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赤霉素处理长白山牛皮杜鹃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浸种24 h对牛皮杜鹃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清水浸种24 h为对照,分析预处理后牛皮杜鹃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3℃/15℃、光照为12 h/12 h条件下,3×10-4GA3浸种24 h效果最好,起始萌发时间为10 d,发芽率86.33%,发芽势77.0%,发芽指数41.70%.通过GA3处理,牛皮杜鹃种子可显著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2.
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麻疯树种子的含油率,发现高含油率(40%~45%)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高于低含油率(30%~35%)种子;PEG浸种处理降低了种子的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干旱胁迫对低油种子的影响大于高油种子,说明麻疯树种子的脂类成分对种子的萌发表现及抗旱性有重要作用.麻疯树种子脂类成分~1H-NMR图谱的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显示,PEG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同含油率种子中脂类成分在PEG浸种处理后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3.
小茴香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茴香种子在浸种4小时后吸水就达饱和,最大吸水量相当于风干种子重的185%。茴香种子以浸种16小时、25℃下萌发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相同大小不同饱满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无差异,中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优于大粒和小粒种子.但芽的伸长以大粒种子最快.裂为两半的单果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明显好于双悬果.  相似文献   

4.
用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和合系22-2(小胚)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都不及合系22-2;先用清水浸种24h后再用PEG溶液浸润会抑制西巨胚1号的萌发,且发芽率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浸泡种子24h后再用清水培养对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有促进作用,但以浓度为5%的PEG溶液浸种对西巨胚一号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生菜、大白菜、辣椒、小白菜和花椰菜5种蔬菜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发酵水葫芦汁液浸种,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芽的各项生长指标,研究沼液浸种浓度对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沼液促进种子发芽,高浓度沼液抑制种子发芽;其中最佳发芽势浸种浓度均维持在1%~10%之间,最佳发芽率浸种浓度均维持在1%~30%之间,较好发芽率的浸种浓度范围为1%~50%;通过方差分析各项生长指标可知,对照组的生长指标与实验组的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沼液浸种对蔬菜幼芽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浓度对幼芽各项指标的影响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L-1G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2个小白菜品种南京长梗和抗热60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铝浸种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10~5000μmol/L的铝浸种处理对2个小白菜品种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5000 μmol/L的铝处理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种子萌发后,南京长梗和抗热605分别在100和1000 μ...  相似文献   

10.
采用GA3、IAA、NAA、无水酒精、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和10%,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且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指标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茄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24h、10mg/L6-苄基腺嘌呤处理8h.300mg/L赤霉素+10mg/L6-苄基腺嘌呤混合激素处理24h和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0.005mg/L)处理24h,该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2.
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葵种子经不同电场强度处理一定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电场作用后,油葵种子发芽率提高为1.2-10.8%,根体积增长率为21.3%-150.96%,苗长的增长率为0.49%-23.3%,水势提高率为7.51%-37.51%,束缚水提高率为5.20%-35.5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变温和土壤含水量下,2个物种间萌发特性差异,吸水特性差异,以及两物种幼苗耐旱性,分析两物种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 C.A.Mey)、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 Pall.)种子萌发特性与物种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紫翅猪毛菜萌发率高于散枝猪毛菜。在(0/10)℃低温下,2种猪毛菜萌发率及发芽势最高,种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萌发率及发芽势均会下降。2个物种均有A、B、C、D类型种子,紫翅猪毛菜种子A→D萌发率逐渐下降,A、B型种子随着温度升高下降显著,而C、D型种子变化缓慢。散枝猪毛菜4种类型种子均在低温下有最高的萌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且4种类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明显。紫翅猪毛菜在2-3 h时吸水达到稳定,散枝猪毛吸水时间明显延长。紫翅猪毛菜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萌发率降低,且种子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子A→D萌发率逐渐降低。散枝猪毛菜种子在土壤含水量最大(26%)时,有最大的萌发率,在低水分10%时,B、C型种子的萌发率高于A型种子。2种猪毛菜幼苗都是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耐旱性越弱,但紫翅猪毛菜幼苗耐旱性明显高于散枝猪毛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紫翅猪毛菜和散枝猪毛菜种子萌发特性差异是决定二者在野外的分布区域上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种群结实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调查了陕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油松人工种群的结实特性、种子生活力、幼苗更新和生长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影响油松人工种群生殖及更新的因素,确定了油松人工种群的天然更新边界.结果表明八个地区的油松都具有结实能力.对不同地区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测定表明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由北向南,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油松球果长、宽、单果种子数、种子长、宽、千粒重逐渐增加.有活力种子的数量可以满足天然更新的需要.北部地区,种子落地后不能萌芽成苗,中南部地区种子落地后能萌芽成苗,但只有南部地区幼苗幼树生长良好,林下更新有效.影响油松人工种群更新的环境因素分析表明降水最是最主要限制因素.油松人工种群天然更新分界线应该在年降水量55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未来油松人工林培育应立足于降雨量大于550 mm的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不宜再扩大油松人工林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PEG-6000溶液对苦荞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0%、20%、25%、30%的PEG-6000溶液对川荞1号种子进行12 h,24 h,36 h处理,以测定川荞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鲜重、芽干重与芽长,并计算其简单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PEG-6000溶液引发可以有效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其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浓度,且在此浓度下处理24 h的苦荞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的引发时间均可以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引发24 h比引发12 h和36h的苦荞种子发芽能力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发酵水葫芦汁浸种大白菜,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沼液的发芽势、发芽率均最高,100%沼液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根长、茎长、茎粗、叶长、叶宽、单株苗重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沼液浸种对大白菜各项生长指标有明显影响;并通过多重比较得知不同沼液浓度对大白菜芽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不同,其中5%沼液对单株苗重影响最大,较CK增重88.9%。综合各项指标,实验优选出5%沼液为大白菜发芽的最佳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18.
