有多态性,表明品种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8的水平上将12个四棱豆品种分为3类,并且该聚类结果与以主要农艺性状为依据进行品种类群划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秋季和春季分别对16个冬小麦品种接种,研究不同时期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感染BYDV病毒,都对小麦的千粒重、产量、生物学产量有严重影响,秋季染病的小麦,其病情指数比春季感染的高出约一倍,感病越早,损失越严重。通过观察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增长动态,认为小麦黄矮病在陇东旱塬的流行程度取决于秋季染病和春季染病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