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高温焙烧、碱溶和酸浸等条件下对粉煤灰进行改性,提取粉煤灰中的活性成分硅铝铁。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确定Fe3+的浓度,CuSO4返滴定法确定A13+的浓度。研究了粉煤灰的活性成分在活化改性时的最佳焙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中Fe3+、A13+的最佳溶出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为1.5h,粉煤灰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1。酸浸时间1 h时,碱溶温度为150℃时,Al3+和Fe3+硅溶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酸浸法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试验条件,提高酸溶过程浸出率,降低氟化物掺量,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浸出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提高铝的浸出率,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当溶出温度达沸腾硫酸浓度为12 mol/L固液比为1:3溶出时间为120 min、KF 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4:100 时,铝的浸出率可达91.2%。在没有降低浸出率的前提下,有毒氟化物的掺量约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3.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根据磁场对水和矿物作用的一般规律,采用Tessier连续化学浸取方案和连续淋滤方法,研究了磁场对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Pb,Cr的淋溶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表明,外加磁场的大小对铅的溶出有着重要影响,但与溶出铅的浓度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点或范围.0.1T的磁场强度与pH=4.0的酸度条件下,最有利于铅的溶出.而外加磁场的大小对铬的溶出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朱朋辉 《科技资讯》2012,(32):68-68
采用煅烧-沥滤工艺从粉煤灰中提取氢氧化铝方法。以碳酸钠为活化剂,在一定温度下煅烧,使粉煤灰中惰性的AlO转变成活性的可以溶出的铝盐。选用盐酸为活性铝盐的溶出剂,在一定温度下溶出铝盐,使活化后粉煤灰中的AlO以液相形式溶出。用氢氧化钠有效除去铝盐中的杂质铁(Fe)等,用蒸馏水洗涤除去钠(Na)和其它可溶性杂质,有效提高Al(OH)粉体的纯度。  相似文献   

5.
以粉煤灰、废硫酸、废铁屑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通过酸溶、碱溶、氧化和聚合过程,制备出了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AFSS),用XRD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浸取阶段(碱溶和酸溶)对粉煤灰中硅、铁、铝溶出率的影响因素和制备阶段对PAFSS混凝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了PAFSS的混凝性能和最优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浸取阶段温度90℃、液固比(体积比)3.0、时间3h、浸取液浓度5mol·L~(-1)和制备阶段硅酸聚合pH2.0、硫酸总量与硫酸亚铁摩尔比0.37、Si/Fe+Al摩尔比0.10时,所制PAFSS为Al~(3+)、Fe~(3+)、SO_4~(2-)和聚硅酸相互作用形成的无定形高聚物,其最优形态Fe_b和Al_b含量高,pH值适用范围宽,混凝性能明显优于市售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铝(PFAS)混凝剂.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Si、Al、Fe、Ca等元素,但粉煤灰中的元素被致密的无定型硅铝酸盐玻璃相覆盖,阻碍了其中元素的溶出,对粉煤灰的预活化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联合盐酸酸浸可提取其中的元素。探讨了酸浸条件和水热预处理对粉煤灰中Si、Al、Fe和Ca等元素溶出行为的影响。分别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测酸浸液中元素的浓度和酸浸渣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酸浸条件为3 mol/L的盐酸、45℃下酸浸1.5 h、液固比为25 mL/g;在374℃下进行预处理,随着碱溶液浓度增加,粉煤灰中更多的元素可被活化而溶于盐酸中;当碱溶液为1.0 mol/L,温度为250℃时,粉煤灰中的Si、Al、Fe和Ca等元素较易溶出,且Al比Si更易被活化、溶于稀盐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现代检测技术,研究3种不同类型高铝粉煤灰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中溶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硅主要以Q~2(架状硅酸盐)和Q~4(链状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铝主要形成四配位的[AlO_4]四面体和六配位的[AlO_6]八面体。低温形成的粉煤灰中硅和铝主要以非晶态玻璃体形式存在,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预脱硅率低;经高温热处理活化后,非晶态玻璃体转化为稳定的γ-Al_2O_3、β-石英、Al-Si尖晶石和莫来石相,可以明显改善粉煤灰预脱硅性能。钙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粉煤灰中的钙易与溶出的硅和铝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的钙硅渣,导致预脱硅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钙、铁、锰、镁、锌、镍和铜的含量,并对枇杷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丰富,含量顺序为:钙铁锰镁锌镍铜。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钙和镁最易溶出,而铁和锰较不容易溶出,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浸泡时间呈现良好对数关系,单泡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冲泡次数呈负指数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枇杷花茶中钙、铁等元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常规分析;枇杷花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浸泡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9.