变温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变温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竹类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特性,以及幼苗1~5片叶展叶时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竹类植物实生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采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乡的毛竹种子,在实验室培养箱中育苗,设定7个变温处理[24 h内设置2个不同的昼夜温度(时长为12 h/12 h)组合 ]:29 ℃/15 ℃(T1),28 ℃/16 ℃(T2),27 ℃/17 ℃(T3),26 ℃/18 ℃(T4),25 ℃/19 ℃(T5),24 ℃/20 ℃(T6),23 ℃/21 ℃(T7)和1个恒温处理22 ℃/22 ℃(T8)。每隔12 h详细观测每个变温处理下每粒种子萌发时间、1~5片真叶展叶时间和叶下高,并测量叶片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质量、根系形态、叶表面微形态、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结果】①在不同变温处理下,毛竹种子的萌发率均在50%以上;结合毛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现T4—T7的种子发芽势高于30%;从T1—T8,毛竹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逐渐缩短。②不同变温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到第5片叶展叶时间逐渐延长;T6—T8处理下幼苗展叶时间和展叶数量都相对集中;同一培养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至第5片叶的叶下高和展叶面积逐渐增加,温差越大毛竹幼苗叶下高越高;第3片叶后叶片的发育速率趋于稳定;温差越大,毛竹幼苗生物量也越大;根系在T3—T6处理下发育更好。③随着温差减小,毛竹叶片下表皮乳突和表皮毛数量逐渐变多,同一处理下的第1片叶到第5片叶,下表皮的乳突和表皮毛数量也逐渐变多;从T1—T8,毛竹幼苗叶下表皮气孔呈列排布,气孔表观形态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密度最高值主要集中在T5。【结论】26 ℃/18 ℃(T4),25 ℃/19 ℃(T5),24 ℃/20 ℃(T6)变温处理更利于促进毛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综合幼苗的叶下高、叶片面积、发育速率、生物量、根系和气孔密度等各项指标,这3个组合变温处理更适宜幼苗总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多菌灵、高锰酸钾(KMnO4)和温水对辣木种子进行三种不同的处理,以未经处理的为对照,并统计各处理的萌发率,测量株高。结果表明:以1%的多菌灵浸种处理4 h,发芽率为73.3%,高出对照组11.1个百分点;用100 mg/L的KMnO4浸种处理12 h发芽率为70%,高出对照组7.8个百分点;用59℃的温水浸种处理4 h,发芽率为67.8%,高出对照组5.6个百分点,用1%的多菌灵溶液处理对辣木的发芽最为有利。并且,各处理均对辣木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1%多菌灵处理的辣木幼苗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静水压力处理萌动的大麦种子, 保压2 h, 发现高压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麦发芽率和成苗率明显下降,压力达到200 MPa时不再有幼苗成活. 高压处理后 幼苗中出现了表型发生变异的植株,选取不同压力处理中表型变异最明显的3棵单株: P1,P2,P3,, 以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手段对其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 用选取的21个ISSR引物和19个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391和229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 (PPB)分别为4993%和5859%,在 P2和P3中,两种标记分别扩增出112和113多态条带,ISSR检测中原种与P2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为0.136 1, 与P3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为0.116 5. RAPD检测中原种与P2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为0.151 3,与P3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 为0.195 9. 结果显示, 原种与P2,P3在ISSR和RAPD的检测中DNA的多态性十分明显.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高压是诱导种子植物变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