用铝矾土制备聚硫氯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矾土为原料,用酸溶出法制取净水剂聚硫氯化铝(PACS).研究了盐酸、硫酸用量及加热时间对铝矾土中铝的溶出影响,并讨论了硫酸对溶出液中AlCl3结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法活化粉煤灰中的硅铝组分。分析了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和碱添加量对粉煤灰中活性SiO_2和活性Al_2O_3溶出率的影响,并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粉煤灰碱熔融活化过程中对活化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煅烧温度和碱添加量。在碱添加量为40%,800℃煅烧2h时,SiO_2和Al_2O_3的溶出率最高分别为27.47%、19.74%。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燃烧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们已经认识到飞灰含碳量是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问题.它影响了燃烧损失和锅炉效率.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六种煤的燃烧进行了研究,与燃用相同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果比较,并与热重分析(TGA)数据关联,结果表明,飞灰含碳量不仅受运行参数如床温、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情况、床存量及床质量的影响,而且受煤特性影响,煤本身的反应活性是最主要的.利用热重分析(TGA)数据可以预测该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化肥厂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过热器超温,飞灰含炭量高以及冒黑烟等问题,通过对锅炉运行的调试,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今后继续开发和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碱法烧结-分步浸出法, 对重庆安稳电厂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Ga、Nb、REE 等稀有金属进行了联合提取实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加无水碳酸钠在860℃下烧结30 min, 采用水浸法提取Ga, 采用酸浸法提取REE, Ga、REE 的提取率分别达到84.70%和80.07%;Nb 在两步浸出实验中的浸出率均低于1%, 但在酸浸滤渣中得到富集。采用D201 离子交换树脂和NH4Cl(0.5 mol/L)溶液在40℃下对富Ga 水浸滤液中的Ga 进行吸附与解吸附, Ga 的吸附率(27.99%)、解吸附率(37.33%)偏低, 可能与解吸附液用量不足和水浸滤液中Al 离子竞争吸附有关, 后续将通过改进实验条件提升Ga 的分离提取效果;酸浸液中REE 及酸浸渣中Nb 的分离提取工艺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上述稀有金属Ga、Nb、REE 的联合提取及后续工作, 可实现安稳电厂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 有效缓解粉煤灰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闭微波方法快速消解煤、煤灰试样中的汞,并使用汞还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不同的酸体系及微波消解过程.其中煤样中汞的测定,选择体系为V2O5-HNO3-H2SO4-H2O2.灰样中汞的测定,选择体系为HNO3-HCl-HBO3.该方法能有效地将样品中的汞全部溶出,消化时间缩短至1h以内,并保证较低的分析空白,方法准确度经标准参考物质及加标回收实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增黏制备泡沫铝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粉煤灰为增黏剂,TiH2为发泡剂,将它们先后加入到铝熔体之中并搅拌均匀,进而获得闭孔型泡沫铝材料·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加入量在3%~5%范围内可以获得密度较小、孔隙率较高的泡沫铝材料;当粉煤灰颗粒尺寸在61~147μm时,泡沫铝的密度、孔隙率 粉煤灰粒度关系曲线较为平缓,制得的泡沫铝材料胞孔结构较好;在泡沫铝制造过程中用粉煤灰代替金属Ca进行增黏可降低生产成本;在铝熔体中添加粉煤灰,有利于制备强度较高的泡沫铝材料·  相似文献   

16.
化学激发剂对大掺量CFB粉煤灰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氯盐类、硫酸盐类、碱类以及醇胺类外加剂,探究不同种类化学激发剂对 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水泥的活化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机类外加剂均可激发CFB粉煤灰水泥活性,综合来看激发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氯盐类>硫酸盐类>碱类;醇胺类激发剂掺量较少,且有很好的活性激发效果,尤其对后期强度有着显著的提高;其中DEIPA最佳掺量为0.01%,3d抗压强度相比空白样提升2.4 MPa,28d强度提高7 MPa,达到最高值47.5 MPa。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焦油裂解中流化床气化技术的问题,以焦油的两种主要组份苯和甲苯为对象,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一种烟煤形成的循环灰失活后通过燃烧其催化活性的再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再生循环灰条件下的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空气条件下燃烧,循环灰的活性得到完全再生,再生前后气态裂解产物变化很小。该结果对循环床气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Unburned Carbon Loss in Fly Ash of CFB Boilers Burning Hard Coa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unburned carbon loss in fly ash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boilers, most of which are burning active fuels such as lignite or peat, is normally very low. However, most CFB boilers in China usually burn hard coals such as anthracite and bituminous coal and coal wastes, so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fly ash from these boilers is higher than expect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ource of unburned carbon in the fly ash of CFB boilers burning hard coal through a series of field tests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The char behavior during combustion, including fragmentation and deactiv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arent coal,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arbon burnout in CFB boile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har deactivation occurs during char burnout i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especially for large particles of low rank coal. The uneven mixing of solids and air in the core region of the furnace also causes poor burnout of carbon in CFB fly ash. An index describing the volatile content (as dry ash free basis) over the heating value is proposed to present the coal rank. The coal combustion efficiency is shown to be strongly connected with this coal index. Several changes in the CFB boiler design are suggested to reduce the unburned carbon loss in the fly a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